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1

  • 10月18日上午,应我校邀请,中国农科院饲料研究所研究员戴小枫在生物东楼报告厅作了题为“我国动物生产禁抗替抗与食药同源中草药”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生命科学学院院长余国营教授主持,相关专业师生70余人参加了此次报告会。戴小枫从国民营养健康的重要性讲起,结合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中医药发挥的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围绕饲料、食品、药物和健康的密切联系与发展等几个方面展开报告。他对目前我国国民健康大数据不容乐观的突出状况进行了详细分析,指出营养健康事关人民幸福安康和美丽中国梦的实现,强调没有健康,就没有幸福。戴小枫从产业背景和需求方面,深刻剖析了畜牧养殖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兽用抗生素的应用情况,并以非洲猪瘟的防治为例,提出绿色养殖这一动物绿色生产的突围之路。最后,戴小枫展望了食药同源中草药的广阔发展前景,并强调在食药同源中草药产业发展过程中,要注重创新链、价值链甚至金融链的高度融合,探索健康发展新模式,实现禁抗、减抗、限抗和替抗,生产出安全、健康的动物产品。戴小枫的报告深入浅出,幽默风趣,内容丰富且具有感染力。报告结束后,戴小枫就现场师生提出的中草药成分检测和量化、中草药种植和加工等问题进行了
    2020-10-19
  • 10月17日上午,应外国语学院邀请,上海外国语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查明建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生导师彭青龙在腾讯会议作了题为“作为问题与方法的比较文学”以及“跨文化、跨学科文学研究中的科技维度”的讲座。外国语学院专业教师、学生以及国内学界同仁共计五百余人聆听了讲座,讲座由外国语学院教授梁晓冬主持。讲座中,查明建主要探讨了外语教师的学术发展以及外语教学的人文化改革。查明建认为,“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现已确立为外语学科的五大方向之一。外语学科的比较文学开展,为外语学科教师的学术和教学事业发展提供了更宽广的发展空间。作为问题的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学目标密切相关。目标导向和问题意识,可促使传统的比较文学研究领域进一步深化,从而挖掘出新的研究课题,开拓比较文学新层面。而作为方法的比较文学,融入到文学、翻译和人文类课程的教学之中,则能有效地深化外语教学的内涵,提升外语教学的专业性品质。彭青龙的讲座首先从跨文化、跨学科的角度谈论了科技问题,指出人类社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赤字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是科技人文的“融通赤字”。科技进步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挑战,颠覆了人类的认识、思想和精神。随后,彭青龙指出牛顿思维
    2020-10-17
  • 10月15日下午,应外国语学院邀请,扬州大学博士生导师周领顺教授在外国语学院二楼国培教室作了题为“课本里面有课题——教学科研两不误”的讲座。外国语学院专业教师、研究生共计百余人聆听讲座。讲座由外国语学院张志强教授主持。他对周领顺教授的到来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其在学术研究方面取得的硕果。讲座中,周领顺教授提出了当下师生在研究语言文化现象时出现的问题,指出学界对课本里面的语言文化等知识点司空见惯,习惯了以教参为指南,却忽略了潜藏在语言文化等知识点背后的学问。他认为,结合理论深究常见语言现象,既能深化教学,也可产出科研,真正使教学科研互补,让师生在教学和学习中寻找研究的兴趣点和学习的动力。此次讲座,内容丰富且具有感染力,参与讲座的师生纷纷表示获益匪浅。讲座结束后,周领顺教授与现场老师、学生们进行了亲切的交流互动,就相关问题进行了耐心细致的解答。(外国语学院 项亚琳 张英贤)
    2020-10-16
  • 报 告 人:上海交通大学 彭青龙 教授报告名称:跨文化、跨学科文学研究中的科技维度报告时间:2020年10月17日 10:00报告地点:腾讯会议 ID:511 424 368
    2020-10-16
  • 报 告 人:上海外国语大学 查明建 教授报告名称:作为问题与方法的比较文学报告时间:2020年10月17日 8:30报告地点:腾讯会议 ID:511 424 368
    2020-10-16
  • 1111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02DocumentNotSpecified7.8 磅Normal0报告 人:苏州大学周国栋教授报告名称:研究计划与研究节奏报告时间:2020年10月19日15:30报告地点:计算机学院217会议室专家简介:周国栋,教授(二级),博导,苏州大学自然语言处理实验室。1997年12月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98年1月至1999年3月在新加坡国立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1999年4月-2006年8月在新加坡资讯通信研究院分别担任副研究员、研究员和副主任研究员;2006年8月底加入苏州大学担任教授博导,组建自然语言处理实验室。研究方向:自然语言理解、自然语言认知等。近5年来发表国际著名SCI期刊论文30多篇和国际顶级会议ACL/ EMNLP/ COLING/ IJCAI/ AAAI论文80多篇,主持NSFC项目4个(包括重点项目2个) 。据Google Scholar统计,论文引用超过9000次。曾担任国际自然语言理解领域顶级SCI期刊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编委。目前担任ACM TALLIP副主编
    2020-10-16
  • 报告人:中国农科院 戴小枫 研究员报告名称:食药同源与禁抗替抗报告时间:2020年10月18日9:00报告地点:生物东楼报告厅专家简介:戴小枫,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所长,二级研究员,博导,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农业部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中国农业科学院领军人才,国家创新工程首席科学家。主持国家级课题20余项,获国家科技奖4项、省部级科技奖6项,荣获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重大成果表彰奖、国务院“国家八五科技攻关先进个人”表彰奖、“国家科学技术中长期规划战略研究”贡献奖等,所带团队被评为“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创新团队”。出版著作二十余部,发表论文二百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八十余件,培养研究生五十余名。现任农业农村部第九届科技委委员、中国农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常务委员。兼任中国农学会食物与营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农学会农业科技园区分会副会长、国家食物与营养健康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国家食药同源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理事长等。
    2020-10-16
  • 10月8日—11日,第三届高校院所河南科技成果博览会的论坛活动——统计学试验设计方向发展研讨会在我校举行。本次论坛由我校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主办,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校长覃红,北京理工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院长田玉,斌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南开大学统计与数据科学学院刘民千等领导出席,论坛由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教授庞善起主持。本次论坛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线下参加论坛的有来自上海师范大学数理学院的博士生导师岳荣先,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艾明要,广州大学经济与统计学院博士生导师张崇岐等以及河南师范大学的相关专业教师、研究生、本科生等40余人出席,线上有50余人次参会。会上,艾明要作了题为“Optimal Distributed Subsampling for Quasi-likelihood Estimator with Massive Data”的学术报告,田玉斌作了题为“长时变参数自适应优化预测方法”的学术报告,张崇岐作了题为“Optimal Mixture Design using Exchange Threshold Accepting algorithm”的学术报告,岳荣先
    2020-10-15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