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工在线

学工在线

【专题】2020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日期:2020-07-20作者:王岩 浏览量:2306

商学院举行2020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启动仪式暨安全培训会

为深入贯彻落实校团委关于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总体部署,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7月14日上午,商学院通过“腾讯会议”软件平台举行2020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启动仪式暨安全培训会。商学院团委书记王岩、实践团队指导老师李群峰、李巍和全体实践队员参加了本次活动。

首先,各实践团队学生代表发言。“团旗高扬·返家乡·云调研”团队代表王昌然感谢大家的热情参与,与大家共勉通过社会实践增长才干、提升能力、收获友谊,并提醒大家注意安全。线下实践代表刘恬恬重点讲述了此次调研活动服务农村的社会价值和锻炼自我的教育价值。“出彩中原·情系黄河”团队代表郑寒振则表达了遵守纪律、克服困难、团结协作、全力以赴的决心,承诺会力争创造性地完成各项任务。

随后,指导老师李群峰和李巍分别介绍了所带领团队的调研内容、方式、安排及意义,帮助大家增进对调研项目的了解。最后,团委书记王岩做总结发言。他首先对两位指导老师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并对全体实践队员提出了四点要求:一是“有目标”,要以力争第一的精神面貌在实践中发挥专业特长、增长见识,并且提升团队协作能力、磨练意志品格;二是“有收获”,要通过社会实践提升学术研究意识、凝练自己的研究方向,进而为未来打下基础;三是“有亮点”,要注重收集汇总有价值的宣传资料,同时也可以通过自媒体扩大活动影响力;四是“有保障”,要遵守纪律,做好自身安全保障工作。

此次会议成功鼓舞了士气,强调了纪律,为活动的开展打下了坚实基础。躬身土地勤学问,知行合一践初心。在之后的一个多月里,实践团队将以初心为帆、以善思为舵、以勤学为桨,通过在田间地头、企业园区、乡间住宅等不同地点的调研来发现问题、提出措施,从而为乡村振兴、脱贫攻坚贡献青春力量。

(商学院介鹏坤


推广农村智慧养老助力乡村稳定发展

——商学院团旗高扬.返家乡.云调研实践调研团针对农村智慧养老进行线下调研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河南师范大学关于暑期社会实践的工作部署,加深农村老年人对智慧养老的了解,加快农村智慧养老的推进步伐,商学院积极响应号召,组建了“团旗高扬.返家乡.云调研”实践调研团队,从7月16日起开展了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

在保证学生健康安全的前提下,实践队员积极探索“互联网+社会实践”新模式,采取“云组队”“云调研”“云访谈”等形式开展社会实践。紧扣“智慧养老”调研主题,以团队成员家乡许昌、开封、郑州等近15个地区的乡村为主要考察地点,开展线下线上相结合的社会实践调研。

7月18日、20日实践成员郭帅和陈俊虹分别走访了林州市城郊乡南马家庄村和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圃田村的几户人家。他们首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的案例向他们讲解什么是智慧养老,随后采取调查问卷的形式询问他们对于智慧养老的态度。在亲近的攀谈中实践成员了解到农村老人对智慧养老的支持和期待。在调研结束后,实践成员积极交流讨论,他们表示在此次实践中拓宽了学术视野,活跃了创新思维。实践成员郭帅说道“通过政府、企业、社区、居民协同治理、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养老管理科学化、精细化和长效化是当今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智慧养老模式。”

以实践求真知,以调研求实学。智慧养老是指面向居家老人、社区及养老机构的传感网系统与信息平台,并在此基础上提供实时、快捷、高效、低成本的,物联化、互联化、智能化的养老服务。据悉,“团旗高扬.返家乡.云调研”实践调研团队通过此次调研不仅使农村独居老人对智慧养老有了更直接的了解,而且也增强了他们对于智慧养老的认同感,提高了他们对未来生活水平的期待值,为早日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的和谐社会目标做出重要贡献。

(商学院雪)



