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展现中原儿女投身和谐社会建设的时代风采,讴歌我省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实践,进一步加强我校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工作,激发同学们投身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扩大社会实践的育人效果,校团委决定组织开展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摄影、征文及调研报告作品征集评选活动。
一、参加对象
所有参加集中组队实践和个人返乡实践的同学均可参赛。
二、作品的内容及标准要求
(一)摄影类作品
1.每个参赛者最多提交3张作品,每张作品电子版和冲洗版各一份。可以是通过社会实践过程中的团队活动精彩片断,突出团队合作精神的;也可以是展现当地独特的风土人情、当地人们的生活状态与精神状态,展现实践地日新月异的变化;还可以是展现团队成员或实践地人们的瞬间风采。
2.作品可以是数码相机拍摄,也可以是胶片拍摄,胶片作品请扫描以后上交电子版。作品长边需大于2400像素,彩色、黑白不限。冲洗版尺寸统一要求为八寸。所有参赛作品不得人工添加任何边框,不得添加包括签名在内的任何修饰。参赛作品可以使用数码技术修改制作,但是必须保持摄影类作品的基本性质。
3.参赛作品必须附上基本信息与作品说明,其中基本信息包括:拍摄时间、拍摄地点和标题;作品说明必须结合团队实践活动,反映作品的立意和拍摄内容,字数限定在150字~200字;胶片作品注明相机和胶卷型号,数码作品注明相机品牌和型号。
4.参赛作品导向正确,时代特色鲜明,富有现实意义。
(二)征文作品
征文比赛作品内容围绕“感知·感动·感悟”三个层次展开:
1.感知:通过接触社会,记录对社会现象的认识,对国情的了解。
2.感动:注重生活细节,体味炎夏实践,把实践过程中每一个令人感动的场景以文字形式记录下来。
3.感悟:将在参加实践的过程中,对人生的感触、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的体悟提升出来。
征文作品字数在3000字以内,内容真实,注明作者(院系班级、联系方式)。
(三)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必须紧扣主题,围绕形势政策宣讲、科技支农、企业帮扶、义务支教、法律援助、关注留守儿童、建设“和谐中原”等方面。论文内容要翔实,观点要鲜明,建议要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强,能够为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调研报告字数在7000字以内(格式见附件),上报文章请注明:实践团队、论文作者(院系班级、联系方式)、指导老师、实践时间和地点(放在文章最后);参加个人返乡实践的同学须注明论文作者(院系班级、联系方式)、实践时间和地点。社会实践调研论文要求实事求是,严禁出现论文不实或抄袭等情况。
以上三类作品均要求为2007年暑期社会实践过程中创作的作品。
三、奖项设置
校团委将组织相关专业老师组成评委会,分别对三类作品进行评审,评出优秀作品一、二、三等奖若干名,颁发荣誉证书。摄影类获奖作品将举办影展,征文和调研报告类获奖作品将编辑成册。
四、活动要求
1.请各分团委请各分团委收集整理好后将各类作品电子稿按照要求于
2.各分团委高度重视,落实专人负责,在规定时间内上报作品,以上内容将作为今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总结评比的参考依据。
附件:河南师范大学2007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调研报告、征文格式样本
共青团河南师范大学委员会
附件:
河南师范大学2007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调研报告、征文格式样本
题 目(二号、宋体加粗、居中)
——副标题(小三、宋体、居中)
XXX(单位名称、作者名称,小三、楷体、居中)
摘 要:(小四、黑体)(内容提要正文,小四、黑体)
关键词:(小四、黑体)(内容提要正文,小四、黑体,多关键词之间空两个字符)
正文(小四、宋体)
正文中结构层次序数分别表示为:
一、(第一层)(小四、黑体)
(一)(第二层)(小四、宋体)
1、(第三层)(小四、宋体)
如果内容只有两层时,第一层为“一、”,第二层为“1、”。
参考文献(小四、黑体、居中)
[1][国籍(若中国则不注明)]XX著:《文献》,XX出版社,2000版。(五号、宋体)
页面设置:1、A4纸型,每页24行,每行30个字。
2、左、右边距2.6厘米,上下边距约3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