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文学院于4月23日晚在崇文楼一楼报告厅举行“红色经典”分享会,学院文学党支部书记周惠副教授作了题为“传奇不奇:《白毛女》的‘修炼’术与‘进阶’史”的学术报告。此次报告会是文学院“悦读红色经典 培育时代新人”系列讲座的组成部分,学院近百名学生参加。
周惠从“白毛女”故事的前世今生出发,介绍了仙姑传说的六种来源,以及在此基础上演绎而成的歌剧、电影、京剧、舞剧等四种经典形态。关注点与阐释视角的不同,造就了经典的版本差异。仙姑传说作为文学素材,内蕴着多种叙事可能,最终形成“旧社会把人逼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这一主题,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白毛女》之所以成为流传广泛的经典,民间因素的介入是一个重要原因。这不仅表现在音乐形式上的民族化,还包括故事内容上对民间习俗、民间道德、民间故事等要素的借鉴。翻身到翻心的革命叙事,旧社会到新社会的结构对照,“声”之艺术到民之胜利的全面进阶,铸就人民文艺的精神内核和中国气派。
周惠结合当今有关《白毛女》的误读,鼓励同学们善提问、多反思,养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同时,充分认识红色经典的时代价值,发掘其内蕴的精神资源,以经典涵养情操,增长见识,提升认识,做红色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
(文学院 荆恒磊 王晓倩/文 蒋欣雨/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