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精神 共筑时代担当 ——商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赴耿风泉抗战实物展览馆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发布者:朱春晓发布时间:2025-04-29浏览次数:12

为深入贯彻落实学校强基引领“三级联创”工作和“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专项行动,商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全体党员教师于2025年4月26日赴河南省辉县市耿风泉抗战实物展览馆,开展“传承红色精神 共筑时代担当”主题党日活动,亲身感悟抗战英雄用热血铸就的忠诚与担当。

1.薪火相传,铸就红色信仰:三代军人的“精神接力”

耿风泉一家三代军人,以实际行动诠释着对红色精神的坚守与传承。耿风泉的父亲作为一名抗战老兵,亲身经历了那段血与火的岁月,他的英勇事迹和坚定信念,深深扎根在耿风泉心中。受抗战老兵父亲影响,耿老师投身军旅,退伍后更是倾其所有,自筹资金百余万元,历经数十年艰辛,收集抗战实物两万余件,创办红色公益展览馆免费开放,用实际行动守护历史记忆。活动现场,耿风泉老师和展览馆志愿讲解员们结合展台上的珍贵文物,以饱含深情的语调,将它们背后的故事娓娓道来。这些实物,从照片、报纸到信件、勋章,从简陋的军械到形态各异的地雷,每一件都铭刻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成为铸就红色信仰的珍贵教材。党员们来到耿风泉抗战实物展览馆,看到这些承载着先辈热血与信仰的实物,亲身感受革命先辈们为了民族解放事业,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坚定信念,从而更加坚定自己的共产主义信仰,筑牢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根基。

2.精神赓续,共赴时代征程:从历史到现实的“精神共鸣”

展览馆将抗战精神与新时代党建工作深度融合,打造“沉浸式”党性教育场景。展览馆内,一件件实物、一幅幅图片、一个个故事,生动展现了中国人民在抗战时期顽强拼搏、团结一心的伟大精神。在实物与心灵的对话中,抗战精神跨越时空,深深烙印在每个人心中。在新时代,党员们面对新的挑战与机遇,需要从抗战精神中汲取力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要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在新征程上攻坚克难、奋勇前行。参观展览馆后,党员们深刻认识到,在工作中要像抗战先辈们一样,不畏艰难险阻,勇于担当作为。无论是推动经济发展、保障民生福祉,还是应对科技创新中的“卡脖子”问题,都要发扬顽强奋斗、团结协作的精神,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共赴时代新征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3.以物载史,聆听岁月回响:文物背后的“精神密码”

耿风泉抗战实物展览馆以丰富的实物史料,生动还原了那段波澜壮阔的抗战历史。斑驳的水壶、生锈的步枪、笨重的土地雷等,无声地诉说着当年八路军英勇奋战、血战太行的艰辛岁月。每一件实物都是历史的见证者,它们承载的故事,让党员们仿佛听到了岁月的回响,感受到革命先辈们为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所付出的巨大牺牲。这种直观的历史呈现方式,比单纯的文字记载更具感染力和震撼力。通过参观学习,党员们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党的历史,铭记党的初心和使命,从而增强对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激发为党和人民事业奋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教育基地,筑牢信仰之基:党建工作的“精神粮仓”

自建成以来,耿风泉抗战实物展览馆常年免费向社会开放,积极开展抗战实物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军营巡展、巡讲等爱国主义教育活动,2019年被命名为河南省国防教育基地。对于党员们来说,这里是一座生动的“党课教室”。众多党组织将主题党日活动、党史学习教育等安排在此,通过现场参观、聆听讲解等形式,让党员们接受深刻的党性教育。在展览馆内,面对鲜红的党旗,党员们庄严宣誓,誓言在历史的见证下更加坚定有力。这种沉浸式的教育体验,让红色基因深深融入党员们的血脉,筑牢了信仰之基,使党员们时刻保持对党忠诚,牢记使命担当,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懈奋斗。

耿风泉抗战实物展览馆用文物说话、以精神铸魂,在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抗战精神、开展党建教育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热血因记忆而激荡,精神因传承而不朽。此次教育活动,不仅是一场浸润心灵的红色盛宴,更是一次触及灵魂的精神洗礼。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拼搏,让红色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商学院 李敏/文)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