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1

  • 报告人:阿尔伯塔大学王晓磊教授报告名称:Rechargeable Aqueous Zinc-Ion Batteries and Supercapacitors报告时间:7月18日 8:00报告地点:化学北楼N102室
    2023-07-17
  • 7月10日,音乐舞蹈学院开展“百年华诞·学术专场”系列讲座之“高校舞蹈学科建设”学术交流会,此次讲座邀请著名舞蹈教育家、北京舞蹈学院原院长吕艺生教授担任主讲人。学院相关负责人,舞蹈系负责人及部分师生参加。活动由副院长魏波主持。交流会上,86岁的吕艺生教授详细解读了教育部颁布的艺术教育新课标,并讲授了素质教育舞蹈与舞蹈美育的相关知识。同时结合学院学科专业特点和排练安排,将指导开展为期两周的艺术实践活动。学院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让师生进一步感受“美育”课堂的魅力,不断凝聚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合力,培养高素质艺术人才,进一步提升我校舞蹈学科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专家简介:北京舞蹈学院原院长、学术委员会原主任,著名舞蹈理论家、舞蹈教育家、大型体育晚会开创者、中国音乐剧专业创始人之一“素质舞蹈教育课程”开创者。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获第九届中国舞蹈“荷花奖”中国舞蹈艺术终身成就奖。主要论著有《舞论》《舞蹈教育学》《舞蹈学导论》《舞蹈学基础》《舞蹈学研究》《舞蹈大辞典》《舞蹈美学》《中国古典舞美学原理求索》等二十余部,承担《中国艺术教育大系舞蹈卷》《素质教育与舞蹈美育研究》等多
    2023-07-11
  • 7月6日下午,应旅游学院邀请,郑州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宏伟为学院师生做了题为《智能化测绘实践探索》的学术报告,作为旅游学院献礼师大百年校庆:高端专家行知讲坛第四讲。学院主要领导、教师及研究生50余人线上线下同时参加。会议由副院长王二红主持。报告会伊始,王二红向与会师生介绍了李教授高深的学术造诣和广泛的学术影响,并代表学院对李教授能在百忙之中为学院师生作报告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报告中,李教授以现实世界数字化表达为切入点,分别从“智能化地图制图”“AI遥感对象识别”及“多模态数据融合”三方面对如何利用大数据建模和预测分析进行了阐释。报告中,李教授旁征博引,案例翔实、理论丰富、内容前沿,报告内容深入浅出、生动有趣,为与会师生带来一场丰盛的技术盛宴,使参会师生受益良多。报告结束后,李教授与学院师生就报告内容进行了充分的互动交流,对每一个问题都作了详细解答。与会师生纷纷表示此次学术报告内容质量高、研究方向新,对学科专业建设、师生科学研究和学生未来就业发展启发很大。最后,王二红做总结发言,指出讲座内容丰富、逻辑体系严谨、技术架构全面、实例展示清晰,展示了李教授在学术研究中的严谨作风与
    2023-07-07
  • 7月6日上午,应旅游学院邀请,比利时根特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黄浩生为我院师生做了题为《地理空间智能赋能智慧位置服务》的学术报告,作为旅游学院献礼师大百年校庆:高端专家行知讲坛第三讲。学院主要领导、教师及研究生50余人线上线下同时参加。会议由副院长王二红主持。报告会伊始,王二红向与会师生介绍了黄教授高深的学术造诣和广泛的学术影响,并代表学院对黄教授能在百忙之中为学院师生作报告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报告中,黄教授以空间认知与智慧位置服务为切入点,分别从“地理空间AI大数据”“位置服务研究趋势”及“位置服务:数据处理与建模”三方面对智慧位置服务如何满足社会发展需要进行阐释。报告中,黄教授旁征博引,案例翔实、理论丰富、内容前沿,报告内容深入浅出、生动有趣,与会师生听得十分投入,受益良多。报告结束后,黄教授与学院师生就报告内容及国际期刊发表经验进行了充分的互动交流,对每一个问题都作出详细、全面的解答。与会师生纷纷表示此次学术报告内容质量高、研究方向新、研究视角新颖,对学科专业建设、师生科学研究和学生未来深造发展启发很大。最后,王二红做总结发言,指出黄教授的讲座以国际化的研究视野、前沿的研究
    2023-07-07
