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1

  • 报告人:苏州大学张朋川教授报告题目:中国古代设计文化的区域性和流动性报告时间:2016年12月16日09:30报告地点:美术学院三楼多媒体教室
    2016-12-15
  • 报告人:华东师范大学董翠香教授报告题目:中国学校体育课程发展报告时间:2016年12月15日8:00报告地点:体育学院会议室
    2016-12-14
  • 报告人:河南大学张清民教授报告题目:鲍勃·迪伦获奖与文学研究者的主体意识报告时间:2016年12月14日19:30报告地点:文学院二楼会议室
    2016-12-13
  • 1.报告人:敦煌研究院杨富学教授报告题目:敦煌与敦煌学的前世今生报告时间:2016年12月15日08:30报告地点:阶梯楼303室2.报告人:浙江大学何文炯教授报告题目:基本养老保险与健康养老服务报告时间:2016年12月15日09:30报告地点:东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平台
    2016-12-13
  • 报告人:著名作家阎连科报告题目:阅读:灵实之间的穿行报告时间:2016年12月13日15:30报告地点:东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平台
    2016-12-13
  • 12月11日上午,应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邀请,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党安红教授和武汉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周次明教授在我校物理北楼三楼报告厅为学院师生分别作了题为“空间光通信关键技术的研究”和“光纤传感技术研究与应用”的学术报告。报告由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院长彭玉峰主持,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教师、研究生及部分本科生共300人聆听了讲座。彭玉峰对党安红和周次明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总结概括了我校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在第六届“研究生学术活动月”中的科研活动,并代表学校为党安红和周次明颁发了河南师范大学兼职教授的聘书。党安红介绍了空间光通信的研究背景、现状、优势和发展方向,详细介绍了空间光通信中传输机理、抗背景光噪声、微弱光信号相干检测等关键技术,分析了大气湍流对光通信的光束漂移原理,以及弱信号检测中的光锁相机理、相位控制补偿机理和信号处理机理三大关键技术。周次明从光纤的起源、发展和国内外研究现状讲起,论述了光纤传感器的原理和特点,系列光纤传感器及其工程化、基于物联网的光纤传感网络和光纤传感智能化系统等光纤传感技术。通过武汉理工大学的光纤传感技术国家级工程实验室的在研项目,介绍了光纤传感技术在桥梁检测、火灾安
    2016-12-12
  • 12月8日上午,应外国语学院邀请,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马骏教授在我校CommonRoom作了题为“日本古代汉文研究与方法论”的讲座。外国语学院相关专业教师、学生近百人聆听了此次讲座,讲座由外国语学院教师孙士超主持。马骏围绕着上代文学作品言说类四字格展开,对日本古代汉文研究与方法论进行了详尽的介绍,主要包含了上代文学佛经文体研究方法论、位相、结构、内容三方面的文体分析及东亚汉字文化圈的视阈等五方面内容。马骏对日本上代文学与中国文学交流过程中的主体意识和创新精神也进行了简单介绍,其研究的深入、考据的严谨也为在座师生树立了学习的榜样。马骏向同学们讲述了《日语学习与研究》的选题及论文写作规范,让同学们了解了选题中的一些技巧,激发了学生们的写作兴趣。(外国语学院袁园陈淑芬)
    2016-12-09
  • 12月7日上午,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导师郭建宁教授应邀来我校讲学。本场报告是马克思主义牧野论坛第五讲,报告在东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平台举行。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研究生以及河南科技学院、新乡医学院、新乡学院、河南工学院相关教师近200人聆听了本次讲座。报告开始前,河南师范大学副校长李雪山代表学校,向郭建宁颁发了兼职教授聘任证书。郭建宁的报告题目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问题研究”。在报告中,郭建宁分析了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三个渠道:日本渠道、欧洲渠道和前苏联渠道;回顾了马克思主义传播与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分别介绍了李大钊、陈独秀、瞿秋白、艾思奇、李达和毛泽东在此过程中的不同作用;论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逻辑:实践逻辑、理论逻辑和文化逻辑;指明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道路的关系。下午,在马克思主义学院二楼会议室,郭建宁与马克思主义学院部分教师进行了座谈,并对马克思主义学院申报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进行了专题辅导。郭建宁,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会评专家,教育部2011计划“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协同创新中心”联合主任,曾任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马克思
    2016-12-09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