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1

  • 报告人:清华大学王朝晖教授报告名称:稠环芳酰亚胺的精准合成及其在有机电子学中的应用报告时间:9月28日15:00报告地点:化学北楼N102报告人简介:王朝晖,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入选第三批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05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2010年“百人计划”终期评估优秀,2014年获中国化学会——巴斯夫公司青年知识创新奖。长期从事新型共轭分子的设计、合成和可控组装以及分子器件的研究工作,在复杂结构有机功能分子的高效合成和半导体性能研究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迄今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SCI收录论文170余篇,其中在《自然综述材料》(Nat.Rev.Mater.),《化学研究评述》(Acc.Chem.Res.),《美国化学会志》(J.Am.Chem.Soc.),《德国应用化学》(Angew.Chem.Int.Ed.)等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并多次被作为研究亮点以及封面文章报道。在国际和国内学术会议上做邀请报告50余次。
    2018-09-27
  • 报告人:迈阿密大学米勒医学院袁慧君教授报告名称:Mito-targetedAAV9-ATP6reversesparalysisinmice报告时间:9月28日16:30报告地点:生物西楼206室
    2018-09-27
  • 报告人:集美大学阎希柱教授报告名称:生物修复海洋滩涂生境研究进展报告时间:9月28日10:00报告地点:生物报告厅
    2018-09-27
  • 9月25日下午,应我校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邀请,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李保权来我校讲学。报告会在物理南楼二楼报告厅举行,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相关领导、相关专业教师、研究生和本科生百余人参加了报告会。李保权主要以《服务于脉冲星导航的嵌套聚焦型X射线计时探测器》为题,向大家介绍了关于国内在研制嵌套聚焦型X射线计时探测器方面取得的最新进展和研究成果。脉冲星是一种快速旋转的致密中子星,其位置坐标犹如恒星星表,另外毫秒脉冲星的自转周期又极为稳定,所以,理论上脉冲星可提供绝好的空间参考基准和时间基准,为航天器提供天然的导航信标。基于X射线脉冲星的自主导航系统是新型自主导航方式,也是一种前瞻性、战略性的导航技术,它能够为近地轨道、深空飞行航天器提供位置、速度、时间和姿态等丰富信息,且不依赖地面的导航系统。X射线计时探测器是脉冲星导航的核心设备,不仅要求具有高灵敏、大面积的同时,还要求轻量化、小型化。报告结束后,他与现场师生进行了互动,就大家提出的相关问题,给予了耐心细致的解答。专家简介:李保权,男,1973年5月生,主要从事太阳X射线成像、太阳极紫外成像等新型高分辨遥感仪器的开发应
    2018-09-27
  • 9月25日下午,应我校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邀请,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程云涛来我校讲学。报告会在物理南楼二楼报告厅举行,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相关领导、相关专业教师、研究生和本科生百余人参加了报告会。程云涛主要以《轻量化反射镜技术及应用》为题,向大家介绍了关于蜂窝夹芯轻量化反射镜及其关键技术;展示了中科院光电所轻量化反射镜技术发展及显示度产品;最后总结了轻量化反射镜技术的未来发展。其间介绍了随着望远镜的尺寸和质量的增加,制作费用、复杂程度和成本随之增加,因此人们注意小型和轻型望远镜的研究。折反式或全反式光学系统的主要光学零件是反射镜,如何使这些反射镜质量减少,又能保证所要求的光学性能,是研制轻型望远系统及航天遥感仪器的重要技术途径。蜂窝夹层板作为一种轻型复合材料,具有弯曲刚度大、强度高、稳定性好、隔声隔热效果好等特点。因此报告首先介绍了望远镜的发展历程,说明了大口径反射镜轻量化的必要性。报告结束后,他与现场师生进行了互动,就大家提出的相关问题,给予了耐心细致的解答。专家简介:程云涛,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低膨胀材料蜂窝夹芯结构轻量化反射镜
    2018-09-27
  • 9月22日上午,应我校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邀请,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百人计划”入选者乔从丰来我校讲学。报告会在物理南楼二楼报告厅举行,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领导、相关专业教师、研究生和本科生百余人参加了报告会。乔从丰以《量子力学中的不确定性》为题,介绍了量子力学中不确定关系的研究,阐释了不确定性是量子理论有别与经典理论的一个显著特征。不确定性原理由著名物理学家海森堡1927年提出,是量子世界所遵从的基本法则,通常包括测量扰动关系及不相容可观察量实验精度之间所满足的关系。深入理解量子不确定性,研究不确定性对量子应用所造成的影响仍当前量子理论研究的前沿课题之一。报告结束后,乔从丰与现场师生进行了互动,就大家提出的相关问题,给予了耐心细致的解答。专家简介:乔从丰,男,1963年5月生,汉族,山西太原人,博士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教授,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中国物理学会,高能物理分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中国科学院大学首批长聘教授,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1993年至1996年北京大学物理系博士生,1996年至1998年中科院中国高等科技中心博士后,1998年至2000年德国汉堡大学理论物理所洪堡学
    2018-09-26
  • 报告人:清华大学冯克勤教授报告名称:艰苦奋斗,勇攀高峰——数学大师华罗庚报告时间:9月27日8:00报告地点:数学楼103室报告人简介:冯克勤,中科大原副校长,清华大学数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师从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我国著名数论与代数学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数学与力学学科评论组成员、《中国科学》《科学通报》《数学学报》《数学年刊》《InternationalJournalofNumberTheory》等编委、中科院《晨兴》数学中心和教育部“数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学术委员会成员、教育部数学与力学教改和教材小组成员、《陈省身数学奖》和《华罗庚数学奖》评议委员会成员;信息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科技著作奖评审委员会成员。作为负责人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数学重点项目、《代数数论》七五、八五、九五课题组长、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已完成三项)、中科院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一,1988年)、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排名第一,1989年)、陈省身数学奖(1990年),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80余篇,出版专著与教材10余本,主编的《走向数学》丛书获1992年中国图书奖(二等)。
    2018-09-25
  • 报告人:南开大学符方伟教授报告名称:TwoHypercubeColoringProblems报告时间:9月27日9:00报告地点:数学楼103室报告人简介:符方伟,分别于1984年、1987年和1990年获得南开大学理学(数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1987年7月至今在南开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工作。现为南开大学陈省身数学研究所教授和博士生导师、中国电子学会信息论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密码学会理事、中国密码学会密码数学理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学术期刊《密码学报》《电子与信息学报》和《应用数学》的编委。入选2000年度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2000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主要从事编码理论及其应用、密码学及其应用、信息论及其应用的研究工作,在国际和国内重要学术期刊与国际会议论文集上发表论文200余篇。作为负责人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教育部的多项科研项目,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了科技部973项目。
    2018-09-25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