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小块村的杨门武术
发布人:wushu  发布时间:2017-06-20   浏览次数:464

杨门武术在小块村有悠久的历史。据《杨家花枪谱》记载,1813年天理教起义,义军声势浩大,烽火燃及北京、河南、河北、山东等地,义军曾一度拱道紫禁城。清庭震动,调集各路兵马进剿义军。义军在豫北、鲁西各地和清军殊死奋战,最后寡不敌众,起义失败。义军首领之一的郭振邦(一说为牛亮臣)为逃避清廷追杀,化名张伦,避难至小块村常家。后感激常家恩德,将一身武艺尽数教给常遇和,后又收了李习着、潘尚和、张同银、崔恒银等徒弟,在小块村开场授徒。这就是杨门武术在小块村的开端。时值小块村和辉县的一些村庄为争百泉水常常械斗,常遇和和其他弟子带领村民,所向披靡,向北一路打到百泉,从此百泉水顺利流到了小块的农田。

之后,小块村练武之风越来越盛,全村人几乎个个都会几手,于是就有了“喝了小块水,都会抻抻腿”之说。慕名求学着更是纷至沓来,更有许多地方将小块的老师请去授徒。一时间,小块的杨门武术遍及新乡县、凤泉区、辉县、汲县等地。许多小块人以武为业,开武馆,做镖师。李氏弟子李应山曾为袁世凯之子袁克定做过保镖。

经过几代人的厚积薄发,小块的杨门武术迎来了一个高潮。1928年,潘氏三代弟子潘文源代表河南,在第一届南京国术大赛上勇夺优胜奖,和当代武术大师相比肩。潘文源载誉归来后任开封国术馆总教习,1930年被冯玉祥将军聘为国民革命军陆军二十四师武术教官,他将杨家枪的独特风格融入刺刀技术中,在抗击日寇的侵略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1938年,潘文源在抗击日寇的战争中为国捐躯,享年44岁。其弟潘文泉和子潘慎恒也先后在开封国术馆学习、任教。至今潘文泉的弟子还留有潘文泉获得的“河南武士”银牌。

小块的杨门弟子在抗击日寇的侵略中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1938年,共产党人李毅之带领小块村的几十名杨门弟子,成立了著名的“平汉支队,他们用大刀和长枪,奋战在太行山巅、平汉路上。至今小块村仍有当年的大刀留存。

杨门武术的渊源探究与继承问题

杨门武术以姓氏命名,究其起源,笔者更倾向地认为与宋朝抗辽名将杨业家族有关。北宋文人欧阳修写的《供备库副使杨君墓志铭》中写道:“君讳琪,字宝臣,姓杨氏,麟州新秦人也。新秦近胡,以战射为俗,而杨氏世以武力雄其一方。……杨世初微自河西,弯弓驰马耀边陲。”据传“西杨掌”的叫法,就是因其从西域传来而得名。现代著名宋史专家陕西师范大学李裕民教授经过多次实地考证指出:杨家将原为麟州新秦(今陕西神木县)土豪,后迁局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山西方言称搞棍为竿,在所传下来的杨门武术套路中就有“头级竿”、“二级竿”的说法。

现如今,能流传下来的关于杨门武术的文字记载少之又少。关于小块村杨门武术的开山鼻祖郭师傅的身世至今仍是个未解之谜,有待进一步研究考证。

目前,杨门武术在传承上也存在诸多隐忧。主要是两个方面:其一是保守问题。老一辈的习拳者,在世的已经不多了。由于历史的原因,他们都很保守,不愿将自己知道的东西全部“倒”出来。其二是继承问题。如今社会,人们追求经济效益,加上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家长不愿让孩子吃苦、“浪费时间”来学习这门“无用”的技艺。这一切都给杨门武术的发展传承形成了   ,好在近年来国家已经开始重视此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问题。2012年小块村成立了杨门武术研究会,积极挖掘和整理杨门武术,并且已经成功申请为凤泉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且开始筹备新乡市的申遗活动,有理由相信杨门武术这一祖国历史文化宝库中的奇葩,终有一天会焕发异彩、发扬光大。