稻花香里寻踪迹 绿波原上觅良方

——商学院“出彩中原,情系黄河”团队对水牛赵村进行线上调研

探索新型农业模式,助力乡村绿色振兴。7月17日,商学院“出彩中原,情系黄河”调研实践团对原阳县太平镇水牛赵村进行线上调研。

在与当地支部书记赵俊海联系后,实践团取得了丰富的一手资料,并通过线上视频会议的方式展开调研,队员们共同领略了稻田、荷塘、林场等自然风光,也“云”参观了园区内的生态养殖、“都市人的一亩三分地”等特色项目。在指导老师李群峰的带领下,实践队员对水牛稻园区的生产经营模式进行了深入探索,对园区的发展优势、产品服务、总体规划等进行了研究整理。

近年来,水牛稻公司致力于打造田园综合体,推出一系列特色项目。其中包括面向社会租种,打造“种养结合、稻蟹双赢”的立体生态种养新技术模式,以及依托现有资源,积极发展农业生态观光旅游。在一天的调研结束后,实践队员互相交流,对该模式的益处进行了详细分析。“水牛稻的生产模式,不但实现了农户有业可依,而且延长了稻米产业链,增加了稻米附加值,同时借助旅游业,与收获农场理念相结合,形成了现代农业田园综合体,真正实现了绿色可持续发展。”实践队员李婉营谈道。

据悉,“出彩中原,情系黄河”调研实践团将切实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深入对原阳县高质量产业发展园区、生态旅游与绿色现代农业种植基地及黄河滩扶贫居民搬迁区的调研,进一步并形成书面报告,为推进沿黄生态经济带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商学院 介鹏坤)


娄彩店里织彩梦助力农村践初心

—商学院“出彩中原,情系黄河”团队对娄彩店村进行线上调研

7月18日上午,商学院“出彩中原,情系黄河”调研实践团对原阳县葛埠口乡娄彩店村进行线上调研。该村党支部书记娄彦杰应邀通过“腾讯会议”软件平台,讲述娄彩店村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故事与经验。

历史脉络永传承德孝文化要弘扬

娄彩店村,是唐景龙年间娄师德丞相故里。近年来,该村不忘历史、孕育新风,弘扬德孝文化,举办了“孝道大餐”、“树新风传德孝”春节晚会、给老人免费理发等一系列特色活动。走进娄彩店,厚重的孝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实践团通过视频会议的方式“云”游了德孝文化广场,了解到该村积极推进文化与旅游产业协同发展。“依托德孝文化和历史文化,确立了打造娄相府文明小镇的乡村旅游发展道路。”娄彦杰向实践团介绍道。

农业品牌名声响乡村振兴在行动

谈到乡村振兴时,娄彦杰说道:“乡村振兴就是要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最终帮助人民实现生活富裕。”因此,娄彩店村成立了德孝绿农种植专业合作社,因地制宜,依托天然渠自然景观带,走水稻种植和龙虾养殖相结合、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相互补模式。目前,“娄彩贡”大米商标已成功注册,销量可观,高端农产品开发进展顺利。下一步,合作社还会发展观光、采摘、水上游乐等项目。

党员带头干劲足共同致富硕果累

风光旖旎的村庄,干净整洁的街道,安居乐业的百姓,是镜头中的娄彩店村,反映了该村建设的累累硕果。而这些成就的取得离不开播种者、耕耘者娄彦杰。他在事业有成时毅然返回家乡,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践行服务人民的初心。“干这个事越干越有劲儿,因为你干出成绩时,最欣慰的、最高兴的还是自己……去年分红达到51万。今年分红预计达到49万。”他朴实的话语反映了他坚守初心的成就感、自豪感。

人才引进有方法群英荟萃助发展

会议最后,实践队员询问娄书记如何进行人才引进。娄彦杰指出了四类措施:一是通过党建引领群众,二是以家乡的发展吸引人才回流,三是通过表彰制度提高参与者的荣誉感、获得感,四是鼓励大学生在乡村建设中运用所学。指导老师李群峰也表示愿意引荐旅游业领域的专家,助力娄彩店村旅游业发展。

