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日,"行访黄水·一路同行"志愿服务团怀揣着助力乡村振兴的热忱,踏上了辉县市黄水村的土地。这支由支农组、支教组与调研组组成的实践队伍,以脚步丈量乡土,用行动践行担当,在石墙古村与青山绿水间,拉开了暑期下乡实践的序幕。
【支农组:石径传声,支农服务叩开古村之门】
上午10时,“行访黄水·一路同行”志愿服务团支农组抵达辉县市黄水村。队员们分工协作,将设计精美的支农宣传报张贴于村委会、村口等醒目位置,同步通过广播向村民介绍服务项目,亲切的乡音在村落间回荡。随后,队员沿蜿蜒村道深入走访,调研发现:村内建筑以石头垒砌为主,古朴石墙见证岁月变迁;人口结构中老年人占比突出,空巢现象普遍;村庄依山傍水,青山与石屋相映成趣,生态风貌得天独厚。此次走访为后续支农工作奠定了扎实基础。
【支教组:童心筑梦,课堂点亮乡村教育微光】
成员结合当地学生年龄特点与认知水平,连夜打磨教学方案。教学中,清明节主题课程尤为亮眼:老师通过故事讲述、图片展示,解析节日起源与习俗,组织互动讨论分享传统故事,让孩子们感受传统文化魅力;体育课上,乒乓球、丢手绢、老鹰抓小鸡等活动轮番开展,孩子们在阳光下奔跑欢笑,既强健体魄,又培养了团队协作意识。
【调研组:乡野问策,解码黄水村发展基因】
午后,成员沿村道观察村落布局,随后与树荫下休憩的村民攀谈,了解经济作物种植、民俗文化传承等情况;傍晚,团队与村书记深度交流,全面掌握村庄经济现状、文化脉络及民生需求。
当暮色浸染黄水村的石墙,一天的实践在蝉鸣与星光中落下帷幕。支农组的宣传报在晚风里轻摆,支教课堂的欢笑声仍萦绕耳畔,调研组的笔记本里记满了村民的期盼——这些鲜活的实践印记,是志愿服务团与黄水村的初遇篇章。团队将带着今日的收获继续前行,让青春之花在乡土深处绽放更多可能。
(历史文化学院 庞振康 路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