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电流沿着纵横交错的线路点亮万家灯火,当电机的轰鸣奏响生产的乐章。电力,作为现代社会运转的“血脉”,始终与发展同频共振。有这样一支队伍,他们在暑假期间,走出课堂、深入一线,通过扎根实践的社会调研,触摸电力系统的运行肌理——他们就是“豫见青春·电亮未来”河南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新乡绿色电力转型实践调研团。
国网新乡供电公司——深入行业实践,感悟电力发展脉络
第一站,调研团来到新乡供电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通过观察市内智能调度系统实时运转,直观了解到电力调度保障城市能源供应的核心作用。工作人员深入讲解电网优化调度,以理论结合实操剖析电力调度智慧化逻辑。随后,调研团聆听了电气前沿技术讲座,专家围绕新型电力系统构建、新能源并网消纳等热点,结合案例分享科研成果与实践经验,从智能电网运维到电气设备创新应用,为调研团搭建起理论与行业前沿的桥梁。
宝泉蓄能电站——探秘“绿色充电宝”,解锁能源密码
第二站,调研团深入新乡市辉县宝泉抽水蓄能电站腹地,展开了一场与国家重大能源基础设施零距离接触的实地调研。在宝泉蓄能电站,调研团深入地下百米厂房,实地参观四层楼高的水轮发电机组。电站工程师现场科普,用电低谷时抽水蓄能,高峰时放水发电,20秒即可满负荷运行,快速调峰。据悉,该电站装机容量120万千瓦,年发电量20.1亿千瓦时,每年可减少燃煤24万吨、减排二氧化碳50万吨,在保障华北电网安全、助力“双碳”目标实现上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探索火电转型,关注智能电网发展
第三站,调研团队深入生产一线,学习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比例可再生能源配用电系统电能质量智能感知与协同技术。技术人员带领参观智能监测设备,讲解实时感知电压偏差、频率波动、谐波含量等电能质量参数,以及通过协同技术优化调控系统的要点。公司负责人介绍,企业聚焦可再生能源电力技术创新,持续探索高效稳定电能质量保障方案,期待同学们将专业知识与实际结合,既扎实掌握理论,更培养解决问题能力。
从新乡市供电公司的智能电网调度中枢,到南太行国网的基层供电服务一线,队员们以专业视角触摸电力事业的脉搏,既见证了科技赋能下能源系统的迭代升级,也体会到“人民电业为人民”的初心在基层的鲜活实践。这场跨越校园与行业的对话,让青春力量与电力事业产生了深刻共鸣——它不仅是一次知识应用的检验,更是青年一代对“电力强国”使命的深刻体悟,为未来投身能源事业、点亮万家灯火埋下了坚定的种子。
(国际教育学院刘怡祯/文 曹城玮/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