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1

  • 12月2日,应河南省特聘教授郭宗明邀请,郑州大学博士生导师王书彬来我校进行学术交流,并在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103教室作了题为“阻尼Boussinesq方程的衰减估计”的学术报告。报告由郭宗明主持。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相关专业方向的教师和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王书彬介绍了一类具有外部或结构阻尼波动方程的研究背景,重点讲解了此方程带有初值问题的全局小数值解、线性阻尼Boussinesq方程关于解的最优衰减估计以及利用此线性估计,得到阻尼Boussinesq方程的唯一的全局的小温和解等问题。报告结束后,王书彬与现场师生进行了互动,并就提出的相关问题给予耐心细致的解答。(数学学院关晓红)
    2018-12-04
  • 报告人:华东理工大学徐永祥教授报告题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报告时间:2018年12月8日19:00报告地点:社会事业学院503报告厅
    2018-12-04
  • 报告人:南开大学关信平教授报告题目:当前城市贫困问题及社会救助制度的改革与发展报告时间:2018年12月8日15:00报告地点:社会事业学院503报告厅
    2018-12-04
  • 报告人:南开大学关信平教授报告题目:农民工参与城镇社会保障问题报告时间:2018年12月7日19:00报告地点:社会事业学院503报告厅
    2018-12-04
  • 报告人:清华大学陈社英教授报告题目:扶贫与社会公平:社会工作与社会公共经济学的视野报告时间:2018年12月9日9:00报告地点:社会事业学院503报告厅
    2018-12-03
  • 11月29日下午,应我校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邀请,青岛大学教授楚天舒来我校讲学。报告会在物理南楼二楼报告厅举行。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相关专业师生百余人参加了报告会。楚天舒以《荧光探针分子检测机理研究》为题,介绍了荧光探针分子的设计合成及其应用在环境与人类健康方面的意义。他介绍了采用密度泛函和含时密度泛函理论方法,在氟离子荧光探针分子、生物硫醇荧光探针分子、以及爆炸物荧光探针分子的荧光检测机理方面所开展的激发态动力学研究工作,以及一些新发现和新机理。在氟离子荧光探针的检测机理方面,课题组提出了与以往实验报道不同的荧光检测机理;在生物硫醇荧光探针分子的检测机理方面,课题组研究并揭示了激发态氢键对生物友好环境中荧光检测的影响;在爆炸物检测方面,课题组提出了荧光探针分子与爆炸物的结合模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荧光探针的检测机理并揭示了氢键等弱相互作用在爆炸物荧光检测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报告结束后,楚天舒与现场师生进行了互动,就大家提出的相关问题和招生情况,给予了耐心的解答。专家简介:楚天舒,教授,研究方向为复杂大分子体系激发态动力学实验和理论研究、强激光场与物质相互作用机制及强场动力学研究和原子
    2018-12-02
  • 11月30日上午,应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邀请,河南大学教授黄明举应邀来我校讲学。报告会在物理南楼二楼报告厅举行。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相关专业师生百余人参加了报告会。黄明举以《贵金属基核壳纳米粒子的性质及其应用》为题,介绍了贵金属核壳纳米粒子具有独特的光、电和催化性质,使其在材料科学、生物物理、分子电子学以及基于表面增强效应的荧光工程学领域具有极其广泛的应用前景。报告综述了贵金属核壳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并对贵金属核壳材料的发展进行了展望。报告结束后,黄明举与现场师生进行了互动,就大家提出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耐心细致的解答和讨论。专家简介:黄明举,博士,河南大学教授。河南省物理学会理事,中国光学学会光学材料专业委员会会员,国家高等学校“光电信息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协作分会委员。《Opt.Eng.》《Chin.Phy.Lett.》《中国激光》《光子学报》等专业期刊审稿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带头人,省高校优秀骨干教师。先后主持和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以上项目11项,获省部级以上优秀奖4项。近五年来发表科研论文40篇,其中SCI、EI收录32篇。(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张浩兴)
    2018-12-02
  • 11月30日上午,应我校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邀请,河南大学教授王渊旭来我校讲学。报告会在物理南楼二楼报告厅举行。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相关专业师生100余人参加了报告会。王渊旭以《几种Zintl相热电材料的研究》为题,主要从热电材料的结构、物性、电子结构进行讲解。他介绍了热电材料优势、以及一些典型的热电材料,如蹄化物、金属氧化物和Zintl相化合物等具有高塞贝克系数、低的热传导率和低阿德电阻等特征的物质,并进而介绍了一些关于热电材料的研究进展,主要有阴离子基团排布方式对电子结构及热电性质的影响;能带结构调控改善热电性质;最优载流子浓度,热电性质对载流子的依赖等。报告结束后,王渊旭与现场师生进行了互动,并就提出的相关问题给予耐心细致的解答。专家简介:王渊旭,博士,河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黄河学者。1993-1997年,山东大学物理系,学士学位;1997-2002年,山东大学物理与微电子学院,博士学位。2002.7-2004.4,山东大学物理学院,讲师;2004.5-2005.9,日本国立物质材料研究机构,博士后;2005.10-2007.3,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博士后;2007.3-
    2018-12-02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