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院部动态

院部动态

【专题】党委宣传部开展“校媒成长计划”系列活动

发布时间:2021-06-01浏览次数:1352

党委宣传部开展“校媒成长计划”——新闻专场培训会


66日上午,我校在勤政楼第四会议室开展“校媒成长计划”大学生记者团新闻专场培训会,中国教育报总编室副主任担任主讲我校党委宣传部大学生记者团部分人员,新媒体协会摄影骨干及校内各单位负责新闻宣传学生骨干近二百人参加此次培训。培训会由校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冀虹飞主持。

中国教育报总编室副主任余闯以“我的新闻三部曲——兼谈教育新闻线索捕捉与写作”为主题,将培训内容分为“自身生涯”和“新闻写作”两个方面,在自身生涯方面,他从“大学四年”切入,表示自己也并非是天生的新闻人,需要后期的积累和沉淀。余闯谈到自己在上海三年的求学及校园宣传工作经历、北京的工作实践时,他提到实践学习中积累的知识是成功的基础,而在这个基础上还需要良师益友的指点和把握良好的时机。余闯指出,学生身处大学时期,应该借此学习的阶段,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为以后走向社会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在新闻写作方面,他从“认清形势”引出话题,以中国教育报在疫情及“十三五”收官期间对于战疫和脱贫两大主题的重点报道为例,表示新闻工作者应该跟随时势的变化有选择、有重点的进行报道。此外,他并从“新”“贴”“实”三个方面解读如何捕捉新闻线索,建议在新闻写作时选择新颖的新闻题材及新闻角度,贴近宣传工作和读者的需要,采用充实的做法和写法。

在讲座的互动阶段,余闯就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详细回答,建议学生在采访中,可以适当根据采访内容说一些冷笑话,拉近与被访者的关系,减少距离感,避免被访者机械的回答。

(大学生记者 李家琳)


党委宣传部开展“校媒成长计划”——新闻策划专场培训会



“全媒体融合下如何打造教育IP,抢占流量先机?”5月29日上午,党委宣传部“校媒成长计划”——新闻策划专场培训会在勤政楼第四会议室举行。河南广播电视台新闻部时政记者孙旭担任主讲,党委宣传部大学生记者团部分成员,新媒体协会摄影记者、广播站部分成员及各单位负责新闻宣传学生骨干近200人参加此次培训。培训会由党委宣传部新闻宣传科科长刘吉磊主持。

孙旭分别从新闻宣传工作中如何明确学校定位、如何认清对内和对外宣传的受众、如何明确新闻宣传目的等三个方面,解读了作为地方性师范大学如何在全媒体背景下抢占流量的先机,打造有自身特色的教育IP的具体途径。她从河南卫视的“唐宫夜宴”爆红网络引入,建议我校应该把握住“学风”“非遗活动”“思政课”“热门学科”等特色标签,在常规报道之外发现亮点,进行有意义的宣传活动。她强调,宣传工作要“放眼全国”“立足本省”“着眼当下”和“共享发展”,通过全局思维,直面对短板和强化优势,在重视互动和民意调查的基础上,不断打造属于自身特色的教育IP。

在讲座的互动环节,孙旭就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回答。她表示,我校大学生通讯社、广播站和电视台等校媒平台组织在打造有特色的的教育IP过程中应该各司其职,加强交流合作,共同构建一个具有影响力的高校媒体平台。

(大学生记者 李家琳 陆张越)


党委宣传部开展“校媒成长计划”——新闻专场培训




5月23日晚,我校“校媒成长计划”新闻专场第一场培训在勤政楼第四会议室举行,文学院副院长屈会超担任主讲人,为百余名学生作题为“高校新闻写作的一二三四策略”讲座。本次讲座由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冀虹飞主持。

