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上午,我院在实训楼1509会议室召开“青年导师培养能力提升交流会”,旨在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学院领导、优秀导师代表、青年导师、研究生工作秘书及辅导员共聚一堂,围绕学生管理、学术培养、团队协作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会议由研究生工作秘书张国庆老师主持。
院长曹治国在开场讲话中强调,导师应准确把握学生层次差异,注重因材施教,做到“言传身教、立德树人”。他呼吁青年导师强化责任意识,将学术指导与人格塑造相结合,为学院人才培养贡献力量。
副书记苗山根结合当前学生管理中的挑战,提出“严管厚爱”的工作原则。他充分肯定导师在就业、升学中的引导作用,要求导师“做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并明确“四不得”底线。
副院长武大鹏系统分析了当前形式下研究生培养中生源质量、资源分配、导师角色转变滞后等主、客观问题,鼓励导师主动学习、优化沟通方式,形成“师生共进”的科研氛围,并详细解读学院政策支持体系,激励青年导师通过“第二导师”机制融入科研团队,产出高水平成果。
优秀导师代表李云蓓教授结合自身经验,提出“规划-监督-激励”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她强调,导师要像“父母”一样既严格立规矩,又注重鼓励学生,通过个性化指导挖掘学生潜力。
在提问交流环节,青年导师围绕招生政策、团队融合等实际问题踊跃发言,武大鹏副院长逐一解答,现场气氛热烈。与会导师纷纷表示,将以此为契机,提升自身能力,为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本次座谈会为青年导师提供了清晰的职业发展路径,强化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为学院建设高水平导师队伍奠定了坚实基础。
(环境学院 张国庆 马欢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