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曲学院赵建新教授应邀做客“音舞名家大讲堂”

发布者:尚晓丹发布时间:2025-05-09浏览次数:10


59日下午,中国戏曲学院赵建新教授应邀做客“音舞名家大讲堂”,作题为《价值中立和方法多元——对撰写科研论文的一点思考》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在学院二楼会议室举行,由副院长师玉丽主持,学院骨干教师及研究生到场聆听。

讲座中,赵建新以学术研究中的价值取向为切入点,强调要在传统与现代的历史坐标、东西方文化视野的融合以及科学和意识形态的两极中寻求价值中立,借助康德关于科学认识与伦理实践区别的理论,指出人文社会科学面临着诸多现实因素的影响。他指出在研究过程中要避免研究方法本体化和单一化,并列举黑格尔的三段论和康德的“四分法”作为参考范例,认为研究者应拓宽视野,吸纳多元理论与视角,扩展学术研究的广度与深度在互动环节中,赵建新与现场师生展开了充分的交流探讨,他凭借渊博扎实的专业知识,将复杂的内容深入浅出地阐述出来,赢得了在场师生阵阵热烈的掌声,现场学术氛围活跃浓厚。

本次讲座不仅让学院师生认识到在跨文化、跨时代的背景下如何进行客观研究,同时为学院师生在人文社科领域的学习探索、戏曲研究的深入推进以及学术论文的规范撰写等方面提供了思路与方法。

(音乐舞蹈学院 彭若南/文 张育婉/图)


专家简介:

赵建新,戏剧学博士,中国戏曲学院教授,《戏曲艺术》编审。北京市文联第一届、第二届签约评论家,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舞台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第七届理事会理事、理论评论专委会委员;研究方向为戏剧史论及批评;出版有《中国现代非主流戏剧研究》《戏剧本体与现代审美》《为传统赋新声》《中国戏曲文物图谱》(合著)等著作;在《文艺研究》《戏剧》等发表学术论文五十余篇,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戏剧》等发表评论文章百余篇,曾被《人大复印资料》《新华文摘》《中国戏剧年鉴》《中国昆曲年鉴》等多次转载。创作作品曾入选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理论文章曾获中国文联第二届“啄木鸟杯”中国文艺评论年度优秀作品,第3435届田汉戏剧奖一等奖、首届国际戏剧奖·理论奖二等奖等。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