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春天装进相框 让美育浸润心田——河南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落实“十个一”美育浸润行动温暖启动(一)

发布时间:2025-04-15来源:河师大附属外国语学校点击:11

为推进学校美育浸润行动落地落实,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河南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立足实际,全面落实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着力开发音乐、美术、版画等美育课程,尊重学生个性差异、满足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为学生搭建施展才华的平台,让美育之花在校园朵朵绽放。

一、每周了解一位艺术家或艺术流派

学生们通过课下自主学习,查找资料,每周音乐、美术课前5分钟分享他们所了解的艺术家或艺术流派。讲解艺术家生平事迹,领略他们的作品风格和艺术价值,感受不同艺术流派的独特魅力。不仅增长了艺术知识,还学会了欣赏和评价艺术作品的方法,培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每周阅读一篇艺术类文学作品

让读书点亮梦想,开启阅读新样态。学校通过每周的阅读课,带领学生至少阅读一篇与艺术相关的文学作品。老师们通过课堂分享、小组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元素及审美价值。

三、每月观看一部优秀影视作品

一部好电影,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也是一场艺术的熏陶。《放牛班的春天》,是纯真童声奏响的希望乐章,驱散阴霾,带来光明;《海上钢琴师》,是黑白琴键跳跃的生命旋律,跨越时空,触动人心。学校利用延时、自习课以及节假日安排学生观看优秀影视作品。观影后,大家积极交流分享,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四、每季度记录一篇艺术感悟

同学们积极记录并撰写自己参与艺术活动的心得体会、作品评论。通过文字,他们可以自由表达艺术见解与感悟,既能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又能激发创造力与想象力。美育实践,如同为学生开启了一扇通往多元世界的窗,助力学生稳步前行!

五、每季度创作一件艺术作品

微风轻拂,阳光正好,在充满艺术气息的校园写生活动中,同学们手持画笔,穿梭于校园的各个角落,将美景定格在画纸上。通过亲身实践,学生们感受到了艺术的魅力,激发了对美的追求,创造美的能力也在实践中得以提升。

“美”化人,以“美”育人。回望过去,河南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笃行不怠,向美而行,在“美育浸润”行动上交出了满意答卷。展望未来,我校将继续发挥美育独特的育人功能,以美育浸润学校,书写河外素质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