“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此次调研实践活动引导队员们对如何解决“三农”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同时激励队员们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用实践落实乡村振兴战略。

 (商学院介鹏坤)



齐心协力共推广智慧养老入人心

——商学院团旗高扬.返家乡.云调研实践调研团针对农村智慧养老进行调研

 

为进一步落实我校关于暑期社会实践的工作部署,加快农村智慧养老建设,提升智慧养老在农村的推广效果,河南师范大学商学院“团旗高扬.返家乡.云调研”实践调研团队于近日继续开展社会调研活动。

7月18-25日实践调研团队走访了团队成员家乡林州、三门峡、许昌、开封等近15个地区的考察地点,深入调研了几十户人家。“农村经常会发生老人煤气中毒的事情,希望早日将智慧养老推广,使农村老人的生命安全得到保障。”在实践成员向中老年人介绍了以“互联网+”为依托的居家智慧养老服务之后,中老人提高了对智慧养老模式的认可度。“我国以居家养老为核心的主要原因是为了减少养老前期涉及的建设成本,但居家老人在家存在监测不完善的问题,智能设备和信息平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这些问题,在农村推进智慧养老还是很有必要的。”实践成员宋荣说道。

智慧养老的出现,使大众更加关注老人的精神生活,也更加注重家庭、社区、养老机构之间的合作。据悉,此次调研活动,增进了农村老人对智慧养老的了解,打消了农村老人对智慧养老的偏见,加速了智慧养老在农村的普及步伐,使农村养老向早日实现“居家养老、社区帮老、科技助老”的社会目标迈出重要一步。

(商学院雪)


循环农业小刘固绿色发展新理念

——商学院“出彩中原,情系黄河”团队对小刘固农场进行线上调研

    7月20日上午,商学院“出彩中原,情系黄河”调研实践团对原阳县官厂乡小刘固农场进行线上调研。农场主人李卫应邀通过“腾讯会议”软件平台,讲述她与日本学者川崎广人在小刘固农场创业的故事与经验。

李卫女士首先与实践团分享了创业的艰辛。2010年,她带领农场走绿色有机农业发展道路,但是由于没有充分考虑市场需求、人才培养等问题,导致产品销售困难、投资亏损。2012年,农场发展止步不前。但2014年初,一个人的到来让李卫看到希望。“我想的是把他安排到原阳县最好的酒店。他住了一天就非要去农场。”李卫话中这位亲和的老人就是给农场带来转机的日本农业专家川崎广人。实践团聆听了川崎先生如何帮助农场发展的故事,从中提炼出以下经验:一是推广堆肥制作,通过使用有机肥解决土壤板结问题,学习日本从化肥农药转变为堆肥栽培的模式;二是明确市场需求,找准市场定位;三是建设企业文化,完善管理模式,培养专业人才。随后,实践队员与李卫就如何开拓市场、培养人才进行深入探讨,提出了通过线上网店或直播带货等模式来强化宣传力度、扩大销售渠道,以及通过跨国交流学习来培养人才等措施。

欲知山中事,须问打柴人。实践队员通过此次线上调研活动加深了对循环农业和堆肥栽培的了解,对企业市场开拓、人才培养、文化建设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同时坚定了对绿色发展理念的信心,为转变农业发展模式积极建言献策,从而为建设美丽中国、促进乡村振兴注入了青春力量。

 (商学院介鹏坤)

小荷才露尖尖角 现有鲫鱼叶下游

——商学院“出彩中原,情系黄河”团队对荷叶鲫鱼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线上调研

7月22日上午,商学院“出彩中原,情系黄河”调研实践团对新乡市卫滨区的荷叶鲫鱼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线上调研。该合作社理事长、新乡市十大杰出青年贾荣利应邀通过“企业微信会议”平台,讲述自己的创业历程及经验。

