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武术文化赏析
发布人:wushu  发布时间:2017-06-20   浏览次数:1218

    谈中国武术文化中的侠义精神

    【摘要】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经历五千多年岁月的考验,仍历久弥新。武术文化更是中国文化的一朵奇葩。中华武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民间流传的武术拳种有几百多种,拳术套路以及各种器械套路有上千种之多。现在人们谈论武术文化时总是不自觉的想到“侠义”两个字,可以说侠义精神是中国武术文化的灵魂,侠义精神使得中国武术文化更加受到人们的推崇。

    【关键字】中国武术文化 侠义精神 武侠  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孕育了璀璨的中国文化,武术文化更是中国文化的一朵奇葩。古语云:“文有太极安天下,武有八卦定乾坤”,可见武术对中国古文化的影响之深。提到武术,我们都会不自觉的想到“侠义”二字,那么何“侠”、“义”呢?  “侠义”概念的形成,最早起源于我国春秋战国时期。西汉司马迁的《史记·游侠列传》中就有这方面的描述,不过当时司马迁给出的定义只是“游侠”:“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当然他定义的,是秦至汉时期的“游侠”,那个时期的“游侠”,似乎都是“不轨于正义”的,与后来逐渐发展的“侠义精神”有着本质的区别,不过那个时期的游侠还是有着正义的影子的,可见“侠义精神”是经过了长期的逐步发展和不断完善才形成的。

   《辞海》和《辞源》对“侠”是这样定义的,《辞海》的定义是:“侠旧称扶弱抑强,见义勇为的人。”《辞源》的定义是:“侠客,指急人之所难,出言必信,见义勇为的人。唐人及后来的武侠小说则专以指武艺高强,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敢于打抱不平的武士。”两个定义里不约而同都出现了“见义勇为”这个词汇,说明了“侠”的本质是见义勇为。这样的解释和电视连续剧《水浒传》主题歌曲中的歌词:“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是一脉相承的,这其实也是对“侠义精神”的定义。也就是说,“侠”的本质意义就是“义”,见义勇为才是侠。  

    “侠义”的“义”指的就是“正义”。许多现代武侠小说作家比如金庸、古龙、梁羽生等对“侠义精神”的颂扬,使得“侠义精神”更加深入人心,他们的贡献绝不亚于《游侠列传》、《燕丹子》、《搜神记》、《三侠五义》、《水浒传》、《三国演义》等古典名著作家。20世纪中后期,武侠小说在中国盛行,最著名的作家要数金庸了。“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14部荡气回肠的作品将读者带入到一个个魅力江湖,让人流连忘返不忍从故事中走出。金庸在小说中提出了个体生命最高归宿的问题,用其笔下人物的话说是“为国为民,侠之大义”,其中做得最好的就是郭靖和萧峰。郭靖成为一代大侠后,帮助大宋守襄阳,最后和襄阳城一起牺牲,完成了自己的使命。领导着丐帮的萧峰,拥有绝世武功,但却被自己的辽人血统与汉人集团领导人的身份困扰,他不想对不起自己的祖国也不愿意杀人,最终一死以谢天下。很多读过《天龙八部》的人都被萧峰自杀的段落深深感动。萧峰为苍生大义而牺牲,是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英雄形象之一。 

    说道侠义,又不得不提到另外一个词——“江湖”。何谓江湖?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不同的人对江湖又有不同的理解。有人看到的是醉酒当歌、豪情万丈;有人看到的是爱恨缠绵、百味人生。江湖在哪里?江湖在人心,庙堂之高、江湖之远,皆需安宁与从容;笛声悠扬、洞箫委婉中聆听,恩怨情仇、刀光剑影中游走。通俗上讲江湖就是侠骨柔情,侠肝义胆的“古代”社会,当今的社会也可以叫做江湖关键是这个江湖上有没有侠义精神了。中国古代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豪迈,有劫富济贫打抱不平的勇气,这些都是侠义精神的一个简单的表现。大家熟悉的“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武松醉打蒋门神”等充满侠义精神的故事在电视、电影中已经屡见不鲜。  在中国古代,侠义精神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哪里有不平,哪里就有狭义。只是时过境迁,当今社会还有“侠义”精神吗,还需要“侠义”精神吗?答案是肯定的,侠义精神已经随着时代的进步有了新的含义。正如上文提到的司马迁对侠义精神的论述,值得注意的是,司马迁这里没有提到武,也就是说,在司马迁看来,侠是可以没有武的。很多人受武侠小说的影响,觉得武侠武侠,似乎侠都必须有武,都必须有一点过人的本事,其实侠是可以没有武的。而武侠小说中的大侠,只是现实生活的升华,带有幻想的成分。前文已经提及,“侠”的本质是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追求,是一种见义勇为、替天行道的行为。侠义精神,便是一种说话算话,助人为乐,舍生取义的行为。以此为标准,便可以看到当下社会中也有很多侠,也需要更多的侠。


 

版权所有:河南省数字化武术博物馆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建设东路46号 邮编:453007 

制作维护:河南中起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