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大名师

【竞相出彩献百年】鲁公儒:披肝沥胆谋发展 呕心沥血育英才

发布者:招生办    发布时间:2024-03-25    浏览次数:10

【编者按】2023年我们即将迎来百年校庆。百年师大铸辉煌,一代代师大人为学校励精图治、砥砺前行;百年师大正青春,一个个师大人为学校奋勇争先、出彩添彩。迎接百年校庆,奋力创建一流,学校的光荣与梦想,离不开每一位师大人的倾情奉献。为进一步选树先进榜样,鼓舞师生斗志,凝聚师大力量,校园网特推出“竞相出彩献百年”栏目,讲述师大人出彩故事,展现百年师大卓越风采。


  


鲁公儒,男,汉族,辽宁省人,1943年10月出生。河南师范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河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物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高能物理分会副理事长、中国物理学会教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物理学会理事长。1989年至1996年先后担任物理系副系主任和系主任,1996年至2002年任河南师范大学副校长。

1943年10月3日,鲁公儒出生于辽宁省辽中县赵家村,从那个贫穷落后的农村出来,他排除万难,奋发图强,刻苦学习,终于在1963年考上自己心仪的北京大学物理系。1978年,他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取新乡师范学院(今河南师范大学)理论物理专业,成为我校首届研究生。他师从薛晓舟、王勉教授,开始了理论物理的学习与研究工作。1981年,鲁公儒毕业留校,1982年他与万陵德一同获得了四川大学理学硕士学位。

鲁公儒研究生刚毕业,就给下一届研究生开讲“高等量子力学”必修课,他还先后给研究生主讲“规范场论”“经典和量子物理中的数学”课和一些专题。他给本科生主讲了“数学物理方法”“量子力学”“量子力学二”。他的讲课深入浅出、逻辑性强,深受学生欢迎。

除了繁重的教学工作,鲁公儒还积极开展理论物理研究工作。他的第一个研究领域是“大统一理论”,与万陵德合作开展具有分立对称性的SU(N)和SO(2N)大统一模型的研究工作。1984年和1985年,二人相继在国家核心学术刊物上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这是河南师范大学物理系首次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论文。接着鲁公儒又开展了“复合模型理论”的研究,研究中他提出半单复合模型理论及Higgs相临界耦合分析方法,对推动国际上复合模型理论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这一研究得到了同行专家的好评。

1988年,鲁公儒赴美国艾奥华州立大学(Iowa State University.)合作开展理论物理研究工作一年,在艾米斯实验室(Ames Lab)任客座研究员,在TC理论研究中取得丰硕成果。

1989年1月回国后,鲁公儒在国内率先开展了“TC 理论与唯象”的新的研究方向,其中“人工色理论唯象研究与新粒子探索”的课题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该课题和实验紧密联系,可以为实验物理学家利用对撞机寻找新粒子提供理论建议。此外,他在CP破坏理论的研究中,讨论了B介子到双重子衰变过程中的CP破坏问题。1990年,第二十五届国际高能物理会议邀请他到会报告此研究结果。在TC理论唯象研究中,课题组对标准模型的精确检验,t夸克产生与衰变过程的TC 辐射修正,对t夸克的质量、PG 玻色子质量给出了预言,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重视,TC理论唯象研究也逐渐走在全国的前列。1990年12月,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CCAST)特邀鲁公儒参加工作月,并做了Walking Technicolor模型及唯象研究的专题报告;1992年2月,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所举办的“粒子物理理论研究工作战略研究会”,特邀他作了粒子理论研究新进展的大会报告;1993年11月,他又应邀到中国科技大学做TC理论研究现状的系统讲学。

鲁公儒在做好自己的教学科研工作的同时,还特别重视学科建设和青年学术人才的培养。作为理论物理重点学科的学科带头人,他带领学科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大力开展国内外的学术交流,拓宽研究领域,提高学术水平,使学科迅速成长,在国内外学术界具有了一定的名望。

