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下午,应文学院邀请,复旦大学古籍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刘晓南在崇文楼二楼会议厅作了题为《从韦刘之争看古音类与音值研究》的学术报告。学院相关领域教师及部分学生到场聆听了本次讲座。
刘晓南从古代学者刘熙、韦昭关于“车”字的读音争论切入,详细解读了各朝代相关领域学者对于“韦刘之争”的观点与新发现,并在比较大量文学史料后得出“刘熙说明上古鱼部的归字,韦昭点明上古鱼部的音值”的观点。刘晓南表示从“韦刘之争”的研究中可见实际问题的解决与学术研究的进展密切相关,研究者应充分利用后代古音系研究、古音的构拟以及音理的阐发,帮助自身更为合理地解释“车”字的二读成因。
讲座结束后,刘晓南同到场师生进行互动,就有关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现场气氛活跃。
专家简介:
刘晓南,复旦大学古籍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流动站专家组成员。兼任国家社科基金评委,教育部学位中心专家库成员。长期从事汉语史、音韵学研究,特别是语音史、历史方言学研究。《古汉语研究》《中国语言学》《励耘语言学刊》等杂志编委。曾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2项,出版学术专著《宋代闽音考》《宋代四川语音研究》等多部,主编《音韵学读本》《音韵学教材》等教材。在《中国语文》《方言》《古汉语》等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
(文学院 王周奕/文 陈雯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