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实践中汲取历史智慧,2025年7月4日,国际教育学院“红浚寻韵,青承文脉”鹤壁文化传承志愿服务团前往浚县大伾山及博物馆,开展了一场主题为“守护千年瑰宝,赓续历史文脉”的实践活动。
山寺寻踪,石刻无言,青春有声。上午,队员们登上了历史厚重的大伾山,探访了阳明书院以及遍布山体的摩崖石刻群,探讨了碑文背后的历史故事与艺术价值。在与景区文保人员的深入交流中,实践队员切身感受到在自然侵蚀和人为因素影响下,守护这些“露天国宝”的艰辛与艰巨。炎炎烈日下,队员们还主动承担起部分区域的文明引导和环境清洁工作,用行动践行“保护文物,从我做起”的承诺。
馆藏溯源,方寸之间,匠心守护。下午,团队走进浚县博物馆,在工作人员的细致讲解下,队员们系统地了解了馆内与大伾山紧密相关的石刻构件、碑帖拓片、历史文物等珍贵藏品的文化底蕴,实践队员毕晟分享到,“文物保护不仅是‘守’在山上的那份坚持,也是‘藏’在馆内的那份匠心,两者缺一不可。”
传承文化根脉,担当青年使命。此次活动既让队员们看到了文物保护的艰难与厚重,更是在大家心中种下了一颗守护文化遗产的种子,有利于青年学子学习中国古代灿烂的文明,为守护历史、传承文化贡献青春力量。
(国际教育学院丁延敏 郭洁/文 丁迎樱/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