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晚,应文学院邀请,西南民族大学教授徐希平在崇文楼一楼报告厅作了题为“从中原到西南:杜甫与中华文化的融合”的学术讲座。学院相关老师及部分同学到场聆听讲座。
学院教授周相录对徐希平的到来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徐希平的教学经历。徐希平从“草堂”杜甫入手,讲解了成都对杜甫诗歌创作的重要影响,并从杜甫的性格与形象、精神内涵和影响等方面深入解读了杜甫其人。随后,徐希平表示,四川成都不仅为杜甫创作提供了创作基础,更为杜甫诗集整理传播和弘扬作了巨大贡献。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诗人之一,杜甫精神与诗歌成就具有“集大成”的特点。徐希平以著名画家蒋兆和以自画像描摹杜甫形象一事将讲座推向高潮,通过严谨的史料分析叙述了历代诗人对杜甫诗歌的接受。
讲座之后,徐希平与现场师生进行互动,提出了有关对杜甫诗歌理解的感受和想法。同学们纷纷表示,通过本次讲座能深入了解杜甫与中华文化融合的精髓,直观感受杜甫的经历与精神对创作诗歌的重要意义,激发同学们对中华诗词文化的研究兴趣。
专家简介:
徐希平,西南民族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四川社科重点基地杜甫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兼任中华文学史料学会民族文学研究分会会长,四川杜甫学会副会长,四川李白学会副会长,《光明日报》“文学遗产”研究院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务院侨办“文化中国名家讲坛”主讲专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多项,出版《笳吹弦诵传薪录——闻一多罗庸论中国古典文学》《李杜诗学与民族文化》等专著5部,发表论文100多篇。
(文学院 程佳钰/文 许冰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