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虚拟仿真系统,请使用谷歌浏览器 关闭

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虚拟仿真实验教学

社会影响

以红色资源为主要内容构建的立体化实践教学模式,特别是实践教学基地的直接体验式教学,实践教学平台的情景式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点带面,通过分享自己在红色基地的亲身体验,增强了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增强了高校仿真虚拟项目平台的实效性和感染力,受到师生的普遍欢迎,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首肯和同行专家的认可。

2017324日,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谢伏瞻提到:“要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创新创业基地、实习实践基地建设,引导社会各界主动同高校合作,不断拓展社会实践的平台和路径。像河南师范大学探索形成的课堂叙事型教学、实践教学基地体验式教学、实践教学平台情景式教学三者相互渗透、有机融合、功能互补的立体化实践教学模式,就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值得学习借鉴。”

近几年来,全国政协副主席、时任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中央编译局局长贾高建,教育部社科司原司长杨光等领导,以及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吴潜涛、刘书林、肖贵清等教授,先后莅临平台指导工作。先后有海南大学、北京物资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四川旅游学院、郑州大学、河南理工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等20多所高校同行的来实践教学平台考察交流。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马福运教授多次在国内学术会议上,就河南师范大学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做主旨发言。


河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