为将学风建设引向深入,提升课堂学习效果,擦亮“学在师大,心系国家”的师大名片,法学院多维联动,创新思政人员“管”的形式,提升专业教师“讲”的水准,激发学生“学”的热情,狠抓细节,注重落实,全力推进“无手机课堂”活动。
在“无手机课堂”创建工作中,法学院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确立工作原则,构筑保障机制,全过程推进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坚持“整体性、实践性、长期性”的工作原则。学院在第一时间召开党政联席会、教职工大会、思政工作队伍会和年级大会出台操作性强、接地气的“无手机课堂”活动方案,多方面、多角度整体协调推进“无手机课堂”课堂活动,力保不出现水过地皮干的现象。
确保“人力、物力、精力”保障到位。学院决定举全院之力助推学风建设,实施学风建设“你我他”活动,动员全院师生共同参与学风建设。根据实际需要购置收纳袋,确保手机不丢失、不损坏,确保学生财产不受损失。学院党政领导、专兼职辅导员和学生骨干每天都通过巡视课堂、查看监控、随机走访等方式,了解“无手机课堂”实际效果,及时解决存在问题,凝练有益经验。
强化“宣传发动、丰富活动、总结评价”的过程管理。制作并张贴宣传海报、宣传标语,编排并展演“无手机课堂”情景剧,制作并推送微信等营造“无手机课堂”的良好氛围。开展“听我说手机、听我说课堂、听我说梦想”三听活动,吸引学生回归课堂,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开展“青春有你,不负韶华”活动,将第一课堂、宿舍文化与第二课堂结合起来,评选“无手机课堂”先进班级、先进宿舍、先进个人,通过学生自我推荐、专业教师反馈、课堂笔记比拼等方式,鼓励学生争做“无手机课堂”第一人。结合法学专业特点,以“如何让手机成为知识的工具而不是课堂的拖累”为题,在全院范围内开展“手机与课堂”专题辩论赛,让同学谈想法、说看法,把“无手机课堂”开展的意义和价值深植于学生内心世界,真正做到从我做起,向我看齐,与手机告别,与奋进为伍,与进步同行。
目前,不看甚至不带手机已成为法学院课堂内的常态,已成为学生的行动自觉。以上活动为传承和建设师大优良学风打下了坚实基础,为学生全面成才开辟了新途径,为师大蓬勃发展添加了新动力。
(法学院 马淑明 介茳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