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艳钊对雷锋的解读

发布者:张旗发布时间:2012-03-12浏览次数:250

 

我对“雷锋”的解读
      我叫高艳钊,男,汉族,中共党员,来自河南省宝丰县大营镇上李庄村,现为河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2008级本科生.来自农村的我,从小就被浓郁的乡村文化所感染着:为人沉稳,与人和善,助人为乐,勇于奉献.这就是我。
       因为来自农村,所以更加懂得生活的不易;因为来自农村,所以造就了我优良的品质和较好的行为习惯.从小,我都是父母的好孩子,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环境造就了我的性格.进入学校,我努力学习,开始从书本中懂得了这个人:雷锋.一个助人为乐,甘于奉献,具有较强集体主义观念的一个大哥哥,从此,他仿佛成为了我生活中的榜样.
       从初中到高中,我都是一名学生干部,因为有了儿时的那个榜样,我努力进取,时刻为同学和集体着想,得到了同学的支持,与同学关系处理都非常融洽,因为,在我的内心,时刻装着他们,同学东西丢了,我去帮忙寻找,同学有困难了,我主动去帮,生活中的琐碎点滴,仿佛已经成为了我的习惯.初中阶段,代表学校参加清明节烈士陵园扫墓,接受革命传统的洗礼,高中阶段,努力学习,不断进取,加入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
2008年9月,我进入了河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崭新的一页从这里开始.我现在还清晰得记着我参加学生干部的竞选:如果我不能够真正地为学生服务,大家随时说我.就是这样一句简单的承诺,我开始了我的大学生活.
       在生活中,我低调沉稳,对待身边的人都像对待朋友和亲人一样.我一直这样认为:当学生有困难了,他能够想到找你,那才是你学生干部的成功.踏踏勤恳,任劳任怨.这是老师对我的评价.其实在我看来,我只是做了我习惯并且我高兴做的一些事.
       其实现在让我回想我的大学做了些什么,其实我自己都不知道。因为生活中有太多的点滴,这些根本是无法去一一记述的,这就像一个人的形象,你这次干了事,别人看不到,但是,随着时间的积累,对你的一种感觉就会不自觉地形成。而在我的心中,雷锋精神,其实就是这样,他可能没有干过一件惊天动地的事情,可是,就是这种看似不起眼的点滴造就了伟大的雷锋精神。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看似很大的一句话,其实要做起来很简单:内心时刻装着别人,多为他人想一点,做一点,你就是今天的雷锋。
 
 
                                 音乐学院2008级
高艳钊
2012年3月12日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