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地址: 河南省新乡市建设东路46号东区

电话: 0373-3325967

河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官方微博号

河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官方公众号


河南师范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


  

河南师范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主要依托于河南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公共政策与社会管理创新研究中心开展集群式智库建设。研究院在公共政策与社会管理创新研究中心的基础上,整合院内“科技与社会研究所”“世界和平与发展研究院”,校内“教育评价研究中心”“三农法律问题研究中心”优势学术资源,坚持平台式发展、集群式攻关、协同创新”的建设思路紧围绕“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乡村振兴、中原经济区建设全球治理等党和国家重大现实问题,力争发展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的在国内具有较大影响的高校品牌智库

研究主任:李洪河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南省高层次特殊支持“中原千人计划”领军人才、享受河南省政府津贴,河南省四个一批人才。研究方向:公共卫生、疫病防治。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重大项目10余项,在《中共党史研究》《当代中国史研究》《党的文献》《光明日报》等权威报刊上发表论文60余篇,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出版专著2部,多项成果获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研究依托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政治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硕士点,以公共管理专业硕士(MPA)学位授权点为载体,形成良性互动、协同发展的局面。研究院通过培养、挖掘和整合校内外优势资源,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的高职称、高学历、中青年学术骨干为主的创新型研究团队。研究中心团队及特色:

1.公共安全与危机管理(10人)

人:李洪河(疫病应对)

骨干成员:刘科(生物技术伦理风险);鞠明库(荒政研究);葛素华(网络安全);涂晓艳(传染病与国家安全);李林启(社会风险化解研究);孟祥晓(群体性事件研究);王玲(退役军人管理);李韶星(环境安全);纪敏(社会组织管理);

2.政府治理与公共政策(10人)

人:韩万渠(政策参与)

骨干成员:罗红艳(教育政策);谢彩霞(科技政策);乔俊峰(财政政策);薛万新(科技政策);刘英基(产业政策);张书涛(政府绩效管理);张保伟(环境治理);田甲乐(知识政策);苌千里(产业政策)

   3.基层治理与乡村振兴(10人)

人:陈浩天(基层治理)

骨干成员:赵成福(乡村治理);吕军书(土地确权);巴志鹏(乡村治理);毛哲山(新型城镇化);钱净净(美丽乡村);仵希亮(农业合作社);高斐(乡村振兴);徐晓攀(非正式用工研究);孙强强(基层治理)

4.全球治理与外交政策(10人)

人:席来旺(外交战略)

骨干成员:孙景峰(新加坡研究);宣玉京(朝鲜问题研究);原晶晶(马来西亚研究);孙艳晓(俄罗斯研究);高韵茹(日本研究);石秋峰(印太战略研究);王震(东南亚研究);李垣萤(东南亚研究);岳峰(印度研究)

近年来,在河南省教育厅、学校和学院的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下,研究在人才培养、项目研究、成果发表、对外交流和社会推广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1)人才培养方面:中心专职研究人员中,4人入选河南省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中原千人计划”,3人被认定为河南省高层次人才B类人才,2人被认定为河南省高层次人才C类人才,2人入选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人文社科类)支持计划,4人获批新乡市优秀青年社科专家荣誉称号。

(2)项目研究方面:共获得国家级科研项目2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2项,省社科规划和政府决策招标项目12项,其他各类、各类、厅级、校级项目20余项。

(3)成果发表方面:在人民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经济出版社等高水平出版社出版学术专著10余部。在《中国行政管理》《中共党史研究》《中国农村经济》《科研管理》《科学学研究》《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等权威期刊、报刊共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16篇被人大复印资料等权威刊物转载。10余项成果获得省社科优秀成果奖、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奖励。

(4)对外交流与社会服务:研究院与中共河南省委党校、新乡市政法委、新乡市统计局社情民意调查中心等党政机构、研究中心建立合作共建关系,开展合作调研;研究院重视国内外学术交流,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学术交流活动;研究院主办、承办学术会议5场;先后邀请校外专家讲学60余次,举办全国和省内学术论坛会议7次,支持研究院团队外出学术交流30余次,多名研究员多次在省卫视、新乡市电视台进行学术讲学交流。研究院积极服务国家与地方政府治理,团队成员主持、参与撰写的研究报告被副国级领导批示2次;省部级领导批示5次;厅级以上政府部门采纳5项。总体上,研究院在省内外已经具有一定的美誉度和影响力。

今后,研究院将进一步强化基地智库建设和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职能,紧紧围绕“公共政策与社会治理”研究主题,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挖掘自身潜力,加强项目化管理,争取产生更多高水平的研究成果;进一步提升学术交流层次与质量,提高科研成果的传播和宣传工作力度,发展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的高水平高校智库和科研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