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1

  • 10月29日下午,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李宗江教授应邀做客“卫风讲堂”,于崇文楼二楼会议室为文学院师生代表作题为“项目申报的选题与注意的问题”的讲座。讲座由文学院副院长屈会超主持。讲座伊始,李宗江从树立正确的项目观、慎重选题、认真填表和防止失败带来的负面情绪等四个方面介绍教师在申报国家项目需注意的几个问题。以自己的申报经历与感受为引,李宗江提出要正确处理好项目与科研的关系,申请国家项目时要考虑到项目对研究的支持作用。他表示,应该将“三个需要”和“三个导向”分别作为项目选题的出发点和发现有价值问题的指南针。随后,他以语言学科领域为例,与在座师生分享了自己观察到的在国家社科项目申请中常见的重视角度和入选课题。在认真填表方面,从课题名称、课题设计论证到研究基础,他一一详细作出具体阐释和说明。他强调,心态是影响国家社科项目申报的一大重要因素,要防止挫折带来的负面影响,培养良好的心态。在讲座互动环节,李宗江就文学院教师的项目选题进行了指导,并就老师们提出的项目问题进行了耐心细致地解答。屈会超对李宗江的分享表示感谢。他指出,李宗江教授的讲座给老师们的项目申报提供了很好的建议,讲座涉及的问题
    2023-10-30
  • 报告人:湖南大学程山副教授报告名称:From pion to dipion light-cone distribution amplitudes and the phenomena报告时间:10月30日16:30报告地点:物理南楼511报告人简介: 程山,湖南大学副教授,岳麓学者。2015年在南京师范大学获得理学博士学位,随后在德国锡根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18年入职湖南大学,历任助理教授、副教授。致力于在味物理领域中开展标准模型精确检验的研究,目前的研究兴趣集中在CP破坏、重夸克弱衰变唯象学和轻强子(系统)内部结构的描述。
    2023-10-30
  • 报告人:中山大学欧阳钢锋教授报告名称:碳基量子点材料在环境污染物检测分析中的应用报告时间:10月30日9:00报告地点:实训楼1509会议室报告人简介: 欧阳钢锋,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中组部国家“万人计划”入选者,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广东省“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现任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环境化学研究所所长,微萃取与分离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环境与能源化学广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主要从事环境分析化学、微萃取技术基础理论与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包括水分析技术、动植物活体检测技术以及医学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包括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重大科研仪器专项、国家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在Chemical Review、Nature Communication、Environ. Sci. Technol.等国际刊物上共发表SCI论文200余篇,入选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主编中英文专著各1部,参编英文专著3部。担任国际期刊Trends Anal. Chem
    2023-10-30
  • 10月28日上午,中国传媒大学姚喜双教授应邀做客“卫风讲堂”“百年华诞·学术专场”,在求是东楼模拟法庭为文学院师生作题为“声音中的党史——毛泽东诗词赏析朗诵”的学术讲座。讲座由河南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马治军主持,学院二百余名师生参与学习。姚喜双回顾自身从播音到语言文字研究的职业生涯,以播音员的一线视角分享赏析的方式与朗诵的技巧。他高度认同毛泽东诗词在党史中的重要地位,在毛泽东诗词中探寻新中国革命历程的重大时间节点。姚喜双从“以人民为中心”的主语设定、奋发向上的斗争精神与大气磅礴的诗词风格三个方面赏析毛泽东诗词的内涵,以《七律·和柳亚子先生》为例,联系诗歌创作背景,代入式剖析诗词反映的画面美学。通过现场朗诵《水调歌头·游泳》等近四十首毛泽东诗词,他反复对比错误案例与优秀示范之间呈现出的反馈差异,提出学生朗诵作品中语言松散、重点过多及感情表面化等问题,强调朗诵要基于作者创作的情感初衷,明确诗句内部联系,注意划分逻辑主次与时态变化,以观众听觉语法系统为核心的表达依据。马治军在总结中对姚喜双教授的报告表示衷心的感谢。他表示,姚喜双为师生带来了一节高水平的国家级精品课,通过丰富的朗诵实例
