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1

  • 8月23日下午,首都师范大学社会学和社会工作系教授、北京青少年社会工作研究院执行院长席小华应邀为社会事业学院师生作题为“服务型保护:未成年人社会工作实践”的线上学术讲座。学院部分专业老师和学生共同聆听本次讲座,讲座由学院副院长海龙主持。讲座开始,席小华首先回顾了我国司法领域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发展地三个阶段,结合新修订未成年人保护法正式施行一周年之际,认为当前需要深入思考未成年人保护的理念和实现路径。她根据自身学理思考和实践经验,认为当前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需要强调“服务型保护”的理念,并据此建立未成年人保护的服务体系及开展社会工作专业实践。具体而言,未成年人保护社会工作需要开展个体认知调整、家庭支持、资源链接等专业服务,可依据《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指南》、《未成年人司法社会工作服务规范》等社会工作服务国家标准。各个地方也需要通过制定政策法规、购买服务、梳理需求、搭建供给平台的方式,助推未成年保护社会工作体系的完善与发展,其中特别要思考客体是什么、主体是谁、客体与主体的联结机制。高校也需要坚持能力为本、服务定位来培养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使其具有儿童福利、社会服务、契合性的理念,保障未成年人保护社会
    2022-08-24
  • 2022年8月的23日上午,清华大学李海中教授应邀为我院相关专业的教师与研究生做了题为“Asymptotic convergence for a class of anisotropic curvature flows”的线上学术报告。在报告中,李海中教授从超曲面的曲率流定义出发,引入“LP对偶q-Minkowski 问题”和“给定的(n - k)-次曲率度量问题”,并详细讲解了近期的研究成果。报告结束后,李海中教授回答了师生的提问,使大家对曲率流的研究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报告人简介:李海中,清华大学数学科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二级教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2012年获萨拉热窝大学荣誉博士学位。1993年在前南斯拉夫诺维萨德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1993年至1995年在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工作。1999年至2000年在美国哈佛大学做访问学者,2001年至2002年在德国柏林工业大学做洪堡学者。长期从事微分几何的研究工作,在微分几何和几何分析领域做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在国际著名数学期刊JDG, Math. Ann., TAMS, AIM, CVPDE, CMP, IM
    2022-08-24
  • 8月23日,应外国语学院邀请,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上海外国语大学李维屏教授在线作了题为“‘理论之后’我国的英美文学批评话语建构”的学术报告。学院300余名师生参会学习。讲座由学院教授梁晓冬主持。报告指出,20纪末,西方批评界步入了理论大师和理论著作生产缓慢期,理论在全球化、多元文化主义语境中迎来了严峻的挑战。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英美文学研究领域一度出现了“理论崇拜”的现象。随着“理论热”的退潮,我国英美文学研究者与国际同行一起在21世纪的文化语境中寻找新的批评视角和场域,并在文学研究中取得了显著成就。讲座结束后,李维屏教授和参会师生进行了热情互动,耐心详细地答疑解惑。通过此次讲座,学院师生对理论之后我国的英美文学批评话语建构,以及当前英美文学研究的热点、趋势和问题有了清晰的认知,拓宽了学术视野,启迪了科学思维。本次学术报告是“外语名家讲坛”的系列讲座之一。“外语名家讲坛”是由外国语学院主办,旨在邀请知名专家分析解读外语人才培养、外语课程建设等重大问题,为推动河南省十大战略实施,深入推进河南师范大学“争创双一流,迈向新百年”深化教育改革大讨论,献礼百年校庆开展的系列学术活动
    2022-08-24
  • 8月22日下午,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Willy Susilo教授应邀为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师生作线上学术报告,报告的主题是“Cloud Computing Security Abstract”。学院相关方向师生参与了本次会议。会议由副院长张恩主持。Willy Susilo首先介绍了自己研究的方向,结合云计算不断发展进步的背景下,分析了当下云计算安全的隐患,并对如何确保云储存的安全这一问题,分享了自己在该领域的研究工作。报告会最后,Willy Susilo与参会师生对安全云储存等相关问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和交流。专家简介:Willy Susilo,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的杰出教授,IEEE研究员,IET(工程与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和ACS(澳大利亚计算机学会)研究员,计算机标准与接口(Elsevier)和信息(MDPI)期刊主编,网络安全与密码学研究所的主任。目前,是UOW计算和信息技术学院的负责人(2015年至今)。曾于2009年被授予著名的澳大利亚研究委员会未来奖学金。曾任UOW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工程学院院长(2009 -2010)和ICT研究所副所长(2006-2008)。
