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1

  • 应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邀请,广西大学袁功林教授(博士生导师)于4月14日在腾讯会议平台上作了题为《Adaptive scaling damped BFGS method without gradient Lipschitz continuity》的专题学术讲座。学院相关研究方向青年教师、研究生50余人参加。在非凸无约束优化问题的拟牛顿算法中,Broyden-Fletcher-Goldfarb-Shanno (BFGS)方法占有重要地位。袁功林简要介绍了提出Broyden-Fletcher-Goldfarb-Shanno(BFGS)方法的理论背景,并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对该非凸无约束优化领域的研究热点进行分析。他以自己在BFGS方法的最新研究成果为例,讲解如何在经典的方法中发现新问题,如何解决新问题,加深了与会人员对非凸无约束优化领域研究和BFGS方法的认识,拓宽了青年教师和研究生开展科研工作的思路和渠道。讲座结束后,与会教师和学生就讲座内容和研究热点与袁功林进行交流讨论。专家简介:袁功林,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广西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副院长,广西应用数学中心常务副主任,国家一流
    2022-04-15
  • 4月14日上午,应邀请,吉林大学博士生导师生云鹤教授为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师生作题为《可分李双代数、二次李双代数和罗巴李双代数》的线上学术报告,学院相关专业教师和研究生聆听此次报告。报告伊始,生云鹤在报告中介绍了李代数、罗巴李代数、二次罗巴李代数、经典杨-巴克斯特方程、可分李双代数等概念,接着给出了可分李双代数与二次罗巴李代数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随后解释了罗巴李双代数、罗巴李代数的Manin三元组以及某类罗巴李代数匹配对之间的等价关系。报告会结束后,生云鹤与师生进行互动,就师生提出的相关问题给予耐心细致的解答。专家简介:生云鹤,吉林大学数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2009年1月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2019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项目,《数学进展》、《J. Nonlinear Math. Phys.》编委,吉林省第十六批享受政府津贴专家(省有突出贡献专家)。从事Poisson几何、高阶结构与数学物理的研究,在Comm. Math. Phys., Adv. Math., IMRN, J. Noncomm. Geom., J. Algebra等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被引
    2022-04-15
  • 报告人:武汉大学邓红兵教授报告名称:生物质纤维及其高值化报告时间:4月21日15:00报告地点:综合实训楼1509腾讯会议335-285-858 密码 7677报告人简介: 邓红兵,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全国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生物质资源化学与环境生物技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主任。2010年于武汉大学获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废弃生物质资源化学、生物质纤维改性及其功能化应用、环境污染物检测与控制。2010年至今在Adavanced Materials、ACS Nano、Small等杂志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80余篇,累计被引用4500余次,H指数40。已授权发明专利17项。受邀担任国际杂志Carbohydrate Polymers等三个杂志编委。排名第二参编国家“十二五”重点图书《甲壳素/壳聚糖材料及应用》一部,参编Elsevier出版社出版专著两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重点研发计划重点项目、湖北省杰出青年基金、国家863计划(项目排名第二)子任务等多项项目。
    2022-04-15
  • 报告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庞明礼 教授报告题目:公共管理学术论文选题及写作报告时间:2022年4月18日19:00报告地点:腾讯会议
    2022-04-15
  • 报告人: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葛茂发研究员报告名称:大气化学动力学研究报告时间:4月20日 15:00报告地点:综合实训楼1509腾讯会议161-292-500 密码 598046报告人简介: 葛茂发,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导,中科院化学所分子动态与稳态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主要从事大气化学动力学、环境污染机理和控制技术研究,近年来重点开展大气瞬态物种化学、气溶胶物理化学、大气二次粒子形成和灰霾成因、环境催化和污染物控制技术研究。2006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09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15年入选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近年来发表SCI论文200余篇。担任中国气象学会大气成分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颗粒学会气溶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化学会环境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任期刊Scientific Reports, Journal of Molecular Structure,《光谱学与光谱分析》《环境化学》和《分析仪器》编委;《化学通报》副主编。
    2022-04-15
  • 4月13日下午,文学院在二楼会议室举行第八期“卫风论坛”,推进202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申报工作。学院相关负责人、申报2022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的老师参加本次论坛。论坛由学院副院长屈会超主持。院长赵黎波指出,学院高度重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申报工作,经过多年的努力和积累,学院目前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上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老师们要勇于尝试多种类型的项目申报,在申报中汲取经验教训。各位老师要潜心科研,有计划地开展科研设计,激发学术创造力。申报后期资助项目的老师要及早准备,认真打磨完善书稿,精心准备相关材料,积极向专家请教咨询。学院也将进一步加强校内外学术交流,为老师们的科研成长助力,推动学院科研工作有较大的提升。本次论坛邀请历史文化学院博士张琛、文学院博士田丰与老师们分享交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申报体会。两位老师结合自己的申报经验,对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的具体申报流程和注意事项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读,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指导建议。(文学院王杰)
    2022-04-13
  • 为进一步提升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的申报质量,积极推动学院科研工作再上新台阶,4月12日下午,商学院召开了202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申报论证会。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李雪山出席会议并讲话,社科处、历史文化学院、商学院相关负责人及20余位骨干教师参加论证会。本次论证会邀请了我校8位知名专家,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对申报的12位教师后期资助项目申报材料进行了深入论证。论证会由商学院党委书记李志前主持。会议伊始,李雪山对商学院在国家级项目申报取得的成绩进行了高度肯定,对学院未来科研实力的提升充满信心。社科处处长李永贤对学校“十四五”规划中国家级项目指标编制进行解读,着重强调了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论证的关键细节。历史文化学院院长苏全友分享了历史文化学院后期资助项目的经验,提出加强国家级项目申报的闭环管理。商学院院长杨玉珍强调了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申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希望全体教师积极双申报,最好多申报,广大教师“人人都是发动机,个个都是助推剂”,共同助力学院的快速发展。论证会的第二阶段,各后期资助项目申报人逐一汇报了项目的研究进展、研究框架、修改内容、创新点以及与博士论文
    2022-04-13
  • 报告人:北京理工大学邢燕霞教授报告题目:二维狄拉克费米子及其拓扑态报告时间:2022年4月15日10:00报告地点:腾讯会议517941613报告人简介: 邢燕霞,北京理工大学物理学院教授,教育部新世纪人才。2008年博士毕业于物理所,同年香港大学物理系博后入站,2010年到北京理工大学物理系工作至今。主要从事介观输运理论及计算方面的研究工作,在美国物理评论发表30余篇相关论文,总引用近900次,h-index 18。
    2022-04-13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