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1

  • 12月16日上午,应商学院邀请,河南省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李庚香研究员在商学院二楼会议室,以“文化自信与文化高地建设”为主题,为学院师生作了一场精彩的报告。报告由学院院长杨玉珍主持。李庚香以5000年、500年、200年、100年以及未来三十年这五个时间点所形成的脉络为主线,以习近平总书记对文艺、文化工作的最新讲话为切入点,总结了西方五百年历史的七个论断,凝练了中华五千年文化的“易”“道”“仁”“理”“信”和八次文化重构。针对党的文化自觉和文化担当问题,李庚香提出“以天为则”“以史为鉴”“以民为本”“以文载道”的文化形成过程,指出要构建有引领力和凝聚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最后,李庚香定位于蕴涵“伸手一摸就是春秋文化,两脚一踩就是秦砖汉瓦”的历史河南,强调要以炎黄文化为引领,深挖黄河文化,植根中原文化,解决河南文化的零碎化问题,打造新时代的中原文化品牌,努力实现将河南发展成为中国文化高地的目标。(商学院 海本禄 赵 潘)
    2020-12-16
  • 12月14日下午,西北政法大学博士生导师褚宸舸教授受邀在东区模拟法庭作关于“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内涵和体系”学术讲座。百余名学生聆听了本次讲座。褚宸舸围绕“枫桥经验”的产生发展、习近平“枫桥经验”基层社会治理思想以及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制度化体系三个方面展开讲解,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内涵和体系。讲述过程中,他从原旨和发展性两个方面对“枫桥经验”的定义作出解释,并结合PPT内容,详细地说明了“枫桥经验”的四个变化阶段,突出强调新时代“枫桥经验”要做到自治、法治、德治,“三治”相融合。在谈到习近平“枫桥经验”基层社会治理思想时,褚宸舸从自身实践经历出发,通过介绍浙江诸暨枫桥镇的变化以及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批示“枫桥经验”40周年暨创新“枫桥经验”大会上的讲话,引出了“枫桥经验”的治理方式,强调要把实现、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学习推广“枫桥经验”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此外,褚宸舸以思维导图的形式,总结概括了当今时代“枫桥经验”值得关注的三大问题,深化了在场观众对“枫桥经验”的认知,充分调动了学生们的积极性。整个讲座过程,深入浅出,生动有趣,同学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讲座
    2020-12-16
  • 12月14日下午,应商学院邀请,山东大学博士生导师杨蕙馨教授在商学院二楼会议室作了一场题为“创新、创新驱动与新产业生态系统”的学术报告,并就课题通讯评审的关键即活页的写作进行了深入的讲解。商学院部分骨干教师、2018级部分研究生到场聆听学习。报告会由商学院院长杨玉珍主持。杨蕙馨结合自身在国家社科项目申报中多年的经验,指出活页撰写过程中的二十四字精髓,即“逻辑清晰、主题突出、层次分明、内容详实、排版清晰、赏心悦目”。她围绕活页撰写中涉及的七个部分即选题依据、研究内容、思路方法、创新之处、预期成果、研究基础、参考文献,逐一进行剖析和写作技巧的讲解。她强调,第一,要求形成对申请书撰写提示中的一系列关键概念的清晰认识,避免造成张冠李戴和写作重复,如对学术史的梳理不可简单理解为文献综述,研究内容则不可写成研究的章节目录,而基本思路亦不等同于研究框架等。第二,强调写作过程中对文献、重点难点、创新等写作要素的取舍与平衡。杨蕙馨以宽广的学术视野和丰富的研究经历,为商学院青年教师全方位传授项目选题及申请技巧,让在场师生对国家社科基金的申报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有助于进一步提高课题论证的质量和水平,为
    2020-12-16
  • 12月14日上午,应商学院邀请,山东大学经济学院臧旭恒教授在商学院二楼会议室为学院师生作了一场题为《消费与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学术报告。商学院主要负责人、部分骨干教师和全体研究生到场聆听学习。报告由商学院院长杨玉珍主持。臧旭恒从今年12月11日政治局会议刚刚提出的需求侧改革为问题,引出当前消费发展的优势与短板,利用丰富直观的图表数据揭示出消费在经济发展三驾马车中的比重变化。他阐释了新消费业态的培育壮大是动能,指出新消费业态的迅速发展释放“双循环”的内需潜力,物流提质增效,提高消费循环效率,信息技术注入新活力,促进消费循环,并提出了消费促进经济发展形成正循环的几点思考。最后,臧旭恒与商学院部分教师就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课题申报节点、课题来源、申报重点及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他指出,课题申报要以党和国家的重要精神为基础,以当代现实问题为依托,特别是近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十四五”规划、内外双循环、疫情后经济、中美贸易摩擦等热点文件,并结合申请人自身的学术专长和研究积累进行申报。杨玉珍表示,臧旭恒教授的报告开阔了全院师生的视野,使广大师生对当前我国面临的经济形势有了更深
    2020-12-16
  • 报 告 人:河南省社科联 李庚香 主席报告名称:文化自信与文化高地建设报告时间:2020年12月16日8:00报告地点:商学院二楼会议室
    2020-12-15
  • 12月14日下午,应旅游学院邀请,山东大学特聘教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首席专家臧旭恒教授在旅游学院综合教研室作了题为“自然科学、社科类项目选题、申报与研究”的学术讲座。学院相关专业教师、部分研究生聆听了本次讲座。讲座中,臧旭恒从“选题的重要性”“学术史梳理方法”“自然科学与社科类项目的区别”等方面展开详细讲解。他表示申报与研究课题要做到“三个坚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以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坚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讲座结束后,臧旭恒教授与现场师生展开互动交流,并就师生提出的专业相关问题进行耐心解答。专家简介:臧旭恒,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孙冶方经济科学奖、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一等奖获得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首席专家。(旅游学院 付 强 洪 娟)
    2020-12-15
  • 12月14日上午,应旅游学院邀请,山东大学特聘教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杨蕙馨教授在旅游学院综合教研室作了关于基金项目与研究方法的学术讲座。学院主要负责人、相关专业教师、部分研究生聆听了本次讲座。讲座中,杨蕙馨以社科类项目申报为切入点,从文献梳理、研究框架、研究思路、研究方法、重点难点、研究创新等六个方面对社科类项目申报与研究中的注意事项展开详细讲解。针对“研究方法和研究计划”,她表示,研究方法尽量具体、量化,详细解释方法本身;拟定研究计划应突现研究工作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讲座结束后,杨蕙馨与在场师生展开互动交流,并就师生提出的专业相关问题进行耐心解答。专家简介:杨蕙馨,山东大学特聘教授、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第五届高校青年教师奖”人选,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第三批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山东省政府企业管理专业泰山学者特聘教授,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首席专家。(旅游学院 付 强 洪 娟)
    2020-12-15
  • 报 告 人:河南大学 李伟昉 教授报告名称:文化自信与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创见报告时间:2020年12月16日 14:30报告地点:文学院报告厅
    2020-12-14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