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师大新闻1

师大新闻1

我校在植物抗病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发布时间:2025-04-27浏览次数:866


近日,我校生命科学学院马建辉教授团队在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植物生物技术》)上发表题为Verticillium dahliae effector Vd06254 disrupts cotton defense response by interfering with GhMYC3-GhCCD8-mediated hormonal crosstalk between jasmonic acid and strigolactones的研究论文。我校马建辉教授,2022级硕士研究生姜帆和于妍为共同第一作者,中棉所助理研究员刘理森等为共同通讯作者。

由大丽轮枝菌引起的棉花黄萎病是棉花生产上的头号病害,被称为棉花的“癌症”,严重威胁棉花生产。鉴定大丽轮枝菌潜在的致病因子并解析其操纵寄主免疫的致病机制,可以为棉花抗病育种改良提供重要分子依据,并为抗病生物育种创造宝贵的材料。

该研究发现Vd06254是大丽轮枝菌的毒力所必需的效应因子,其表达增强了大丽轮枝菌对棉花侵染。Vd06254可直接与棉花中茉莉酸信号通路核心转录因子GhMYC3互作,促进GhMYC3对下游独脚金内酯合成基因GhCCD8的抑制作用,导致独脚金内酯合成减少,破坏了独脚金内酯介导的黄萎病抗性。当Vd06254缺失时,GhMYC3对GhCCD8的抑制作用减弱,高表达的GhCCD8促进独脚金内酯的合成。同时,GhCCD8以负反馈的方式上调GhMYC3的表达增强棉花对黄萎病的抗性。结果表明,GhMYC3和GhCCD8是Vd06254发挥毒力作用所必需的寄主靶标,Vd06254干扰GhMYC3-GhCCD8模型调控的茉莉酸与独脚金内酯激素稳态,从而破坏棉花对黄萎病的抗性。本研究为解析大丽轮枝菌侵染寄主期间防御和反防御相互作用提供新的见解。

论文链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111/pbi.70098 

(生命科学学院 马建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