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1

  • 11月18日下午,应外国语学院邀请,厦门大学吴光辉教授在学院学术报告厅作了题为“经典诠释与翻译视角”的讲座。外国语学院相关专业教师、研究生、本科生共百余人聆听了讲座。讲座由外国语学院院长梁晓冬教授主持。吴光辉介绍了日本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川端康成及其代表作《雪国》的不同译本,并围绕《雪国》起始句的多种译文版本进行了阐释,尤其是对“国境”“であった”的文本意义与语法功能展开了理论探讨,提炼出这段文字中潜藏的川端康成文学的独特内涵,揭示出中国学者理解、译介、审视川端康成文学的基本问题所在。吴光辉教授的学术观点新颖、言语诙谐幽默,为在场师生带来了一场日本文学作品解读的知识盛宴。讲座后,吴光辉针对与会师生的提问做出了认真、详细的解答。(外国语学院陈淑芬焦馨卉)
    2016-11-23
  • 11月15日下午,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副总工程师、博士生导师张文生教授在我校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217报告厅作了题为“‘结构+统计’大数据机器学习算法与应用”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刘栋主持,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领导、部分教师及研究生共百余人聆听了讲座。随着数据数量增加和数据结构的日益复杂,信息社会产生的数据早已超越了人力所能处理的范畴,大数据时代悄然而至。张文生从“大数据理解、机器学习框架、大数据应用”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他对同分布---机器学习本质、非参数贝叶斯聚类、快速在线计算等基本技术进行了介绍,结合阿里巴巴的“用户购买行为预测”大数据案例进行了分析,并分享了其团队在“雷达气象大数据超短临时时空精准降水估计”等项目中取得的显著成果。会后,张文生针对师生提出的问题给予了细致耐心的解答。(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袁培燕)
    2016-11-21
  • 11月20日,中国矿业大学博士生导师巩敦卫教授在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217报告厅作了题为“基于测试域知识的遗传算法”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刘栋主持,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相关专业教师、研究生和本科生代表共200余人聆听此次讲座。巩敦卫从研究动机、消息传递并行程序、所提方法、实验和总结等五个部分,为大家声情并茂地介绍了如何采用融入测试域知识的遗传算法,从而更高效生成覆盖目标路径的测试用例,为学院师生拓宽了研究视野。会后,巩敦卫与现场师生积极进行互动,耐心解答师生提出的问题。(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袁培燕)
    2016-11-21
  • 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范国睿教授来我校讲学11月11日下午,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范国睿教授应邀在校东区B楼302报告厅作了题为《大数据时代的教育改革》的学术报告。教育学院教师、研究生和本科生代表共200余人聆听了报告。报告会由教育学院副院长李醒东主持。范国睿结合目前国内教育改革总体趋势,围绕大数据的意义与特征、大数据时代的教育变革、未来发展趋势、问题与陷阱四个方面,层层深入地揭示了大数据应用与教育教学改革的密切关联,并在此基础上对教育科学技术的发展作了进一步的阐述。随后,他向大家展示出未来大数据时代教育变革的趋势,如:平板电脑将成为最主要学习工具、smartclassroom和智能课堂的普及、游戏与游戏学习是主要学习方式等。范国睿建议大家要积极应对科技发展大势,不断更新观念,提高教育效能,规避风险,以达到完善教育意义的目的。(教育学院师鸽张玲瑞)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刘清堂教授来我校讲学11月11日下午,教育部高等学校动画、数字媒体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刘清堂应邀在教育学院学术报告厅作了题为《学习分析技术、方法及应用》的学术报告。教育学院教师、研究生和本科生代
    2016-11-17
  • 11月14日下午和11月15日上午,应外国语学院邀请,中国海洋大学李志清教授在我院COMMONROOM进行了题为“解读法国文学”的学术讲座。相关专业教师、本科生共百余人聆听了此次讲座。讲座由外国语学院董海老师主持。在14日下午的讲座中,李志清教授先概括介绍了19世纪的法国文学流派及其特点,即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象征主义文学和自然主义文学。然后通过雨果的《巴黎圣母院》指出浪漫主义文学强调个人感受和想象,通过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指出现实主义文学的写实性,通过波德莱尔的《恶之花》指出象征主义文学主张从丑恶中提取美,通过左拉的《萌芽》指出自然主义文学完美客观地反映生活。15日上午的讲座中,李志清教授详细讲解了20世纪的文学流派及其特点,即达达主义文学、超现实主义文学、存在主义文学、新小说和荒诞派戏剧,指出20世纪是一个“荒诞”的世纪,被其影响的文学作品也具有荒诞色彩。李志清教授强调达达主义影响了整个20世纪文学,其他的文学流派都或多或少受到它影响。讲座结束后,李志清教授对与会师生的提问作出了详细的解答。(外国语学院王艳蕾杜佩航)
    2016-11-17
  • 报告人:远程教育杂志社陶侃教授报告题目:移动互联时代的学术论文建构报告时间:2016年11月21日08:30报告地点:田家炳812室
    2016-11-16
  • 报告人:华中师范大学姚伟钧教授报告题目: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中的若干问题报告时间:2016年11月16日16:30报告地点:阶梯楼208室
    2016-11-15
  • 1.报告人:千人计划获得者、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博士生导师詹祥江研究员讲学题目:Referencegenomesfornon-modelorganismsandtheirapplicationsinevolutionaryandpopulationgenetics报告时间:2016年11月18日9:00报告地点:生物报告厅2.报告人:中科院百人获得者、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博士生导师陈昌斌研究员报告题目:白色念珠菌肠道感染与宿主免疫问答报告时间:2016年11月18日10:30报告地点:生科院报告厅3.报告人: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汪晓勤教授报告题目:数学史与数学教学设计的融合研究报告时间:2016年11月19日14:30报告地点:数学学院一楼学术报告厅4.报告人:中国科学院林群院士报告题目:一门课一定理,一堂课八分钟,可能吗?报告时间:2016年11月20日8:30报告地点:数学学院一楼学术报告厅5.报告人:国家杰青获得者、南昌航空大学博士生导师李金恒教授报告题目:TransformationsofUnsaturatedHydrocarbonsviaC-HOxidativeFun
    2016-11-14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