    2022-08-23
  • 2022年8月的23日上午,清华大学李海中教授应邀为我院相关专业的教师与研究生做了题为“Asymptotic convergence for a class of anisotropic curvature flows”的线上学术报告。在报告中,李海中教授从超曲面的曲率流定义出发,引入“对偶q-Minkowski 问题”和“给定的 (n - k)-次曲率度量问题”,并详细讲解了近期的研究成果。报告结束后,李海中教授回答了师生的提问,使大家对曲率流的研究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报告人简介:李海中,清华大学数学科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二级教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2012年获萨拉热窝大学荣誉博士学位。1993年在前南斯拉夫诺维萨德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1993年至1995年在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工作。1999年至2000年在美国哈佛大学做访问学者,2001年至2002年在德国柏林工业大学做洪堡学者。长期从事微分几何的研究工作,在微分几何和几何分析领域做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在国际著名数学期刊 JDG, Math. Ann., TAMS, AIM, CVPDE, CMP, IM
    2022-08-22
  • 2022年8月的21日上午,复旦大学丁青教授应邀为我院相关专业的教师与研究生做了题为“A criterion of nonparabolicity by the Ricci curvature”的线上学术报告。报告中,丁青教授从完备非抛物流形的定义出发,利用 Ricci 曲率给出了完备流形的非抛物性的一个新刻画,并就相关问题与几何组师生进行讨论。参会人员通过此次讲座,对相关问题有了一定的认识,并了解了此类问题中的相关背景和方法,丰富了自身的知识。讲座结束后,师生表示“丁老师讲解十分细致,内容丰富充实,极大的开阔了自身的视野,听了丁青教授的讲座收益颇丰。报告人简介:丁青,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获复旦大学苏步青数学奖,复旦大学谷超豪数学奖。在Math. Ann.,J. Diff. Equ.,Math. Z.等国际著名杂志上发表了40余篇学术论文。 (数学学院许瑞伟李智)
    2022-08-22
  • 8月18-19日,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举办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工作坊暨第二届“牧野英才”暑期夏令营。本次活动邀请到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知名高校学者担任评议人。来自全国多所高校的夏令营学员及学院各专业师生共200余人参与。活动伊始由副院长韩万渠致欢迎辞。他首先对特邀专家和与会师生表示感谢,然后重点介绍了学校的发展历程、学科建设情况,以及在教学工作、科研工作、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取得的主要成绩,并提出今后的努力方向,最后他预祝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活动第二阶段为主旨发言,特邀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张力伟副教授、西北政法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李智福副教分别作主旨发言。活动第三阶段为专题汇报。此次活动共分政治学、管理学、历史学与国际政治、哲学四个专场进行。老师线下发言评议,夏令营学员线上参与聆听,经过为期两天的研讨,活动圆满闭幕。本次活动的举办,一方面促进了我校青年学子与学界优秀专家的交流互动;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学校的影响力,为进一步提高研究生生源质量奠定了基础。时值学校百岁华诞前夕,学院的此次学术交流活动属“建校百年”系列活动的序章,欢迎关注后续力作。(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李广宇 罗睿
    2022-08-20
  • 8月17日,应外国语学院邀请,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胡开宝教授在线作了题为“语料库批评翻译学的边界与维度”的学术报告。学院300余名师生参会学习。讲座由学院院长刘国兵主持。报告指出,语料库批评译学是指采用语料库方法,在观察和分析大量翻译文本的特征并进行相关数据统计的基础上,系统分析翻译文本特征和翻译过程背后的意识形态因素以及翻译对意识形态影响的研究,其研究视角主要包括以下四个维度:意识形态维度、翻译文本维度、翻译过程维度和认知维度。讲座结束后,胡开宝和参会师生进行了热情互动,并耐心详细地答疑解惑。通过此次讲座,学院师生对语料库批评翻译学的界限和维度有了清晰的认知,拓宽了学术视野,启迪了科学思维。本次学术报告是“外语名家讲坛”的系列讲座之一。“外语名家讲坛”是由河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主办,旨在邀请知名专家分析解读外语人才培养、外语课程建设等重大问题,为推动河南省十大战略实施,深入推进河南师范大学“争创双一流,迈向新百年”深化教育改革大讨论,献礼百年校庆开展的系列学术活动。今后学院将会围绕学科前沿发展、课程思政研究和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等主题,持续邀请相关外语专家做客讲坛,进一步提升学院
    2022-08-18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