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1

  • 报告人:厦门大学吴光辉教授报告题目:经典诠释与翻译视角报告时间:2016年11月18日16:30报告地点:外国语学院学术报告厅
    2016-11-11
  • 11月10日上午,应化学化工学院邀请,东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博士生导师吴兴隆教授来我校作学术报告。学术报告会在化学北楼N102报告厅举行,报告会由化学化工学院化学系主任轩小朋主持。吴兴隆以新能源材料为切入点,作了题为“锂/钠离子电池中关键材料性能提升新方法的研究”的学术报告。基于对新能源电池材料的思考,吴兴隆介绍了提高磷酸铁锂的几种策略,如何在实验室内实现研究思路以及最终如何转化为具体的应用等方面的内容。对于新型能源材料,他以钠离子电池为例,详细讲述了通过氧原子的桥连成功实现Sb纳米颗粒的钠离子存储方法。结合东北师范大学所在地长春的特色,吴兴隆课题组从硅藻土出发,成功实现纳米硅的合成并应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报告会结束后,吴兴隆和与会师生进行了深入交流,现场气氛活跃。(化学化工学院刘起胜李苞)
    2016-11-10
  • 报告人:中国矿业大学博士生导师巩敦卫教授报告题目:融入测试域知识的遗传算法报告时间:2016年11月20日15:30报告地点:计算机学院217会议室
    2016-11-09
  • 报告人:郑州大学苗连营教授报告题目:从民法典的编纂看宪法的意义报告时间:2016年11月11日10:00报告地点:法学院模拟法庭
    2016-11-08
  • 11月3日下午,应化学化工学院邀请,国际著名的药物化学家、药物化学著名期刊JournalofMedicinalChemistry主编、美国密歇根大学王少萌教授来我校做学术报告。学术报告会在化学北楼N102报告厅举行,报告会由化学化工学院院长张贵生主持。王少萌作了题为“TargetingProtein-ProteinInteractionsforNewCancerTherapeutics:FromImpossibletoReality”的学术报告。他从SmacAVPIPeptide切入,介绍了如何进行多肽小分子结构改造,从而设计合成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的临床先导化合物。王少萌详细讲解了靶向MDM2抑制剂新药的设计研究过程,即以多手性螺环氧化吲哚作为核心骨架,通过一系列结构设计,包括在吡咯环上引入环己基防止其消旋化,从而合成了具有更好生物利用度、更好药代动力学和抗肿瘤活性的MDM2抑制剂。王少萌还阐释了含螺环氧化吲哚结构的化合物可逆性开环-闭环出现的不同异构体的现象及其对活性的影响。会后,与会师生就报告内容提出了一系列问题,王少萌一一进行了解答。(化学化工学院刘起胜谢明胜)
    2016-11-07
  • 1.报告人:华南师范大学扈中平教授报告题目:对若干道德问题的重新思考----以雷锋精神为例报告时间:2016年11月8日09:30报告地点:物理北楼三楼学术报告厅2.报告人:华东师范大学范国睿教授报告题目:数据时代的教育改革报告时间:2016年11月10日15:00报告地点:东教2号楼302室3.报告人:湖南师范大学刘铁芳教授报告题目:个体发展历程与教育的内在秩序报告时间:2016年11月11日14:30报告地点:东教2号楼302室4.报告人:华中师范大学刘清堂教授报告题目:学习分析技术、方法及应用报告时间:2016年11月11日15:00报告地点:田家炳812室
    2016-11-07
  • 1.报告人:复旦大学孙科志教授报告题目:儒学传播与韩国儒家社会的确立报告时间:2016年11月8日16:30报告地点:阶梯教室402室2.报告人:河南大学程民生教授报告题目:清明上河图及其文化奇观报告时间:2016年11月10日08:00报告地点:阶梯教室203室
    2016-11-07
  • 报告人:上海京剧院蓝天报告题目:京剧进行时报告时间:2016年11月7日19:30报告地点:帕瓦罗蒂音乐厅主办:校团委
    2016-11-07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