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1日下午,应河南师范大学法学院邀请,吉林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拥军莅临我院讲学。本次讲座由法学院院长于庆生主持,孙梦娇老师作与谈人,法学院师生积极参加。
会议伊始,李拥军老师以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为切入点展开分享:中国传统思维以综合性为特征,强调天人合一和关系性逻辑;西方传统思维则以分析性为特征,体现为主客二分和概念思维。进一步而言,中国传统思维注重整体性和形象性,西方传统思维强调对立性和抽象性,这种差异为理解中西文化、学术研究路径的不同提供了底层逻辑。针对中国传统思维特点,李拥军老师从阴阳五行出发,指出其将自然和社会视为有机整体,强调系统结构和功能;同时,中国传统思维不重视本质概念抽象和逻辑严谨,更注重关系运动和系统平衡;在表达上,通过感性符号传达意义,依赖想象和联想沟通符号与意义世界,这一特点深刻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表达与传承。此外,李拥军老师还解析了易经与中国传统哲学的关联,指出易经是中国文化最早的哲学基础,体现阴阳相互依存的整体观;五行金木水火土通过相生相克关系表征事物间的关联性,为理解中国传统世界观和方法论提供了关键线索。
此次讲座内容丰富,不仅厘清了中西方思维方式的核心差异,更深入阐释了中国传统思维的特质与文化根源。参会师生纷纷表示,对中西方思维与文化的认知更为系统深刻,这对学术研究、跨文化交流等领域具有重要启示,将在后续学习与研究中积极运用所学,深化对思维与文化的探索。

(文/王琳 赵佳怡 图/王向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