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1

  • 报告人:厦门大学林圣彩院士报告题目:葡萄糖的感知及意义报告时间:2021年12月25日下午3:00报告地点:生物报告厅报告人简介: 林圣彩,厦门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01年度),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副理事长。 林圣彩院士长期从事代谢稳态调控的分子机制、原理、生物学功能的研究。迄今为止发表论文110余篇,他引次数达10000余次,以通讯作者在Nature、Science、Cell Metab、Nat Cell Biol、Cell Res和Mol Cell等发表论文57篇。自2018年以来连续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先后获得2012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2017年度“中国生命科学领域十大进展”、2017年度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邹承鲁研究论文奖”、2017年度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十大最具影响力研究奖”和2018年度“Cell Metab最佳论文”等荣誉。
    2021-12-21
  • 12月20号上午,应我校物理学院邀请,中山大学姚道新教授为我校师生作题为“高能磁激发模式的探索”线上学术报告,报物理学院相关师生参加。姚道新教授在报告中首先介绍了高能磁激发在凝聚态物理和量子信息物理等基础科学前沿应用中的重要进展,介绍了他们课题组在具有团簇结构的二维和一维量子自旋系统中,分别发现高能量磁激发具有三重子(Triplon) 等新型玻色子激发和高能量的双重子(Doublon)、四重子(Quarton) 等与低能量的自旋子激发(Spinon)“共存”。最后讨论新奇的高能磁激发超越了传统的重整化描述及其在高能物理里的重要应用。报告结束后,姚道新教授与我院师生就基于高能磁激发模式的探索­­­在理论和实验方案方面进行了深入讨论与交流。专家简介:姚道新,中山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关联电子体系,包括超导体、量子磁性、拓扑物理、计算物理等。在国际著名物理学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包括Nature Physics、Nature Communications、Physical Review Letters等,另有科学出版社专著1章。担任或曾担任广东省物学会副秘书长,
    2021-12-21
  • 12月19日,应教育学部邀请,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副院长、《电化教育研究》杂志主编、博士生导师郭炯教授通过腾讯会议作题为《从期刊编辑视角看论文写作》的学术报告。学部全体教师,研究生和博士生等二百余人参加。报告由教育学部副部长朱珂主持。郭炯教授首先从学术期刊编辑的视角介绍了学术期刊的职责与关注点,提出学术期刊的职责所在与研究者的职责所在是一致的,学术期刊的责任就是将研究者的研究成果外显化。接着,郭炯教授介绍了《电化教育研究》杂志的选文标准,指出选文的核心是文章要对理论建构和实践指导有价值,并从论文标题、摘要、研究描述三部分通过正反案例介绍了期刊论文的写作要求。报告会后,郭炯教授就有关问题与在线师生进行互动交流,参会师生均表示受益匪浅。(教育学部 张晓阳 张晨雨)
    2021-12-20
  • 12月19日,应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邀请,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四川大学郭孝东教授来我校讲学。学院相关教师参会,会议由学院院长高书燕主持。郭孝东教授以“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工程化进展”为题,从产业化的角度和大家分享了锂离子电池及关键材料的研究进展,着重阐述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重点研发领域,并指出科学研究要“立足基础、面向工业、服务社会”,坚持基础创新与技术开发并重,多渠道发展。报告会后,郭孝东教授与学院教师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学位点建设等问题进行探讨交流。(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王利媛)
    2021-12-20
  • 报 告 人:山东大学 方辉 教授报告题目:中国考古学的历史现状和未来报告时间:2021年12月21日 14:30报告地点:腾讯会议
    2021-12-20
  • 报告人:清华大学冯克勤教授报告题目:近似彼此无偏基组报告时间:2021年12月23日8:30-11:00报告地点:数学南楼S103报告人简介:冯克勤,清华大学数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41年10月生于天津,本科、研究生阶段(数论与代数方向)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习,师从华罗庚教授。曾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系系主任、副校长,清华大学数学系系主任。1988年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989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1990/91年获陈省身数学奖,1991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1992年被评为中国科学院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冯克勤教授是中国代数数论和算术代数几何研究的开拓者,也是近30年来我国代数数论和数论应用研究的主要领导人之一。2000年前主要从事代数数论研究工作,2000年后主要研究数论及代数在信息科学(代数编码、密码学和信息安全、量子通信)中的应用。因其杰出的学术贡献,2019年11月荣获中国数学家终身成就奖---第14届华罗庚数学奖,并于同年中国密码学会西安年会上荣获中国密码学会杰出贡献奖。冯克勤教授在国内数论、算术几何、密码和编码领域人才培养方面贡献卓著,多
    2021-12-20
  • 应我校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邀请,天津大学谭超教授于12月17日在腾讯会议平台上作了题为《多相流过程参数超声测试方法》的专题学术讲座。学院负责人、师生代表100余人参加讲座。讲座由学院副院长王萌主持。谭超针对油气水多相流过程参数在线无扰动测试问题,讲解了基于超声多种传播模式的多相流参数测试模型、方法与系统。详细总结了报告人在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对多相流含率与流速的测量方法,以及超声过程层析成像技术进行重点介绍,最后对该领域的研究热点进行分析。该分析提升了从事该研究领域的青年教师和研究生的认知,拓宽了以后研究的思维方式与方法。讲座结束后,与会师生就讲座内容和研究热点进行了提问。谭超对与会师生提出的问题均作了详细解答,并鼓励青年教师和研究生赴天津大学进行学术交流。专家简介:谭超,天津大学电气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博导,主要研究方向为:过程层析成像技术、两相/多相流在线检测技术、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现为天津市过程成像与检测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多相流测试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自动化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常务委员、仪器仪表学会产品信息工作委员会委员、天津市自动化学会副秘书长、天津市仪
    2021-12-18
  • 12月17日下午,应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邀请,教育部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叶先宝教授为学院师生作了题为《风险社会与应急管理》的学术报告,学院部分教师、研究生、本科生参与。报告由学院院长李洪河主持。叶先宝首先系统阐述了风险社会与风险意识的概念及相关表现,强调了风险的普遍性。其次,他说明应急管理的跨学科性、系统性、协调性以及整合性等特点,具有丰富的研究视角。接着,他介绍了应急管理的一般逻辑,如风险管理、应急管理与危机管理的边界、应急管理的时间序列环节等问题。最后,他着重论述了应急管理中“一案三制”即预案、体制、机制和法制的要义,以及这四者间的关系。同时,结合身边的真实案例,他认为应急管理处处可见,与生活息息相关。报告尾声,叶先宝和与会师生进行了互动。李洪河总结指出,叶先宝的报告生动翔实地对突发事件与政府应急管理相关知识进行了讲解,使与会师生对该方面的相关知识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侯得山 李广宇)
    2021-12-18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