关于杨家花枪的研究

在河南省新乡市凤泉区大块镇小块村,自清中期天理教起义失败后,掌教首领郭振邦逃到小块村,化名张伦,隐姓埋名,将杨门功夫之杨掌和杨家花枪流传到小块村。提到杨家枪须先提杨妙真杨妙真(?——1235),金末武术家。益都(今山东)人。红袄军首领杨安儿之妹,后率部与李全会合,并结为夫妇。李全其人,在历史上可与侯景,安禄山相提并论,宋史中关于他的记载就有两卷,篇幅甚至超过了岳飞,韩世忠等人。宋史因为元脱脱修,由此见得在悍蒙中的地位。他是个投机主义者,反复于金蒙宋之间,叛降无常。最终被归入叛臣传之列也在情理之中。但杨妙真作为他的妻子,其枪法能广传于世,对元朝以后的军事和武术无不影响。从1211年蒙古伐金,金在野狐岭,回河堡惨败损失四十万精锐,宋调杨安儿北上援金抗蒙(宋金议和后),他屈于强蒙,逃回山东老家,倒戈抗金,李全入杨安儿麾下起。到1262年李全之子李璟叛蒙,七月被杀止。他们称霸山东五十多年,这就是杨家枪以山东为据点起源和发展的最大历史背景。从此杨家枪威名震天下,被武术界公认为第一名枪。
    到了明朝中后期,是冷兵统治的最高峰时期,各大家每言枪法,无不讲杨家梨花枪法。明何良臣(1506——1600)在《阵纪》中称“而天下称无敌者,惟杨氏梨花枪也”。戚继光(1528——1588)在《纪效新书•长兵短用说篇》中指出:“夫长枪之法,始於杨氏,谓之曰梨花,天下咸尚之。其妙在於熟之而已,熟则心能忘手,手能忘枪,圆神而不滞;又莫贵於静也,静则心不妄动而处之裕如,变幻莫测,神化无穷。”此书出版于1560年。
由于戚继光对杨家枪的特殊贡献,我们重点介绍。抗倭名将戚继光,字元敬。嘉靖七年生于鲁桥(今山东济宁东南)。出身将门,自幼喜读兵书,勤于习武。22岁中武举,后授都指挥佥事,领山东登州,文登,即墨三营24卫所兵马,操练水军,抗击沿海倭寇。嘉靖三十四年调任浙江,戚继光28岁。
    在这之前基本生活在山东境内。根据当时倭寇扰民,民间习武成风。二百多年前,以杨妙真为首的枪术流派无论从需求上还是从地理位置上走进当地人们的生活中,并广为流传非常现实。戚继光把杨家枪作为牌子加强军事影响也无不能,并意义深远。其对杨家枪的研究,据其著作应总结为八母,六合,二十四枪势。以此为基础通过实践施之於行阵,扬其利而去之弊。
而唐顺之(1507——1560)为戚继光讲解过枪法,其悟在于“一圈”,令时人叹服。唐氏不但是著名的抗倭名将,早于戚氏,而且是当时著名的散文家,因学无不窥,文武兼能著有《武编》,书中对枪的用法和用材,特别对六合枪的描述犹精。卒后,于1618年出版,时稿已非完整,故称《武编选》。值得一提的是唐顺之有首诗叫《杨教师枪歌》:老杨自是关中客,短衣长躯枣红面。千里随身丈八矛,到处寻人斗轻健。谓余儒生颇好武,一揖滚滚发雄辩。坐惊平地起波涛,蠕蠕龙蛇手中现……。诗文表明唐顺之虽是一位文人儒生,但却十分喜爱武术,而诗中的枪法和杨教师之名是否与杨家枪有关,笔者就不得而知了。
    稍晚,明代河南李克复又得杨氏之遗传,再传至程宗猷,号冲斗(1561——?)因其博学,著有《耕余剩技》(1621年版)。后民国时称《国术四书》,再后所传,说则同,而用则异,所传之论,亦互有差讹,无从凭考
    小块村的杨家枪系河南省林县南马巷村郭延道(郭振邦)悉心授之。于道光18年(1834年)传抄《杨家花枪谱》。谱载:此谱系林县南马巷郭师父讳拓邦号延道所传,回滑县牛亮臣等造及新乡县。华大爷招壮士,拓邦郭老师得授此枪法,又道光十四年正月廿日抄全法(此谱)。时在嘉庆十八年(1813年)留到道光十四年(1834年)。
      据《中国通史》第十卷,谱中的牛亮臣是清嘉庆十八年(1813)直鲁豫三省交界地区天理教起义的重要领导者(后成为天理教起义的军师),起义失利后,转至林县临淇镇,终因寡不敌众,虽勇而败。 无奈隐姓埋名,开始教武生涯。
      谱歌以杨家将厚重文化为背景,对偶成诗,朗朗上口。……


 

版权所有:河南省数字化武术博物馆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建设东路46号 邮编:453007 

制作维护:河南中起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