“别的同学看课外书都看《故事会》,我看的却都是《河南水产》。”贾荣利首先分享了自己上学时常阅读水产养殖书籍的故事,表达了他对水产养殖行业的兴趣与热爱。给鱼修“厕所”,生意兴隆时却选择减少合伙农户数量,谈到创业经历时,贾荣利讲述了一系列匪夷所思的做法。而原因在于他将“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和“相信品牌的力量”作为自己的制胜法宝。控制数量,保证质量,坚守在农产品质量安全一线,是贾荣利不变的初心。“13年没有出过质量事故。”他自豪地介绍道。

贾荣利也向实践团介绍了企业在网上销售、扩大基地方面的未来规划。大家就如何做好鲜货网销进行了探讨,总结出在供求双方之间引入超市方,支持消费者在当地超市取货的新模式。随后,实践队员围绕如何应对同行竞争和疫情对企业的影响进行提问。贾荣利也耐心为大家解答,指出自己的“荷叶鲫鱼”产品靠运输及在超市的存活率高、外观优等方面的优势战胜了“千岛湖鲫鱼”,也讲解了政府及忠实顾客的支持对企业应对疫情危机的积极作用。

暗潮已到无人会只有篙师识水痕此次调研活动帮助实践队员从象牙塔走进现实田,既开阔了视野、拓宽了知识面,又提升了知识迁移能力和学术研究水平,正确把握品牌建设质量保证及销售运输对农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从而为发展绿色农业、助推乡村振兴寻得了新的良方

(商学院介鹏坤

商学院“出彩中原,情系黄河”团队对原阳县水牛稻公司进行线上调研

在初次调研后,7月24日上午,商学院“出彩中原,情系黄河”调研实践团再次对原阳县水牛稻公司进行线上调研。该公司总经理赵江涛应邀通过“企业微信会议”平台,讲述公司的发展经验。

赵江涛首先与实践团分享了打造规模化、标准化农业园区的措施,指出通过供种、种植、管理、技术服务、加工、品牌、销售等“十个统一”,形成了标准化的生产工艺和运作流程,有利于提高市场占有率。他还从品牌与品质建设、市场化运营、产业链拓展三个方面向实践团详细介绍了水牛稻公司的发展经验。一是主打品牌和品质,通过媒体宣传树立企业新形象,同时引入稻蟹共生技术,提升产品品质及顾客信任度,实现双赢;二是在多地开设分公司,拓展销售渠道,同时注重收集市场反馈,不断改善产品包装、品类;三是推出“都市人的一亩三分地”特色产品,推进订单农业、食品加工业与乡村旅游业协调发展,实现一二三产业联动。

随后,实践队员围绕如何应对疫情对企业的消极影响、农田灌溉方式、稻蟹共生如何打药、如何应对旅游业带来的污染等问题与赵江涛进行深入交流。赵江涛也耐心为大家解答,相应介绍了游客预约分流、引黄灌溉、人工防治和生物制剂并用、规划分区应对污染等措施。

“我们在这段时间的调研中收获良多,对如何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创新商业模式、激发农村产业活力有了新的认知。”实践队员李婉营讲道。与数位专家的交流既让实践团对绿色循环农业有了深入了解,又为实践团提供了商业运营的现实案例,帮助实践队员将学科专业知识迁移于企业发展实际,为实践团研究绿色农业新模式的后续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截至目前,专家访谈环节正式结束,下一阶段,实践团将着手撰写调研报告。

(商学院介鹏坤


切身实践近群众志愿服务利人民

——商学院组织学生开展个人“返家乡”志愿服务活动

弘扬社会正能量,践行奉献赤诚心。商学院积极响应学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号召,组织学生开展个人“返家乡”志愿服务活动。学院学子通过政务实践、公益服务、社区报到等方式助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并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

7月20日、24日,个人实践成员张元隆和陶世一分别配合安阳市第七人民医院和顺河回族区清平街道办事处进行志愿服务活动。“我为自己在老年人健康保障方面做出贡献而感到快乐。”张元隆自豪地介绍道自己配合医院对社区的老年人进行免费体检,通过安抚老人的情绪,使他们可以安全、顺利地完成检测。陶世一则在街道办事处党政办公室担任兼职助理,跟随办事处人大工委主任朱鹏举就创文巩卫工作进行巡查,走访了辖区内四个社区的商户和小区居民等,传达了创文巩卫工作的政策精神,并将发现的问题和解决意见反馈给社区基层党员干部和群众。调研结束后,陶世一分享了心得体会:“我更深刻地理解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含义,认识到把个人的命运同社会、同国家的命运联系起来正是青年成长成才的正确之路。”

