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1

  • 报告人:华东师范大学孙有平 教授报告名称:青少年健康训练的理论与方法报告时间:2023年10月20日 8:00报告地点:体育学院学术报告厅
    2023-10-17
  • 报告人:沈阳体育学院常波 教授报告名称:论文写作的思维逻辑与构思报告时间:2023年10月24日 14:30报告地点:体育学院学术报告厅
    2023-10-17
  • 报告人:华东师范大学董翠香 教授报告名称:基于体育课程育人价值的课程教学案例评析报告时间:2023年10月26日 8:00报告地点:体育学院学术报告厅
    2023-10-17
  • 报告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童玉芬 教授报告名称:论文写作的选题、论证与结论报告时间:2023年10月21日 15:00报告地点:社会主义事业学院5楼会议室
    2023-10-17
  • 报告人:中国人民大学陈卫 教授报告名称:人口学CSSCI期刊选题方向及写作热点报告时间:2023年10月23日报告地点:社会主义事业学院五楼会议室
    2023-10-17
  • 报告人:河北大学王金营 教授报告名称: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机遇与挑战报告时间:2023年10月21日 9:00报告地点:社会事业学院5楼会议室
    2023-10-17
  • 10月16日,应生命科学学院邀请,南京大学吴稚伟教授在生物东楼学术报告厅作题为“CD4特异性VHH单克隆抗体高效、广谱抑制HIV-1及作用机制”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生命科学学院院长余国营主持,全校师生100余人参加。吴稚伟就VHH的建库、克隆淘选、功能性筛选、亲和力和生物学活性评价以及工程化改造进行介绍,发现VHH的中和活性与其结合CD4能力呈现高度一致性,阐述了Nb457中和活性的机制,即Nb457与CD4的结合诱导了CD4的构象变化,抑制了HIV Gp120和T细胞CD4的结合。该单域抗体具有巨大的临床应用潜力,为解决HIV耐药带来新希望。会后,吴稚伟教授与参会师生就相关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与交流。专家简介:吴稚伟,博士,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公共健康医学中心主任,生命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纽约大学客座教授和英国南汉普顿大学兼职教授。担任WHO性传染病、生殖健康指南制定小组委员,美国MPTi指导委员会委员,以及若干国际主流学术期刊副主编、编辑。研究领域:RNA病毒感染病理、病毒宿主相互作用、抗病毒免疫以及细胞外囊泡在病毒感染和传播中的免疫调控。发现了HIV-1膜蛋白V1V
    2023-10-17
  • 10月15日下午,内蒙古大学赵振兴研究员应邀为物理学院师生作题为“Baryons in the light-front approach: The three-quark picture”的学术报告,学院相关专业教师、研究生和本科生聆听此次报告。目前实验上发现了很多重子态,寻找和研究重子以及进行理论研究是当今粒子物理的热门课题。赵振兴研究员围绕构建重子的三夸克图像展开报告,首先阐明了三夸克图像和diquark图像之间的关系;接着介绍了构建三夸克模型时遇到的问题,并指出这种方法能够推广到多夸克态;随后详细介绍了如何建立一个统一描述多夸克态的理论框架,并得到一个新的、改进的重子内插流的定义;最后展望了重味重子物理领域的挑战和机遇。赵振兴研究员的报告内容丰富,讲解细致认真,加深了与会师生对重味重子研究的认识,拓宽了研究思路。报告结束后,赵振兴研究员就与会师生提出的相关问题给予耐心细致的解答,并展开了深入交流与讨论。专家简介:赵振兴,内蒙古大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19年9月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获物理学博士学位。2019年10月加入内蒙古大学。主要研究方向是重味物理和非微扰QCD。目前,主要
    2023-10-16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