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1

  • 会议名称:情感与认同:第三届比干文化高端论坛会议主席:王震中 研究员会议时间:2021年5月14日-2021年5月15日会议地点:河南师范大学学术交流中心
    2021-04-29
  • Normal07.8 磅02falsefalsefalseEN-USZH-CNX-NONE报告 人:西安交通大学张安学 教授报告名称:微波模拟量子成像技术报告时间:2021年5月6日 8:00报告地点:物理北楼C-208报告人简介: 张安学,男,1972年8月生。1996年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获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学士学位;1999年和2003年分别获西安交通大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硕士和博士学位;2003年博士毕业留校工作,2008年4月至2009年8月在美国奥本大学任Visiting Scientist,从事无线生物传感器检测系统研究。现为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电磁与信息技术研究所所长,中国天线学会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电磁环境效应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超高速电路设计与电磁兼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评审专家,中国电子学会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863项目1项、总装探索和预研项目8项、研究所及企业合作项目40余项;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6项、美国发明专利1项,发表论文250多篇,其中SCI收录200余篇。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
    2021-04-29
  • Normal07.8 磅02falsefalsefalseEN-USZH-CNX-NONE报 告 人:深圳大学刘新科研究员报告题目:基于氮化镓单晶衬底的半导体器件报告时间:2021年5月6日 10:00报告地点:物理北楼C-208Normal07.8 磅02falsefalsefalseEN-USZH-CNX-NONE报告人简介: 刘新科,深圳大学大学研究员,获得新加坡国立大学材料本科和电子与电气工程博士(2013),新加坡国立大学电子与电气高级访问学者,美国加州伯克利分校访问学者,外籍博士研究生导师,获得深圳市孔雀计划B类和中科院百人计划人才称号。致力于GaN-on-GaN电力电子器件的前沿科学基础研究,目前承担国家基金委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和任务,广东省重点研发计划,深圳市基础布局等10多项科研项目,以第一或通信作者发表85篇SCI (h-index 20),授权专利11项并实现11项专利转让,科研成果被Semiconductor Today, MaterialsviewChina报道。获得获得广东省本科高校在线教学优秀案例一等奖,深圳大学2017-2018年度科研
    2021-04-29
  • 报 告 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亚非中心 王琦 主任记者报告名称:《巴铁值得爱》报告时间:2021年5月6日 15:00:00报告地点:东校区综合楼102教室
    2021-04-29
  • Normal07.8 磅02falsefalsefalseEN-USZH-CNX-NONE报 告人:东莞理工学院袁锦昀教授报告名称:Uniform bounds on the 1-norm of the inverse of lower triangular Toeplitz matrices报告时间:2021年4月29日 14:30报告地点:数学院103报告人简介: 袁锦昀,现任巴西巴拉那联邦大学数学系终身教授、工业数学研究所所长,以及巴西计算和应用数学学会副会长、巴西科技部基金委数学终审组应用数学和计算数学负责人,2004年获巴拉那科技奖,2008年被巴西总统授予巴西国家科学勋章,2012年当选为巴西科学院院士,2018年获巴西科技大十字勋章。袁锦昀院士主要研究优化、数值非线性方程和计算流体中的代数问题,以及工业中的应用数学问题,是国际计算数学研究领域的权威专家,已发表学术论文120多篇,出版专著多部。
    2021-04-29
  • 4月28日上午,河南工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院长孙中叶教授应社会事业学院邀请,在崇智楼503室作了题为“河南粮食‘三链’同构的路径与策略”的学术讲座。学院专业教师代表、相关专业研究生及本科生参加本次讲座。讲座由学院副院长海龙主持。孙中叶结合新时代粮食安全政策,介绍当前我国粮食产业发展面临的形势,阐述我国粮食产业存在的问题。她从降低国外风险,加快国内高质量发展,增强产业控制力,谋求可持续发展四个方面论述了双循环背景下中国粮食产业发展的战略转向,并强调河南省在双循环背景下应协调好“三链”问题,努力发展小麦经济,打造豫麦名片。讲座结束后,孙中叶与在场师生积极交流互动,并就相关问题进行专业解答,现场气氛热烈,与会师生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孙中叶在学院二楼会议室与专业教师就国家社科基金后期项目申报进行了指导和交流。她介绍了近年来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的立项状况,强调后期资助项目要高度重视选题,注重问题意识、整体意识、模块支撑意识与关联意识,切实做到项目的有效性论证。(社会事业学院 王晓雅/文 王琼琼/图)
    2021-04-28
  • 4月27日上午,应我校物理学院邀请,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吕红金来我校讲学。报告会在物理南楼508教室举行,物理学院相关专业师生参加了此次会议。吕红金以过渡金属取代的无机氧合团簇(多金属氧酸盐)的合成与奇异物性及外场调控为背景,分别从人工光合作用光捕获材料的合成与应用、光/电驱动H2O分解器件、团簇催化有机合成及取代型多酸团簇水还原催化等四个方面对其团队所做的研究进行了介绍。他报告讲解了基于多酸化合物的水氧化研究,合成并证明了一系列含有过渡族金属的酸化合物具有优异的水氧化催化性能。吕红金介绍了在基于量子点的光催化产氢研究工作:Ir基光敏化剂具备更负的氧化型猝灭电势和单电子还原态电势,能为多酸团簇催化剂的还原和质子还原产氢提供更大的驱动力;机理研究证明还原型和氧化型淬灭途径均存在,且还原型猝灭占主导。他介绍了其制备的国际首例15核Fe取代多酸团簇还原催化剂,以证明其催化体系的普适性。报告结束后,吕红金与学生进行了互动,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耐心详细的解答。专家简介:吕红金,北京理工大学教授,主持国家级青年人才项目(重点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一项、北京理工大学“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计划
    2021-04-28
  • 4月27日上午,应教育学部邀请,甘肃省飞天学者教授、西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现代教育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熊华军博士在田家炳819报告厅作题为《教育现象学:不研究什么?研究什么?又如何研究?》的学术报告。学部部分教师、教育博士以及硕士研究生二百余人聆听了此次报告。报告由教育学部副部长朱珂主持。熊华军教授从教育现象学本身的涵义出发,结合教育与政治、经济、文化三者的差异来说明教育底“理”;并从其同一性出发指明教育现象学的研究是基于人文科学精神规范的“真理”而开展,进而说明其与规律、规则的不同。针对“研究什么”,熊华军教授指出教育现象学研究关注的是“立在真理中的人”的共在共生,并指出教育现象学研究的四个特征。最后,针对“怎样研究”,熊华军教授通过四个步骤进行了具体说明。讲座尾声,熊华军教授与在场的教师和学生进行了良好的互动,并就老师和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耐心详细的解答,现场气氛活跃、讨论热烈。(教育学部 张晓阳 马莅茗/文 卢舒晴/图)
    2021-04-28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