鲁公儒为青年学术骨干创造良好的条件,请知名专家来讲学,让他们尽可能多地参加重要学术会议,提高他们的学术水平,开阔眼界;既给他们压担子,又不论资排辈,不拘一格地提拔他们;鼓励他们师从名家,促使他们尽快成长。经过一些年的努力,理论物理学科涌现出一批优秀人才,如张新民、肖振军、杨金民、岳崇兴、王学雷、杨亚东、李海波、黄金书、曹俊杰、孙俊峰、房双世、李新强、王茹敏、常钦等。这在全国都是罕见的,得到了全国物理同行的极高评价。

1993年,鲁公儒等人申报的“出人才、出成果、建设高水平的学科”的成果获得了河南省省级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和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20世纪90年代,鲁公儒被中国科技大学聘为兼职教授。2003年,他又被华中师范大学聘为博士生导师。2006年,河南师范大学获得了理论物理博士授予权,鲁公儒作为本校的博导,开始在河南师范大学招博士生。

在河南师范大学的行政工作中,鲁公儒也是倾尽全力,兢兢业业。他格局高、视界远、胸怀大,为物理系和学校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1989年至1996年,鲁公儒先后担任物理系副主任和主任。他任职时,物理系只有理论物理一个硕士学位点,为了物理系,他全力促进原子分子和凝聚态两个学科的发展,首先将原子分子理论和表面物理理论纳入理论物理学科的两个方向,利用理论物理是省级重点学科的优势,给它们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提高它们的学术水平,扩大学科的影响,为两个学科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对物理系其他专业,他也给予了大力支持。在担任系主任时,他在工作中充分发挥四位副主任的作用,让他们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让他们工作时心情舒畅,

1996年至2002年,鲁公儒担任学校副校长,负责科研和研究生等工作。为实现学校第八次党代会提出的高层次突破,他把工作重点放在硕士、博士学位点上。鲁公儒上任之初,全校只有物理系、化学系和自然辩证法研究所三个单位有六个硕士学位点。他先后到物理系、数学系、生物系、政教系、体育系、历史系、教育系、计科系等调研,与系领导和学术带头人座谈。研究各系的情况,鼓励他们练内功、补短板,有针对性地邀请专家讲学,推动开展学术交流等多项措施,加快学位点建设。鲁公儒还积极发挥他在学术界的影响,拜访学科评审专家,介绍学校各系的发展状况与特长,寻求他们的大力支持。工作中,鲁公儒不辞辛劳,一次次为师大全力以赴,最终取得了丰硕成果。到2002年他卸任时,我校的硕士点已近20个,从原来的3个单位扩展到10个系所都有了硕士授予权。

2002年,鲁公儒离开领导岗位以后,仍然以学科带头人的身份,为争取学校的博士授权单位和理论物理博士授权点而不懈奋斗。他不顾年事已高,不辞辛劳,在张献周院长的陪同下,北上去过北京、沈阳、长春、哈尔滨、大连,然后是石家庄、太原、西安、兰州、成都、呼和浩特,又南下武汉、广州,再去济南、南京、上海、杭州、厦门,前后去过30多个高校和研究所,遍访了100多位评审组专家,和专家们坦诚地交流、沟通,让他们了解河南师范大学、了解理论物理学科。终于为学校争取到了博士授权单位,为我校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2014年,他带的最后一名博士生毕业,他的教育生涯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几十载风霜雨雪,抵挡不住他的一腔热血。对鲁公儒来说,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争艳春满园。今天他的优秀学生遍布全国各地,为祖国的教育科研事业贡献力量。他既如严父般教育学生,又像慈父般关怀学生,赢得了学生们真心的爱戴。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鲁公儒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尽到了自己的责任,也获得了许多荣誉。1991年9月,鲁公儒被国家教委、人事部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获得“人民教师奖章”;1992年8月被人事部评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93年1月被河南省委、省政府评为“河南省优秀专家”;1996年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整理人:白润林 李诗蕊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名录1992年卷 第1分册》《河南师大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