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师大

  • 鲁公儒,男,汉族,辽宁省人,1943年10月出生。河南师范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物理学会理事、中国高能物理学会理事、中国物理学会教学委员会委员、河南省物理学会理事长、河南省优秀专家。鲁公儒承担了“Technicolor理论的唯象研究与粒子的探索”“人工色理论与顶夸克物理”等多项科研项目,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了60多篇论文,创立了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半单复合模型理论,两次获得省自然科学论文二等奖,并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获人民教师奖章,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等。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晚秋,鲁公儒出生了,走过东北的雪地,踏入辽阔的中原。从选择物理开始,无论在哪,他总是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始终走在中国物理研究的前沿,向着自己心中的物理梦不断前行……1978年,鲁公儒以优异的成绩考取新乡师范学院理论物理专业,1981 年毕业,后又获得四川大学理学硕士学位。研究生毕业后,鲁公儒开始从事理论物理科研工作,研究领域为“大统一理论”“复合模型理论”“标准模型的精确检验”“CP 破坏与B物理”及“TC 理论与唯象研究”。在当时物理学界百废待兴的情况下,鲁公儒的研究走在学术前沿
    2023-07-26
  • 【编者按】2023年我们即将迎来百年校庆。百年师大铸辉煌,一代代师大人为学校励精图治、砥砺前行;百年师大正青春,一个个师大人为学校奋勇争先、出彩添彩。迎接百年校庆,奋力创建一流,学校的光荣与梦想,离不开每一位师大人的倾情奉献。为进一步选树先进榜样,鼓舞师生斗志,凝聚师大力量,校园网特推出“竞相出彩献百年”栏目,讲述师大人出彩故事,展现百年师大卓越风采。 张深松,男,汉族,1936年11月出生,河南扶沟县人,中共党员。1961年毕业于新乡师范学院化学系,现为河南师大化学系教授。曾获河南省优秀专家、河南省高校科技活动先进工作者、新乡市先进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2019年荣获“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张深松幼时曾随母亲经历过8年离井背乡、流浪乞讨的艰难生活,他仍抓住了读书这根通向光明的绳索。解放后,他获得了接受教育的机会,并且一直积极向上、热爱生活。在这段宝贵的读书时光中,张深松刻苦努力,通过不断沉淀自己来改写命运。在许昌读高中时,张深松和化学便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以一个农民的儿子的朴素感情爱上了化学,幻想着能有一天在工厂里将空气和水通过光合作用生产粮食,实现“农业工业化”。这
    2023-07-20
  • “我们要走自己的路,不能走别人的老路,要有开拓精神与创新精神。”如今,已经60岁的姬生栋是一名扎根科研与教学一线长达38年的老教师。从田间地头到实验室再到三尺讲台,他以解决国家粮食安全为己任,带领团队在水稻育种方面屡创佳绩;他恪守“培养时代新人”的铮铮誓言,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使命与担当。不待扬鞭自奋蹄1963年,姬生栋出生在焦作市沁阳县的一个农村家庭中。少年在这片古老而厚重的黄土地上的生活经历,至今仍在他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烙印。当时,农业机械化程度与粮食产量较低,并且国家提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于是,姬生栋每天早早去学校上学,经常一到放学就跟着家长到生产队参加劳动、挣工分。正是这段少年时的劳动经历,让姬生栋真正体会到了“头顶火鏊战三夏”农民的艰辛与农村的贫穷,他渐渐萌生了“让粮食高产,让百姓享福”的念头。“为了摆脱贫困,过上好日子,我必须努力奋斗。”他说。艰难的生活磨练了他的意志,激励着他去拼搏奋斗,更养成了他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的精神品格。“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可以大有作为的天地。”姬生栋认为,只有用勤劳的双手,播下希望的种子,才能获得丰硕的成果。田间的辛苦劳作并没有令他颓丧,反而激发了