纸上得来终觉浅,增长阅历靠实践。据悉,此次活动有助于青年学子走近民生、认识社会、融入社会,促使同学们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在实践中检验自我、提高自我。亲身服务于群众、服务于社会是一次有意义的人生体验,能够帮助新时代青年探索人生道路、提升人生素养。

(商学院胡贵参)


深入基层近民生聚焦热点提对策

——商学院组织学生开展个人“走基层”社会实践活动

投身基层一线,聚焦热点问题,探索解决良方7月29日至8月5日,商学院积极响应学校暑期“三下乡”线下实践活动的号召,组织个人实践成员围绕脱贫攻坚、疫情防控、文化建设三大主题,开展个人“走基层”社会实践活动。

“村支书、扶贫干部经常上门来调查,逢年过节也都过来看俺……俺家现在比以前过的好太多了,都是他们的功劳,实在是国家的好政策,党的好政策。”陈乐妍在与安阳市内黄县小王固村村民的沟通过程中详细了解了当地贫困家庭的收支状况、子女教育现状养老问题。经过实地调研,她对当地扶贫工作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基础建设是利民之“策”;二是产业培育是增收之“要”;三是农民培训是授渔之“法”。

您家中的防护措施还是做的很到位的。那您家里有没有在新疆等现阶段国内疫情比较严重的地区或国外工作、打工的家人呢?贾文硕通过到海斯顿社区入户走访的形式进行疫情防控排查,深入调查了社区居民的防疫措施及外出、工作情况。

通过开展诵读活动,让学生们更好的传承了中华文化、提高了语文素养,同时也陶冶了性情品德、推进了素质教育。罗芯介绍了自己在龙门里社区策划和主持“弘扬传统文化,体现时代精神”主题诵读活动的显著效果。“以诵读经典为载体,与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美文美心,嘉言懿行。”她还就如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但愿苍生俱温饱,不辞辛苦入山林。据悉,个人实践成员通过此次活动在基层和人民中建功立业,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社会有需要的地方,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和疫情防控阻击战、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了力量。

商学院介鹏坤)


商学院“团旗高扬·返家乡·云调研”实践团队圆满完成“三下乡”实践活动

以实践求真知,以调研求实学。为落实河南师范大学关于暑期社会实践的工作部署,通过社会实践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商学院积极响应号召,组建“团旗高扬.返家乡.云调研”实践调研团队,于7月16-31日开展了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此次实践活动紧扣“智慧养老”调研主题,以团队成员家乡许昌、开封、商丘等地的近15个乡村为主要考察地点,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社会实践调研,就“农村老年人养老模式”及“农村中老年人对智慧养老意愿”等问题进行课题研究。同时,以“云帮扶”行动为目标,充分发挥学生专长,开展心理健康、课业辅导、定点帮扶等活动。

充分准备助实践

宜未雨而绸缪,勿临渴而掘井。学院领导高度重视此次调研活动,做了充足的前期筹备工作。在院内经过前期宣传、招募、选拔后最终确定我院十五名优秀学生为队伍成员。为规范队员行为,保证小组成员各方面的安全,确保活动的顺利开展,我院李巍老师和王岩老师对实践队员们进行社交礼仪、安全知识、宣传工作等方面的培训。此外,团队负责人在调研前要求每位成员对“农村养老”、“互联网+”、“智慧养老”等方面的知识进行专题学习,以便各成员能够更好地了解农村中老年人对智慧养老的认知和需求。实践前夕还落实了宣传横幅、宣传手册、调查问卷的准备工作。

