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通过短信、邮件或虚假小程序,冒充学校教务处发送钓鱼链接缴费通知的,都是诈骗!”现如今正是大学生进入新校园、拥抱新学期的时候,为了帮助同学们守住自己的“钱袋子”,法学院于9月13日举办了“校园防诈,青春护航”反诈宣讲活动,全体2025级学生参与其中。
此次宣讲活动聚焦学生群体高发的诈骗类型,针对性讲述了“虚假缴费通知”“虚假辅导班、考试班诈骗”“虚假校园卡、银行卡办理”等常见骗局。宣讲员结合典型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同学们讲述了反诈策略,如缴费需认证官方渠道,办理各类卡务需到正规营业厅与银行网点办理。同时,宣讲员重点强调了保护个人信息,防止个人隐私泄露导致的诈骗情况,呼吁大家遵循“六要”和“六不要”,树立正确消费观,理性消费,抵制攀比。开学时期是不法分子最“活跃”的时候,他们专门利用大家对环境不熟悉、社会经验不足的特点下手,因此所有人应提高警惕,明辨是非,逃离诈骗陷阱。
随后,辅导员宁晨阳结合实际案例,给同学们分享了身边人的亲身经历。他强调说,同学们切莫贪图小便宜,天上不会掉馅饼,一定要适度消费、理性消费,提高自我防范电信诈骗的意识和能力。
本次“校园防诈,青春护航”反诈宣讲活动是校园“安全护航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提高了学生们的反诈意识,还帮助学生们树立了理性消费和劳动观,建立了网络安全思维。我们理应筑牢安全防线,擦亮双眼,用理智和知识保护自己,拥抱美好的大学时光。
(法学院 崔珞玟 宁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