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举办第二十届文化遗产活动月专题讲座

发布者:张妹姝发布时间:2025-05-18浏览次数:10

517日上午9时,我校第二十届文化遗产活动月专题讲座——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实践在学苑餐厅三楼青益空间举行。本次活动由党委宣传部、教务处、校艺术教育委员会办公室主办,文学院、校中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承办,特邀河南省文化艺术研究院吴亚明研究员担任主讲嘉宾,200余名师生现场聆听了讲座。

讲座中,吴亚明老师首先从学理层面阐释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及其保护的历史脉络,随后结合政府编纂的《国家级非遗项目图典》,对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等多个类别的河南国家级代表性非遗项目进行系统梳理,帮助听众构建起对我省非遗资源的整体性认知。紧接着,他通过讲述习近平总书记关心非遗保护的生动实践,深刻诠释了党和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高度重视。

在介绍河南省非遗保护实践时,吴老师以《河南非遗这十年》为切入点,详细解读了我省在非遗保护中采取的建章立制、夯实根基、分类施策、整体涵养、文明互鉴等创新性举措,并重点推介了河南非遗新青年人才培养计划和河南非遗美学馆数字化传播平台两大特色项目。讲座最后,他深入剖析了当前非遗保护面临的现实挑战,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必须坚持活态传承理念,让文化遗产在当代生活中焕发新生。

互动环节中,同学们围绕非遗传承与创新、数字化保护路径等热点问题踊跃提问,吴亚明老师结合自身研究经验逐一给予专业解答,现场气氛热烈。

此次讲座不仅深化了师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认知,更激发了大家参与非遗传承的使命感。正如讲座结语所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唯有凝聚多方力量,才能让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彩。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 梁紫菡 供稿)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