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院部动态

院部动态

新联学院多措并举开展“无手机课堂”创建活动

发布时间:2019-03-28浏览次数:1656

为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新联学院在本学期积极响应学校号召,多措并举开展“无手机课堂”创建活动,倡议同学们“远离手机,聚焦课堂”,让课堂回归本真,持续提升学院的教学质量和育人成效。

  

告别手机控 清风教室行 教育科学学院积极推行“无手机课堂”活动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为进一步加强院系学风建设,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教育科学学院自3月起开始推行“放下手机,回归课堂”的无手机课堂活动。

活动开始以来,各年级、各班充分发挥主动性,学生干部之间相互协调,共同促进课堂管理工作,进一步确保“无手机课堂”落到实处,采取课前收手机或通知学生上课不带手机的方法,引导同学之间相互鼓励、彼此监督。学院党总支书记索岩以及各年级辅导员严抓落实,不定期深入课堂查看实施效果。

此次无手机课堂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学生自觉遵守课堂纪律和秩序,真正学会把握课堂时间,使学生逐渐摆脱对手机的依赖,不再成为“低头族”。今后,教育科学学院会继续加强无手机课堂活动的实施,不断促进优良学风建设,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新联学院 谷玉玲/文 李 娟/图)  

  

人文与艺术学院开展“无手机课堂”活动

  

为了进一步促进学风建设,强化课堂纪律,增强学生的文明修养及自律意识,人文与艺术学院自34日起,以“告别低头族”为目标深入开展“无手机课堂”活动,倡导广大同学摆脱手机依赖,全身心投入到课堂学习的环节中去。

为保证无手机课堂工作的有序进行,学院多次召开研讨会,并统一购置手机收纳箱,做到一班一箱。辅导员深入各班,广泛动员,并将此项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各班先后召开无手机课堂主题班会,加强教育引导学生干部切实负责工作落实此项工作。同时学院高效利用微信公众平台,进行无手机课堂的主题宣传,使更多的同学们了解并理解此项活动,促进工作开展。“无手机课堂”制度在人文与艺术学院各年级已全面实施。在执行此项工作的过程中主要采取小组管理制,以宿舍为单位,在上课前由宿舍长负责将本宿舍成员的手机集中收取并放置于班集收纳箱中。同学们之间彼此监督,彼此鼓励,认真学习,一同开启“无手机课堂”。

“无手机课堂”活动开展两个星期以来效果显著,课堂学习氛围明显提高,师生互动明显增加,越来越多的同学摆脱低头族。此次活动的实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帮助同学们摆脱“手机控制”。

人文与艺术学院将继续加强无手机课堂活动的宣传和动员,并进行相关的监察督查力度,使此项工作常态化地进行下去,规范课堂教学秩序,提高教学效果。

  (新联学院 孔 艺/文 李 娟/图)

  

把手机装入口袋 将知识装进脑袋 理工学院积极响应“无手机课堂”活动

  

良好的学风是学院的立校之本,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和听课效率是学风建设的关键环节。本学期理工学院积极响应上级号召,广泛动员学院学生积极参与“无手机课堂活动”。

为确保“无手机课堂”的顺利开展,理工学院从活动前期就组织辅导员、班级主要学生干部、学生代表进行广泛调研,讨论活动目的,研究可行性方案,针对之前个别试点班级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讨论。相关负责人员宣传“无手机课堂”的必要性,动员学生提升自制力,自觉遵守学校有关规定,促进“无手机课堂”活动的推广。自本学期起,“无手机课堂”在院系全面实施,各班集思广益,通过购置“手机袋”,设置“手机专座”等方式推动“无手机课堂”活动的开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今后理工学院还将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促进“无手机课堂”活动持续健康地开展。

(新联学院 赖小伟/文 韩尚宁/图)

  

经济与管理学院积极开展“无手机课堂”创建活动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为进一步加强学院学风建设,减少学生对手机的依赖,响应学校“无手机课堂”的倡议,经济与管理学院认真狠抓落实,积极引导学生“远离手机,聚焦课堂”,开展“无手机课堂”活动,活动成效赢得了任课教师和广大同学的全力支持和一致好评。

为确保“无手机课堂”活动的顺利开展,学院全体教师深入开展调研,认真听取任课教师及不同年级学生对活动开展的意见和建议,对建议分类汇总后,召开专题讨论会,从活动实施的目的、具体的举措、施行的难点分别进行分析和讨论,对课堂学习时间手机的使用和整体的课堂纪律进行量化打分,纳入到学年优秀班集体的考评中,真正做到“老师抓,学生做”。学院在进行制度化保障的同时,也充分考虑到手机收纳的问题,为此学院专门为各年级各专业准备手机收纳箱,为“无手机课堂”提供物质保障。学院呼吁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入党积极分子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以身作则践行“无手机课堂”活动,做到以点带面,全面覆盖。

活动开展两周以来,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学生课堂“抬头率”显著提升,听课效率也明显提高,有利于激发学生听课积极性和任课教师的讲授积极性,形成了教师愿意讲,学生愿意听的良好教学氛围。但活动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学生自觉性差,有一些学生在课间取回手机后便没有归还,在课堂上依然低头,由于无手机,极个别学生在课堂上说话聊天影响了正常的教课秩序。

学院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将全力解决出现的问题,持续跟踪检查,营造良好的课堂秩序,提高同学们的自我管理能力,促进班风、学风的建设,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新联学院 宋晓宝)

  

政法学院全面落实“无手机课堂”活动

  

为深入贯彻学院要求,还原课堂教育模式,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政法学院全体师生积极响应学院号召,拒绝手机进课堂,统一发放储物箱,大力推进并落实无手机课堂工作的进行。

311上午,政法学院党总支书记刘擎和各年级辅导员对无手机课堂的落实情况与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了检查,对学生在无手机课堂中表现出来的昂扬向上的状态给予充分的肯定,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刘擎提出无手机课堂要注重数量和质量,注重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让大家充分理解无手机课堂带来的长远利益,以无手机课堂为起始点,逐步推行更多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政策方案,让大学真正成为学生成长进步的地方。

政法学院历年来坚持贯彻对学生负责、对教学负责、对教育负责的宗旨,此次无手机课堂活动的落实,有利于学生真正做到放下手机,回归课堂,促进文明课堂的形成,良好学风的养成。

(新联学院 席 玮/文 丁 楠/图)

  

让手机休息 让课堂回归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深入推进“无手机课堂”活动

  

优良的学风是激励学生奋发向上、努力成才的精神力量,是学校提高育人质量的重要保证。为了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着力整顿课堂秩序,严格课堂教学纪律,从34日起,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开始全面实行落实推进“无手机课堂”活动。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各专业各班级实行统一管理,将手机放置到专门的手机收纳袋点,鼓励学生上课不玩手机,做到专心致志、认真听讲。学院对此次活动高度重视、广泛动员、周密部署,活动得到了师生的积极响应和广泛好评。

此次“无手机课堂”活动有利于督促学院学生实现从“低头族”到“抬头族”的转变,使学生真正认识到课堂的重要性,为加强学院学风建设打下坚实基础。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会在以后的活动中更加认真、严谨,将无手机课堂活动变成常态化。

(新联学院 刘雷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