屈会超从新闻写作“两个区分”的策略讲起,对宣传与新闻、内宣与外宣作了区分,着重指出宣传是平台强硬将文稿内容灌输给读者,而新闻在于呈现,至于读者接收与否,则取决于文稿内容是否有价值。大学生记者在写文章的过程中要减少宣传的语句,避免拉低新闻的层次,要采用策略“用新闻的方式做宣传”,让内容偏向纪实性的呈现。针对新闻的具体写法,他提出了“三个具体建议”,一是普遍适用的三段叙述法。二是五段情景法,在开头运用直接引语增强现场感,将读者带入新闻情景之中,再回归事件,呈现新闻的基本要素,进行具体的阐述与描写。三是深入专题法,专题文章的写作不仅仅是简单地纪实,要写出深度,从活动中挖掘足以吸引读者的亮点。将“引语”“背景”“叙述“描写”这“四个因素”穿插于文章内容之中,让文章有一定价值,能够吸引读者。他指出,在实际的新闻写作之中,既要掌握写作方法与技巧,以把新闻写好,又要勤学苦练,把新闻写深。培训末尾,他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了解答。

此次校媒成长计划旨在提高大学生记者团的业务素质,有利于帮助大学生记者团进一步提高工作技能,更好的为师大新闻宣传工作服务。

(大通社 岳 嵩/文 大学生记者 冯 硕/图)


党委宣传部开展“校媒成长计划”——新媒体和摄影工作专场培训




515日上午,党委宣传部校媒成长计划——新媒体策划与制作、新闻摄影专场培训分别在平原楼108报告厅、商学院119报告厅举行,党委宣传部原图文采编科科长刘海燕、学生处思想政治教育科副科长陈辉担任主讲。各单位通讯员、新媒体运营负责人、学生摄影骨干近200人参加此次培训。培训会分别由党委宣传部副部长肖亮亮、综合科科长李建华主持。

刘海燕“数码相机的操作及新闻摄影”为题,结合自身多年工作经验,通过校园新闻热点和经典摄影案例详细讲解了数码相机的操作、数码相机的设置、不同场景的拍摄手法及新闻摄影中需注意的问题等基本知识。陈辉以“校园新媒体的定位、内容和运营”为主题,分别从树立差异化品牌、设计创意作品、培养媒体品质、跟踪热点事件等方面讲解了打造优质校园新媒体平台关键要素,并强调运营者要重视作品内容建设,通过个性定制等方式提升作品传播度。

此次培训促进了校内各新媒体平台运营者业务水平和新闻摄影基本技巧的提升,拓宽了校内新闻宣传工作者的视野和思路,为有效提高各单位宣传工作水平奠定了良好基础。

(大学生记者 陈玲玲 李欣悦/文 张梦琳/图 )

 

 宣传部举办“校媒成长计划”系列首场活动——大学生记者团摄影专场培训



5月9日下午,“校媒成长计划”系列首场活动——大学生记者团摄影专场培训在我校勤政楼第四会议室举行,河南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李为群,焦作市摄影家协会副会长、河南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梁婷婷应邀来我校讲学。我校党委宣传部大学生记者团摄影部全体人员,新媒体协会摄影骨干及校内各单位负责网站新闻图片、新媒体图片拍摄与制作的学生摄影骨干近二百人参加此次培训。培训会由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冀虹飞主持。

梁婷婷以“校园文化摄影攻略”为题,从摄影的诞生与发展读取时代的信息,从拍摄信息到解读信息,校园文化的拍摄要点和日常拍摄构图技巧和方式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讲解,提出了拍摄应以技术为内核,用摄影语言表达场景氛围,并详细讲解了校园风光和校园新闻的拍摄技巧,同时围绕中心点构图、曲线型构图、九宫格构图等拍摄角度讲解了构图技巧。李为群通过具体的摄影作品深入剖析了拍照时应注意的问题,并运用现场的实际场景为观众示范正确拍照规则。在校园摄影方面,他着重讲解了一年四季校园风光、会议、合影等不同场景的拍摄技巧与实战经验。他指出拍摄时应焦点明确,纵深清晰,画面均衡,视觉稳定,并就相机参数在各个场景的应用给予了相应的建议。讲座结束后,李为群就同学们的相关问题进行了专业解答,现场气氛热烈,与会师生受益匪浅,并表示在今后的拍摄中要灵活运用今日所学知识。

近期校党委宣传部启动了“校媒成长计划”系列活动,旨在通过一系列专题培训提升校内新闻宣传各平台师生新闻写作、摄影摄像、新媒体策划与制作、短视频制作等各项业务能力,打造高效多维的融媒体传播矩阵,进一步提高我校新闻宣传的质量,提升学校的知名度、美誉度和社会影响力。

(大学生记者 史君怡 姚鑫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