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陆渔文化
|  
黄河渔文化丨黄河流域之中游的鲤鱼文化

黄河渔文化丨黄河流域之中游的鲤鱼文化

发布时间: 2021-09-13     浏览次数: 468

从河口镇至河南郑州桃花峪间为黄河中游,流经内蒙古自治区、陕西省、山西省、河南省四个地区。黄河中游地区的鲤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具有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

《诗经》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其产生地域以黄河流域为中心,南到长江北岸,分布在陕西、甘肃、山西、山东、河北、河南、安徽、湖北等地。高明乾《诗经动物释诂》也明确指出,《诗经》中的“河”即黄河,“鲤”即为黄河鲤。《诗经》载:“岂食其鱼,必河之鲤。”就表明了黄河鲤的地位。又有“饮御诸友,炰鳖脍鲤。”(《诗经·小雅·六月》)“脍鲤”即切细的生鲤鱼肉,是人们享受生活的象征。自《诗经》起,鲤鱼就被视为尊贵之物的代表,象征着生活的富足与祥瑞。孔子的儿子孔鲤出生之时,鲁昭公派人送去一尾鲤鱼以示祝贺,孔子认为这是吉祥的兆头,便将儿子取名为孔鲤。可见,鲤鱼被人们寄予了祈求生活吉祥富余、多子多福的美好愿望,并在春秋时期已然普及。

鲤鱼还具有社会功能。鲤鱼传书在许多的诗词曲赋中屡见不鲜,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汉乐府中的“双鲤传书”,语见《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言长相思,下言加餐饭。”最早书信多写在白色帛布上,帛布柔软易被损毁,古人便将书信扎在两片鱼形木简中,称为“鱼传尺素”。“双鲤鱼”即指代书信,也被古代文人们雅称为“鲤封”“鱼函”或“鱼书”,既富有内涵,又增加了诗文的美感。



据《太平广记》对《辛氏三秦记》的引述记载:“龙门山在河东界,禹凿山断门,阔一里余,黄河自中流下,两岸不通车马。每暮春之际,有黄鲤鱼逆流而上,得者便化为龙。”此故事正是发生在山西河津县的黄河峡谷,大禹凿山引流开一门,名为龙门,每逢春季水浪十分汹涌,黄河鲤逆流而上多次受到龙门山的阻隔,只有不畏汹涌巨浪、跃过龙门的鲤鱼才能升化为龙。这一传说使人们在鲤身上寄托了飞黄腾达的愿望和望子成龙的期盼,也有无数文人以此自喻,如“黄河二尺鲤,本在孟津居。点额不成龙,归来伴凡鱼。”(李白《赠崔侍郎》)借鲤鱼来抒发自己欲高升进取却怀才不遇的心情。



山西省河津市与陕西省韩城市交界处的黄河渡口——龙门


东汉南阳太守羊续悬鱼的故事流传千古。在羊续任职期间,有“府丞焦俭以三月望饷鲤鱼一尾”,但羊续不愿接受,又不想拂了对方的颜面,就将这一尾鲤鱼悬挂在房檐上,以此教育送礼之人,拒绝贿赂(李昉《太平御览》)。又为鲤文化赋予了为人正直、为官清廉之意。



本文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