    2023-10-29
  • 10月28日下午,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思政名师大讲堂在文昌楼214室举行,第二讲学院邀请河南省骨干教师梁淑青老师作题为《核心素养下的单元整体教学实践》的学术报告,省内外基础教育专家、一线教师百余人与学院师生线上线下积极参加。学院副教授高斐担任主持人。讲堂伊始,梁淑青立足于新版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通过对传统课时教学弊端的分析,向大家讲述了单元整体教学的特点,并利用微型课向大家解释了合作探究、启发式教学、情感升华等教学方法的使用,以及如何从过程性评价和作业评价两方面进行学习评价,引导大家重视对教材资源的研究与利用,使大家直观感受到单元整体教学的思维逻辑和授课魅力。随后,她通过对复习课和时政专题复习课的教学展示,使大家对教学设计分析以及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策略有了更加深入地了解和认识。最后,她向大家谈论了自己对单元整体教学实践的认识,并希望学科教学(思政)专业学生关注主流价值媒体的时政新闻,提高自己的学科素养,做好成长规划,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思政教育事业中。活动过程中,梁淑青积极与在场学生进行互动,现场氛围轻松活跃,与会师生纷纷表示受益匪浅。高斐提出,梁老师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和紧跟时事
    2023-10-29
  • 10月28日下午,北京邮电大学张虎副教授应邀为物理学院师生作了题为“大容量模分复用光纤通信系统中的关键器件”的学术报告,学院相关专业教师、研究生和本科生参加了此次报告。随着人们对数据流媒体的巨大需求,如何增加通信系统的信息容量便成了光通信领域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张虎副教授结合该领域前沿进展,为大家介绍了利用光波的空间维度作为信息传输通道的模分复用方案,并从光纤中多模式的特点出发,讲解了合理设计弱耦合光纤、高增益及低差分模增益光纤放大器等关键器件的技术。通过张虎老师深入浅出、细致认真地介绍,学院师生对于如何增加光纤通信系统的容量、如何实现远距离信息传输以及简化接收端信号处理复杂度等关键问题有了清晰的认识,拓宽了相关方向的研究思路。报告结束后,张虎副教授就与会师生提出的相关问题给予了耐心细致的解答,并展开了深入交流与讨论。专家简介:张虎,北京邮电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光学学会会员,美国光学学会会员。北京邮电大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博士。主要从事空分复用技术,高速光通信器件,特种光纤等方面的研究,发表在包括Optics Letters、Optics Express、IEEE Photonic
    2023-10-29
  • 10月26日,应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的邀请,郑州大学博士生导师刘瑞芳教授为学院师生作题为“Spectral Turán-type problems of graphs”的线上学术报告,相关专业教师和硕士研究生20余人参加此次报告。本次报告主要介绍了广义Turán型极值问题中关于无符号拉普拉斯谱半径的相关问题。刘瑞芳首先介绍了广义Turán型极值问题中的相关概念。接下来,她详细介绍了无符号拉普拉斯谱极值问题的研究进展,并引出了本次报告的主要问题:在阶数固定或者边数固定且禁用三角形的非二部图中,刻画无符号拉普拉斯谱半径达到最大的图;在阶数固定或者边数固定且禁用短奇圈的非二部图中,刻画无符号拉普拉斯谱半径达到最大的图。最后,刘教授给出了一些针对无符号拉普拉斯谱极值问题的新的研究方法,并详细讲解了上述结论的证明思路。报告结束后,刘瑞芳老师对师生提出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细致的解答。专家简介:刘瑞芳,郑州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10年博士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优青基金获得者,现任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图论组合及应用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运筹学会常务理事。主
    2023-10-27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