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1

  • 6月1日上午,应美术学院邀请,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周晓陆教授在美术学院多媒体教室作了关于“力与美的互动——技术、艺术与人类文明”的讲座。美术学院部分教师及百余名学生代表聆听了讲座。周晓陆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开场,解释了对艺术的定义——按照审美规律的创造就是艺术,以及阐释了美学的核心端点:适合的就是美。他围绕主题,从艺技互萌、艺领技随、技艺相当、技渐先艺、技长艺弱五个阶段讲解艺术与技术的关系,并不忘根据参加讲座的学生专业情况,特地分析了设计在技术与艺术之间扮演的角色。在理论阐释之后,周晓陆向同学们展示了凭借自己多年考古经历以及丰富的阅历收集到的相关图像资料,理论与实例相结合,令同学们对艺术与技术之间的关系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临近讲座尾声,他对同学们提出了两点期望,一是希望讲座可以激发同学们对艺术地重新思考,二是做到问题阶段化思考。最后,周晓陆与在场美术学院师生进行了深入的交流,现场气氛热烈。(美术学院杨连新潘颖颖)
    2018-06-01
  • 报告人:加拿大康考迪亚大学博士生导师王晓磊教授报告名称:先进材料的纳米结构设计及其在电化学能源存储中的应用报告时间:6月5日9:00报告地点:化学北楼N102报告人简介:王晓磊博士,加拿大康考迪亚大学(ConcordiaUniversity)教授,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主要从事先进纳米材料和多孔材料的设计、合成以及电化学和光化学性能测试,及其在能源转化与存储方面的应用研究。主要研究领域包括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锂硫电池,金属空气电池,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以及太阳能电池等,在Nat.Commun.,Angew.Chem.Int.Ed.,EnergyEnviron.Sci,Adv.Mater.,Adv.EnergyMater.,Adv.Funct.Mater.,Carbon等国际顶尖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h-indiex为22,并多次受邀担任J.Nanomater.,J.Appl.Energy等首席客座编辑。曾获侯祥麟奖、美国加州大学清洁技术中心Arco奖及奖金等。
    2018-06-01
  • 5月29日上午,应我校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邀请,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香港中文大学博士生导师肖旭东教授和国家“千人计划”专家、上海高压科学技术先进研究中心博士生导师陈晓嘉教授在物理南楼二楼报告厅作学术报告。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有关学科带头人、青年骨干教师、部分研究生和本科生参加该学术报告会。报告会由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院长杨宗献主持。肖旭东作了题为“Cu(InGa)Se2solarcells:fromlaboratoryresearchtocommercialization”的学术报告,给参会者介绍了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研究背景,及其团队在该方向所做的系统工作,并为大家介绍了其将研究成果进行产业化的情况。陈晓嘉则为与会师生介绍了超导中存在的一些复杂的现象,并通过精巧的实验设计研究了高压环境下超导特性的影响情况,阐释了超导体中超导现象的影响机制。报告会结束后,肖旭东和与会师生就铜铟镓硒太阳能电池的基础研究问题及产业化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陈晓嘉和与会师生就超导体中存在的复杂物理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王显威刘宁)
    2018-06-01
  • 报告人: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郭照立教授报告名称:Discreteunifiedgaskineticschemeformultiscaleflowandheattransfer报告时间:6月1日15:00报告地点:数学学院S103报告人简介:郭照立,工学博士,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郭照立教授主要从事复杂流动的介观物理模型和数值方法(LatticeBoltzmann方法、Gas-KineticScheme方法等)、微尺度流动与传热、多相流、渗流力学方面的研究,其团队关于“跨尺度多相反应流”的研究成果获得了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评价和广泛认可,且这一成果丰富了相关学科内容,推动了学科的发展。
    2018-05-31
