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介绍

水产学院

发布者:招生办    发布时间:2025-06-06    浏览次数:109

学院介绍

基本情况

1984年,新乡师范学院生物系招收第一届水产专业本科生,2012年,河南师范大学水产学院成立。学院设有水产养殖学一个本科专业及水产养殖学-生物技术双学士学位复合人才培养项目,水产养殖学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及首批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学院拥有水产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和农业硕士(渔业发展)专业学位授权点,河南省水产一级重点学科,现为河南省水产学会理事长和秘书长单位。

师资力量

现有教职工71人,其中专职教师62人,教授8人、副教授32人,博士生导师8人,硕士生导师46人

水产类教育部教指委委员1人

中原千人计划入选者1人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岗位专家1人

河南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岗位专家2人

省优秀青年科技专家1人

省学术带头人1人

省科技创新杰出青年3人

省高校科技创新杰出人才2人

省创新型科技团队2个

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2个

科研平台

国家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河南鹤壁站(农田)

河南省水产动物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水产动物疾病控制河南省工程实验室

丹江口水库水域生态系统省级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水产养殖河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6个科研教学平台

优秀成果

5年来,共主持国家级项目40余项,省级重大、重点项目80余项,累计研究经费达4000余万元。

培养成效

学院与国内10余个省份的30多个科研生产单位建立了实习实训基地,与中科院水生所、中山大学、厦门大学、澳大利亚迪肯大学、美国奥本大学等国内外科研院所及高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8%以上,考研录取率稳定在60%以上,是中西部地区重要的水产高级人才培养基地。

本科招生专业

(一)水产养殖学专业

专业优势与特色

该专业创建于1984年,是河南省设置最早的水产养殖本科专业,2019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旨在培养适应市场经济建设需要的具备水产动植物增养殖、营养与饲料和病害防治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复合应用型水产专业技术人才。

核心课程

智慧渔业、养殖水化学、水生生物学、普通生态学、鱼类学、水产动物育种学、水产动物疾病学、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水产增养殖学、水产动物遗传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鱼类生理学、细胞生物学、生物饵料培养、鱼类免疫学、水产品加工与贮藏、水产品安全与质量控制、水处理原理与技术等。

就业前景

毕业生已成为内陆水产教育、科研、渔业行政管理、饲料和渔药生产等行业(部门)的骨干力量。

(二)水产养殖学专业(智慧渔业方向)

专业优势与特色

水产养殖学专业创建于1984年,是河南省设置最早的水产养殖本科专业,2019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水产养殖学智慧渔业方向,主要面向渔业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升级国家战略,聚焦物联网+渔业AI+水产大数据+养殖三大技术融合领域,培养掌握水产养殖学、信息技术与智能装备农工交叉融合的复合型人才。专业注重实践创新,配备智能养殖实验室及校企合作基地,开展无人机巡检、AI养殖模型开发等实训。

核心课程

 养殖水化学、水生生物学、鱼类学、水产动物育种学、水产动物疾病学、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水产增养殖学、遗传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鱼类生理学、智慧渔业、Python程序设计、物联网导论、大数据技术原理与应用、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

就业前景

毕业生兼具水产学科底蕴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可胜任智慧渔场架构师、水产算法工程师等新兴岗位。可在水产科技企业、渔业管理部门、科研院所从事智慧养殖系统设计、渔业大数据分析、智能装备研发等工作,助力渔业低碳高效发展。

(三)水产养殖学-生物技术专业(双学士学位培养)

专业优势与特色

为适应社会发展,培养复合型人才,2024年学院获批水产养殖学-生物技术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该项目立足内陆水产、面向全国,充分发挥专业交叉融合的优势,致力于培养具有扎实的水产和生物技术专业知识、绿色养殖理念和专业技能,能够在水产、生物医药、环境及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教育、科技开发、生产经营、管理等工作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农科交叉复合型人才。

核心课程

遗传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养殖水化学、鱼类学、水生生物学、水产动物营养与发酵饲料工程、鱼类增养殖学、水产动物分子育种学、水产动物疾病学、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细胞工程、蛋白质与酶工程、生化分离与分析技术

就业前景

水产养殖学-生物技术双学士学位结合了传统水产养殖与现代生物技术的交叉学科优势,毕业生具备跨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就业方向广泛且具有较高的竞争力。毕业生可胜任传统水产养殖或者渔业管理岗位,也可水产疫苗研发、水体修复等生物技术相关领域工作,也可从事海洋生物资源开发、智慧渔业与数字农业等新兴交叉领域工作。

优秀学子代表

袁梦迪

  女,中共党员,2023届水产养殖学专业学生,在校时曾任水产学院2019级年级团支书。在校期间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校“三好学生”、“三好学生标兵”、“模范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2023年考研至华南农业大学海洋学院。

汤一帆

   女,中共党员,2023届水产养殖学专业学生,在校期间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校“忠信德育奖”、“三好学生标兵”、“模范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2023年保研至中国科学院大学水生生物研究所。

陈玉环

   女,中共党员,2024届水产养殖学专业学生,曾任院学生会权益服务部负责人。在校期间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河南省优秀毕业生”、校“三好学生标兵”、校“文明学生”、校“优秀实习生”等荣誉称号。2024年保研至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田佳乐

   女,中共党员,2024届水产养殖专业学生,曾任年级团支书、年级长。在校期间获得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学生干部”、校“三好学生”“模范学生干部”“文明学生”“优秀团干”等荣誉称号。2024考研至南京师范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

优秀校友代表

成永旭

 1981年-1985年在河南师范大学生物系学习,1990年-1993年在河南师范大学水产养殖专业执教。现为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名2)等多项奖项。先后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和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上海市领军人才”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李文均

  1992年-1996年就读于河南师范大学淡水渔业专业,现为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B类)等。2014-2019连续5年入选由爱思唯尔(Elsevier)发布的中国高被引学者“免疫和微生物学”榜单,2020年入选“生态学”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