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上午,应环境学院邀请,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刘学军教授在我院东校区实训楼1509会议室作题为"中国农田土壤酸化多尺度模拟与调控"的学术报告。学院相关学科学术带头人、骨干教师和研究生等50余人参加学术交流活动,报告由院长曹治国教授主持。
刘学军教授介绍了区域尺度上对中国土壤酸化定量和模型分析的相关研究前沿。酸化是土壤发育过程中一种缓慢发生的自然现象,人为干扰会加速土壤酸化过程导致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通过文献数据和国家统计数据,可以利用元素平衡的方法综合评价我国自然生态系统和农田生态系统的土壤酸化速率,揭示其主要贡献源,并结合拓展后的VSD+模型,预测我国典型农田不同情景模式下的酸化趋势,并针对性地提供相关对策,为农田可持续生产提供保障,为我国区域生态保护与粮食安全提供理论支撑。报告结束后,刘学军教授详细解答了我院师生对相关研究内容提出的问题,并进行了积极、深入的学术交流与讨论。
专家简介:刘学军,博士,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现任国际氮素行动计划东亚中心执委、中国土壤学会氮素工作组副主任。长期从事土壤-大气界面物质循环与农业生态环境研究,主持国家973计划、重点研发计划等重大课题12项。在《Nature》、《Science》和《Nature Food》等顶刊发表论文200余篇,连续三年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和"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主编英文专著《Terrestrial Nitrogen Cycling》被Springer列为学科经典教材。研究成果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等5项省部级奖励,构建的酸化预测模型被纳入农业农村部耕地保护技术规范。
(环境学院 叶俊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