走访调研知民情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7月16-26日实践队员通过实地走访、网络访谈、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开展农村智慧养老调研实践活动,调研农村中老年人及村委负责人对智慧养老的看法和农村智慧养老的普及情况。实践成员介绍了以“互联网+”为依托的居家智慧养老服务之后,被采访的中老年人及村委负责人纷纷表示非常愿意将智慧养老引进村中。“只要智慧养老能够真正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就一定能够打破思想保守的藩篱,让农村养老更加智能化、规范化、幸福化”。“全国文明村”焦作市博爱县金城乡钟庄村的党支部书记钟寨激动地表达着对村里引进智慧养老的支持。

精准帮扶显成效

播种知识,传递关爱。“留守儿童在疫情期间缺少家庭的学习监督和引导,大学生发挥专长对他们的学习进行针对性帮扶很有必要。”活动过程中实践队员宋荣走进了当地普通民工家庭,为小学生提供了一个课业辅导平台,在传播知识的同时还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为孩子们带去温暖。志孝为首,爱心为先。实践队员冯冬杰了解到养老院的老人物质生活很好,但缺乏心理慰藉,于是她将物质慰问转为了精神关怀,走进养老院与老人们亲切交谈,传递爱心。“愿我小小的行动,能给老人们带去一份温暖,希望每位老人都能享受健康快乐的晚年”。

整理成果话收获

暖暖话语沟通,柔柔情谊交流。7月31日-8月6日实践团队对采访得到的材料进行整理,期间实践队员互相交流学习、探讨观点。“针对一系列的养老问题,我们可以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来解决,创造更智慧的养老系统,建立更完善的养老机制,为空巢老人创造更多的便捷和舒适,使老年人在更加有安全保障的环境下颐养天年”。“政策帮扶、资金到位、广泛宣传,‘三管齐下’才能够切实解决农村中老年人养老的痛点、痒点问题,得到中老年人的积极配合,农村的中老年人的晚年过得更加舒心。”实践队员王昌然和郭帅在交流过程谈到自己关于智慧养老的看法。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智慧养老作为一种新型的养老模式,与当下互联网时代联系紧密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据悉,此次实践活动加深了农村中老年人对智慧养老的了解,加速了智慧养老在农村的普及步伐,使大众更加关注老人的精神生活,也更加注重家庭、社区、养老机构之间的合作,使农村养老向早日实现“居家养老、社区帮老、科技助老”的社会目标迈出重要一步。

(商学院雪)


“出彩中原,情系黄河”调研实践团队参加2020年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出彩中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启动仪式

8月13日,由河南省委高校工委、河南省教育厅主办,商丘师范学院承办的2020年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出彩中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启动仪式于商丘市举行。作为“出彩中原,情系黄河”调研实践团队指导老师,我院李群峰副教授应邀参加了此次启动仪式。

在启动仪式上,河南省教育厅李培俊巡视员、商丘市副市长岳爱云、商丘师范学院校长陈向炜和郑州大学等多个省内高校师生代表做了精彩发言,并举行了2020年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出彩中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启动授旗仪式。随后,全体参会代表参观了柘城县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展示中心,以及商丘师范学院驻村帮扶的慈圣镇肖庄村。一天的行程结束后,“出彩中原,情系黄河”调研实践团队指导教师李群峰副教授表示,通过参加此次项目启动仪式和参观活动收获良多:一是对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大学生了解国情、成长成才、全面发展的积极作用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二是对高等院校如何与各市县围绕产业扶贫、农业发展等方面开展交流合作,挖掘具有操作性、创新性、示范性和具有良好社会经济效益的实践项目有了更准确的定位。

据悉,实践团队指导教师李群峰副教授申报的《河南省新乡市沿黄经济带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调研项目被评选为2020年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出彩中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重点项目,截止发稿时,李教授带领实践团已经调研了新乡市原阳县的多个生态保护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园区、生态旅游与绿色现代农业种植基地。目前,实践团已初步完成项目报告书写工作,将为我省沿黄生态经济带建设提供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对策建议,助推沿黄区域生态保护带、绿色农业带和文化产业带“三带一体”的发展规划落地实施,为加速中原崛起、促进农业发展、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商学院介鹏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