  • 5月27日上午,应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邀请,OklahomaStateUniversity博士生导师GaryG.Yen教授在学院楼S107作了一场题为“State-of-the-artevolutionaryalgorithmsformanyobjectiveoptimization”的学术报告。学院相关负责人、部分青年教师和研究生聆听了报告。GaryG.Yen从神经网络、遗传进化等方面出发,介绍了计算智能(CI)的产生背景以及人工智能与计算智能之间的差别。他指出人工智能与计算智能并非等价,人工智能需要以各方面的学科知识为基础,而计算智能则更多依靠的是大量的收集数据,对得到的数据信息进行优化处理,剔除掉旧的数据,保留有用的数据,不断进行调整,并举例介绍了计算智能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GaryG.Yen最后讲解了群体智能方面的知识。讲座结束后,同学们就讲座内容与国外的学习生活情况与GaryG.Yen进行了交流。专家简介:GaryG.Yen现为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学院教授、IEEEFellow和IETFellow。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智能控制、计算智能、进化多目标优化、健康监测以
    2018-05-30
  • 5月27日上午,应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邀请,郑州大学博士生导师梁静教授在数学楼S107作了一场题为“多模态多目标优化问题及基于进化计算的解决策略”的学术报告。学院相关负责人、部分青年教师和研究生聆听了报告。梁静以群集智能为切入点,介绍了蜂群算法、蜘蛛算法、粒子群算法等群集算法以及粒子群算法的发展背景、寻优过程以及算法流程。她从单目标问题的求解延伸到对多目标多模态的求解,详细介绍了通过求解决策空间中的非支配解,同时考虑决策空间和目标空间,将非支配解对应到目标空间中,得到相应的Parato最优前沿,最后将非支配解排序,并利用距离选择机制进行选择。讲座结束后,同学们就讲座内容、报考博士、科研提升等问题与梁静进行了热烈的交流。专家简介:梁静,博士,郑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致力于群集智能算法研究及应用研究,兼任SCI期刊IEEETransactionsonEvolutionaryComputation,IEEEComputationalIntelligenceMagazine副编辑等。主持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一项,省教育厅创新人才项目一项等。(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汪春峰苗山根)
    2018-05-30
  • 4月27日,应法学院邀请,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反恐怖主义研究中心主任、湖北省法学会刑法研究会会长、博士生导师康均心教授在校东区模拟法庭,为法学院部分教师、2017级本科生作以“从打黑除恶到扫黑除恶”为主题的讲座报告。康均心首先从详尽的案例数据出发,简要介绍了2006年“打黑除恶”专项行动和2018年“扫黑除恶”专项行动的响应成果,讲解了两者在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方面的相同点以及在部署主体、政治站位、战略部署等方面的不同点。康均心指出,从打黑除恶到扫黑除恶是我国全面依法治国的必然选择,是形成有效社会治理的现实需要;是全面彰显法治中国建设的价值追求;是维系社会长治久安,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必然回应。康均心强调,打黑除恶迈向扫黑除恶的路径选择,必须注重运用法治思维厘清“扫黑除恶”的法律政策界限、立足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把握扫黑除恶的广度和深度、秉持群众路线实现打击与预防黑恶势力的目的、重视程序正义平衡扫黑除恶与保障人权等四个方面。法学院副院长于庆生指出,康均心教授的讲座对“从打黑除恶到扫黑除恶”的政策背景、行动响应、考量因素、重点指向、行动必然、路径选择等进
    2018-05-30
  • 会议名称:第11届计算纳米科学与新能源材料国际研讨会会议名誉主席:张统一院士会议主席:杨宗献教授会议时间:2018年6月23-26日会议地点: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新乡商会大酒店会议网站:http://www.htu.edu.cn/cnnem11/会议简介:为了进一步探讨计算纳米科学与新能源材料及其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学术交流,由中国材料研究学会计算材料学分会主办,河南师范大学承办的“第11届计算纳米科学与新能源材料国际研讨会(CNNEM11)”将于2018年6月23日(星期六)至26日(星期二)在河南师范大学召开。以期为各位专家、学者搭建一个交流与合作的平台。CNNEM系列会议的前10届分别在南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山东大学/泰山学院、西南交通大学、烟台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上海大学、吉首大学/湘潭大学成功举办。会议主题包括:1.理论与计算方法;2.新能源材料的模拟与设计;3.表面界面及催化;4.低维材料与设计;5.量子输运与调控;6.凝聚态和纳米科学中的新效应。
    2018-05-30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