  • 7月6日,应化学化工学院邀请,东北师范大学吴兴隆教授在化学北楼N102会议室为学院师生作题为“金属负极及其表界面调控研究”的学术报告,相关专业教师和研究生参加。吴兴隆教授详细介绍了金属负极研究在二次电池中的重要性,阐述了金属负极的优点及其在充放电期间的微观结构演变和枝晶动态形成过程,并提出了六个最新解决金属负极关键科学问题的研究成果,如原位构筑无机/有机混合界面层抑制锌枝晶生长、自适应“液膜”调节界面实现稳定锌金属负极、平行排列的碳骨架实现耐低温锂金属电池、原位形成亲锂合金界面实现稳定锂金属负极等策略及其改善机制,为高比能、高稳定金属负极的研发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报告结束后,吴兴隆教授就与会师生提出的相关金属负极科学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答,并展开了深入的讨论与交流。专家简介:吴兴隆,东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主要从事先进二次电池材料、废旧锂电回收与再利用等研究工作。提出电极材料中大尺寸阴/阳离子稳定化脱嵌新途径并阐明了其工作机制;发展高效电荷传导网络构筑、高熵化等策略,开发了系列高性能电极材料;提出了废旧锂电材料全生命周期绿色再利用的新思路。已在Prog. Mater
    2023-07-07
  • 7月6日,应化学化工学院邀请,华中科技大学冯光教授在化学北楼N102会议室为学院师生作题为“复杂电极-电解液界面的分子模拟解析”的学术报告,相关专业教师和研究生参加。冯光教授详细介绍了电极与电解液形成的复杂固液界面在二次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等电化学储能器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阐述了这些固液界面的微观结构及其动态形成过程,并展示了一系列最新研究成果,包括锂离子电池与超级电容器中储能界面的构建、电极-电解液界面的复杂微观结构和动态形成过程与储能性能之间的关联机制,为新型储能技术的研发提供了新思路。报告结束后,冯光教授就与会师生提出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答,并展开了深入的讨论与交流。专家简介:冯光,男,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博导,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会士。2002、2005年分别获华中科技大学学士、硕士学位,2010年获美国Clemson大学博士学位;随后在美国Vanderbilt大学和能源部FIRST能源前沿研究中心先后以博士后和研究助理教授从事研究工作,2013年11月加入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和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任教授/博导。近些
    2023-07-07
  • 7月6日下午,《北京体育大学学报》编审孔垂辉教授应邀为学院师生作了一场题为《编辑视角体育期刊如何选择好稿件》的专题报告。体育学院院长岳贤锋、副院长孟国正、李玉周及青年教师共100余人聆听了此次报告。报告由孟国正主持。孔垂辉教授从核心期刊简介、论文各环节基本要求和注意事项等进行了详细了阐述,特别是孔垂辉教授依据自己的一个亲身经历,以北京体育大学学报为例,讲解了期刊的栏目建设与近期研究热点,从审稿到评稿的过程,并结合具体鲜活实例为学院师生今后的学术研究理清了思路,指引了方向。讲座结束后,多位师生就论文撰写投稿等相关问题与孔垂辉教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学院将继续以“科研兴院”为主旨,定期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开设学术讲座,推动形成学院良好的科研氛围,为学院今后体育科研与学科建设工作的稳步提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体育学院 聂梦俭)
    2023-07-07
  • 7月6日下午,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胡庆山教授应邀为学院师生作了一场题为《体育科研论文的写作与投稿》的专题报告。体育学院院长岳贤锋、副院长孟国正、李玉周及青年教师共100余人聆听了此次报告。报告由孟国正主持。胡庆山教授从论文的基本结构、论文写作的主要步骤、写作的基本要求进行了详细了阐述,特别是胡庆山教授依据自己的一个亲身经历,从审稿、评稿的一个经历,写作心得,就写作中常见这个问题投稿注意的事项进行了具体的讲解。讲座结束后,多位师生就论文写作等相关问题与胡庆山教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学院将继续以“科研兴院”为主旨,定期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开设学术讲座,推动形成学院良好的科研氛围,为学院今后体育科研与学科建设工作的稳步提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体育学院 聂梦俭)
    2023-07-07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