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1

  • 报告 人: 浙江大学王利光教授报告名称:基于同步辐射技术对高能量密度阴离子活性材料的多尺度研究报告时间:2021年4月10日 14:00报告地点:化学北楼N102报告人简介:王利光,浙江大学教授,博导。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15-2017年期间在美国布鲁克海文及阿贡国家实验室进行了为期两年的科学研究。此后在香港城市大学、北伊利偌伊大学及华沙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至今。自2015年起,长期参与同步辐射线站的运行工作,着力于同步辐射技术在电池材料领域的应用研究。现已在J. Am. Chem. Soc., Adv. Mater., Adv. Energy Mater., Nano Energy, Adv. Funct. Mater.等行业权威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主要研究方向涉及二次电池材料、储能及清洁能源、物理化学、同步辐射技术等领域。
    2021-04-07
  • 1111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02DocumentNotSpecified7.8 磅Normal0报告 人:温州大学袁一斐教授报告名称:隧道结构MnO2储能构效关系的(原位)透射电镜研究报告时间:2021年4月9日 14:00报告地点:化学北楼N102报告人简介:袁一斐,博导、教授。于密歇根理工大学获博士学位后,相继在美国Argonne实验室和伊利诺伊大学担任博士后、研究助理教授。从事新能源材料领域的研究工作,主要方向为储能材料研发和储能机理(原位)电镜研究, h-index 40。入选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项目,2021年加入温州大学。
    2021-04-07
  • 为帮助学生更加准确了解大学生思政课,提高教学、竞聘就业能力,4月2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平原楼108举办了研究生讲大学生思政课教学能力培训会。学院相关负责人、指导教师以及全体研究生参加此次会议。本次会议的主要议程是学院老师向学生传授如何讲好大学生思政课的相关经验。副院长孟攀科指出,思政课教师要强调价值引领,不只是要大而全,还要小而精。指导教师王茝以示范课的形式向学生们展示了一节深刻而又生动的思政课,启发同学们要学会践行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理念,结合社会现实,将最新的材料融入课堂。指导教师李玉杰结合自己的研究生招聘经验,向学生详细介绍了如何准备一节竞聘试讲课。指导教师范彬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为例,为同学们讲述说课的详细步骤——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方法、说教学过程。指导教师邢淑莲提出细节的补充,包括自我形象管理方面、课件的呈现方面、语言逻辑方面等。指导教师王一平重点介绍了思政课的教学主旨,以及讲好一门思政课要注意的原则。副院长余保刚作出最后总结,并对同学们提出几点建议:一是要讲究规范和专业性;二是不断提高教学技能;三是要培养自信,自信建立于不懈的努力与刻苦的练习;四是要注意政治立场,原则性错误
    2021-04-07
  • 4月6日下午,上海体育学院博士生导师刘阳教授为体育学院师生作了一场题为“体育科学研究浅见——从研究生到青年教师”的学术报告。体育学院院长岳贤锋、青年教师代表及研究生190余人参加了本次学术报告。报告由学院副院长孟国正主持。报告伊始,岳贤锋为刘阳颁发兼职教授聘书。他表示,聘请刘阳为学院兼职教授是进一步提升学院科研实力,为学院培养科研人才、带动学科向高水平前沿发展的又一重大举措,希望刘阳能利用丰富的科研经验以及广泛的体育资源优势,立足学院总体目标和要求,助力学院发展。刘阳非常感谢学院的信任,并表示将不负学院重托,尽己所能为学院的事业发展贡献力量。学术报告中,刘阳从简介、体育、科研、浅见四个主题展开阐述,并在科学研究种类、科学研究逻辑和科学研究目的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讲解。报告内容深入浅出、高屋建瓴、信息丰富,紧跟时代主题,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在场师生均表示受益匪浅。报告结束后,刘阳同学院师生进行了亲切的交流与讨论,并针对师生所提出的问题给予耐心细致的解答。此次学术报告的开展,为学院今后体育科研工作的稳步提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体育学院 聂梦俭)
    2021-04-07
  • 报告 人:浙江大学刘雪明教授报告名称:超快激光的动力学研究报告时间:2021年4月9日 09:00报告地点:物理南楼二楼学术报告厅报告人简介: 刘雪明,现为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在剑桥大学、清华大学、新加坡科技研究局、香港中文大学、首尔国立大学等学习和工作。国家杰青获得者、“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获得王大珩中青年科技人员光学奖,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连续六年(2014至2019年)入选爱思唯尔(Elsevier)年度中国高被引学者。3篇论文被评为年度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1篇论文入选“2014中国光学重要成果”,1篇论文入选“2018中国光学十大进展”。研究领域为激光技术及应用。
    2021-04-07
  • 1111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02DocumentNotSpecified7.8 磅Normal0报告人:新乡医学院 吴卫东 教授报告名称:空气污染与健康研究在新医报告时间:2021年4月8日 15:00报告地点:实训楼1509室报告人简介: 吴卫东,新乡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中国毒理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和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常委和委员;河南省预防医学会常务理事、河南省预防医学会劳动卫生职业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以及河南省医学类硕士专业学位教指委副主任委员。 主要从事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在空气污染物健康效应、机制与干预方面有较好的工作积累。主持4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 2 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项目。发表科研论文 253 余篇,其中 SCI 论文 112 篇。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9件。
    2021-04-07
  • 4月2日上午,应我校物理学院邀请,中国科学院物理所研究员刘伍明来我校讲学。报告会在物理南楼二楼学术报告厅举行。学院部分师生参加本次活动。 刘伍明以“拓扑与非厄米量子态”为题,介绍了拓扑与非厄米量子态的发现的重要性以及各个研究方向的应用。在报告中,他介绍了冷原子系统、光学系统、二维材料等重要研究成果,并分享其对拓扑量子态的研究发现和非厄米拓扑系统的物理性质,如分数化的拓扑数、体边对应关系的破坏等。他表达了对于拓扑与非厄米量子态的新原理、新效应和新系统的展望。报告结束后,刘伍明和与会人员进行了互动,就师生提出的相关问题给予解答。随后,刘伍明与学院近10位青年教师在物理南楼217会议室举行了一场围绕国家基金申请书的选题、撰写、注意事项和科研课题开展经验的座谈会。(物理学院 张浩兴 梁文龙)专家简介:刘伍明,1994 年获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博士学位,并获1994 年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学金特别奖。1994 年至2002 年,先后在中国科学院物理所、理论物理所、美国Texas 大学、美国Delaware 大学作博士后和工作。2002 年至今,任中国科学院物理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
    2021-04-06
  • 4月6日上午,我校杰出校友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房双世应物理学院邀请在物理南楼学术报告厅以“北京谱仪简介”为题作了学术报告。学院师生50余人参加此次报告会。房双世从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建造开始讲起,介绍了北京谱仪的三个阶段发展过程、阐述了北京谱仪实验在陶轻子质量的精确测量,R值的测量,粲偶素物理,粲物理,奇特态强子的发现和研究、新物理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展望了北京谱仪实验的发展规划以及我国科学家为未来粒子物理实验正在进行的努力和预研。报告内容丰富,有助于师生比较全面地了解我国高能粒子物理实验的最新科研动态、扩宽学术视野。(物理学院 陈丽丽 张浩兴)专家介绍:房双世,1998年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获学士学位;2003年毕业于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获博士学位;2003年-2005年在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做博士后研究;2005年-2010年,德国电子同步加速器中心(DESY)是Research Associate。2010年,入选中国科学院“引进国外杰出人才”;2010年至今,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长期从事高能物理实验数据分析和物理研究。曾参加北京谱仪II(B
    2021-04-06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