    2023-06-24
  • 【编者按】总有一群人,在凌晨默默起床,在黑夜深深守护;总有一些事,温暖你我的心,给我们接续奋斗的力量和勇气。每个人都是一道光,哪怕微微的,聚在一起就能点亮整个星空。每个人都了不起,只有你我共同努力,才能迎来师大更加美好的明天。为进一步讲好师大故事,凝聚学校正能量,校园网特推出“师大微光”栏目,记录凡人微光,传递温暖力量,点赞平凡中的不平凡。 “快乐运动,健康生活。”这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我校“金色梦想·情暖童心”志愿服务团队一直秉持的团队理念。这支由我校体育学院研究生党员、本科生党员、优秀志愿者组成的教练队伍成立于2020年9月。该团队通过各类运动项目和游戏活动进入师大附小、幼儿园课堂、社区、村镇学校等,开展有针对性的体育公益专项训练活动。团队成员积极响应“体育强国”目标,发挥专业特长提升青少年身体素质,深刻践行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将温暖洒遍牧野大地。情暖童心志愿育苗“用手垂直向上抛球,待乒乓球下降后击球使球先落在我方球台,再挥拍使球落到对方球台即为发球成功。”公益课堂上,教练一边介绍乒乓球的发球方法,一边向同学们进行示范。这是我校“金色梦想·情暖童心”志愿服务团队
    2023-06-12
  • 【编者按】2023年我们即将迎来百年校庆。百年师大铸辉煌,一代代师大人为学校励精图治、砥砺前行;百年师大正青春,一个个师大人为学校奋勇争先、出彩添彩。迎接百年校庆,奋力创建一流,学校的光荣与梦想,离不开每一位师大人的倾情奉献。为进一步选树先进榜样,鼓舞师生斗志,凝聚师大力量,校园网特推出“竞相出彩献百年”栏目,讲述师大人出彩故事,展现百年师大卓越风采。蔡昆(1932-2014),1932年10月生,河南商丘人,1955年河南大学化学系毕业,中共党员。中国化学会原理事,河南省化学会原常务理事兼有机化学专业委员会主任。曾任河南师大化学系主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河南省优秀专家,河南省优秀科技工作者。主要从事有机化学领域的研究,全国教育劳动模范,首批省管优秀专家,1991年开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蔡昆自幼勤奋好学,为早日成才,他用八年半时间读完小学到高中的全部课程,大学阶段又提前一年修完学业并留校工作。同龄人玩乐之时,他便已早早确立了自己的前进方向——自然科学领域研究。留校工作之后,他又攻读了博士学位,于1961年元月从苏联敖得萨大学化学系有机化学专业毕业。随后
    2023-06-06
  • 【编者按】2023年我们即将迎来百年校庆。百年师大铸辉煌,一代代师大人为学校励精图治、砥砺前行;百年师大正青春,一个个师大人为学校奋勇争先、出彩添彩。迎接百年校庆,奋力创建一流,学校的光荣与梦想,离不开每一位师大人的倾情奉献。为进一步选树先进榜样,鼓舞师生斗志,凝聚师大力量,校园网特推出“竞相出彩献百年”栏目,讲述师大人出彩故事,展现百年师大卓越风采。“点燃青春的火炬,开启智慧的宝藏,背负民族的希望,谱写人生的华章……”悠扬的校歌从入校回荡至离校。来时是夏,去时也是夏,一张毕业照定格四年的光阴与喜乐。别样青春,由逐梦者书写轨道;花样年华,由奋斗者绘就色彩。回头看看一起走过的路,一路捡拾记忆的碎片,思绪在心中翻涌……深埋理想,锦绣青春“不知不觉中,我在师大度过的日日夜夜已渐渐沉淀在记忆里。”回想起四年大学时光,2019级化学化工学院学生王新雨感触颇深,上课路上匆匆吃下的早餐、熬夜学习工作的夜晚、一起手忙脚乱赶实验的日子、勤政楼旁银杏树下的笑声……一幕幕的场景就像一张张绚烂的剪贴画,串连成一部即将谢幕的电影,记录着她的青春和过往。重回首,去时年,揽尽风雨苦亦甜。去年,王新雨推免直博至复旦大
    2023-06-06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