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1

  • 5月11日上午,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郑伟应邀做客“卫风讲堂”“百年华诞·学术专场”,在文学院302会议室为师生作题为“明清俗文学文献与正俗音研究释例”的专题讲座。学院领导、教师代表及硕士生参加本次讲座。讲座由学院教师孙志波主持。讲座伊始,郑伟从官话特征、音韵条例、概念辨析、官话音全貌、俗文学文献参考五个方面来阐述明清时期的音韵特点,并着重分享自己的讨论思路。他指出辨音要先拟定音韵条例,再辨析其正音或俗音的属性。针对正音与俗音异同问题,郑伟通过列举十项条例来讲解浊音清化、喻疑母合并、入声舒化等知识内容。讲座最后,他提供出新的研究方法,将南曲字音资料与南戏借音字资料,按所论音韵条例作一比较,由此可以看出不同性质文献正音标准的不同。讲座结束后,郑伟就教师提出的语音变化、方言字选取、声调别字等方面问题展开深入交流与耐心解答。孙志波对讲座进行总结,他表示,郑伟用文献资料来论证语音史相关问题,印证不同时代的语言特色,为我们教学研究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希望学院老师在做课题研究过程中能够细致全面地总结资料,进行系统分析。专家简介:郑伟,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责任教授,
    2023-05-12
  • 5月11日下午,应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邀请,郑州大学王秀梅教授在数学学院南楼107教室作题为“偶圈和完美匹配”的学术报告。学院组合图论方向教师和研究生共20余人聆听本次讲座。报告会由副教授李恒哲主持。王秀梅教授报告的主要内容是圈友好图的相关问题:介绍圈友好图、Pfaffian图的基本定义和圈友好图与Pfaffian图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她对圈友好的无爪2-连通图与无爪3-连通图进行了完整的刻画。利用这些研究结果,可以判断圈友好2-连通无爪图是不是Pfaffian图。讲座结束后,王秀梅与学院师生进行互动答疑。此次报告给予与会师生前沿性的学术指导,有利于拓宽与会师生的学术视野。专家简介:王秀梅,郑州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运筹学会理事,中国运筹学会图论组合分会理事,中国运筹学会数学优化分会理事,河南省运筹学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图论与组合最优化的研究工作,在《Mathematical Programming A》《SIAM Journal on Discrete Mathematics》《Discrete Mathematics》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2023-05-12
  • 5月10日上午,应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邀请,复旦大学郭坤宇教授为学院师生作题为“Hahn-Banach延拓定理——打开无穷维空间的钥匙”的学术报告,相关专业教师和硕士研究生50余人参加此次报告。报告会由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院长左红亮教授主持。郭坤宇教授简单地介绍了泛函分析的诞生和发展,指出泛函分析是研究无穷维空间的学问,Hahn-Banach延拓定理是泛函分析的基石,在泛函分析及数学的其他分支中具有基本的重要性。郭教授介绍Hahn-Banach延拓定理的各种版本及其在测度论、群论、凸集几何以及运筹优化等问题中的应用,详细讲解了其半群形式和几何形式;通过Hahn-Banach延拓定理,带领师生们更深层次地认识了Lebesgue测度和积分理论。报告结束后,郭坤宇教授耐心细致地回答了师生的问题。本次报告会精彩绝伦,提高了师生们对泛函分析这门学科的认识。专家简介:郭坤宇,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和上海数学中心谷超豪研究所长聘教授、数学科学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2005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长期从事算子理论和算子代数的研究,取得了若干重要成果。独立或与他人合作在国际知名数学期刊发表论文90多篇;其中包括J
    2023-05-11
  • 5月8日下午,应生命科学学院邀请,上海海洋大学教授成永旭莅临我校讲学,并在生物报告厅作题为“我国大闸蟹养殖发展趋势及大闸蟹食文化”的学术报告,学院师生200余人参加。报告会由副院长陈建军主持。成永旭以我国大闸蟹养殖现状、趋势以及大闸蟹在我国饮食历史文化上的地位开篇,主要介绍河蟹的生命史和栖居方式,分析河蟹的食性及组织学研究结果,分享大闸蟹食文化的悠久深厚知识,凸显对大闸蟹的养殖研究是食用与文化的相互交融。本次报告内容丰富,有助于与会人员对生命科学领域最新科研动态的了解,是科学研究与现实生活交相辉映的深刻体验,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专家介绍:成永旭,生物系85届校友,现为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河蟹养殖和稻渔种养方面的研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名2)、上海市科技进步1等奖(2次,排名1)等多项奖项。先后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和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上海市曙光学者”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特别是近些年带领团队在台湾河蟹养殖的推广,受到广泛关注。近些年发表相关论文150余篇,其中SCI论文30余篇,获得相
    2023-05-09
  • 5月8日,应我校物理学院邀请,上海科技大学江玉海教授在物理南楼二楼报告厅为我校师生作题目为“冷锶原子反应谱仪研制进展和初步结果”的学术报告,物理学院相关专业师生参加交流学习。报告介绍了利用电子离子成像技术和激光冷却技术研制的冷锶原子反应谱仪所取得的突出工作。江玉海教授介绍了利用冷原子与强场超快的精密光谱与成像技术,利用该技术可以实现对冷等离子体的精密测量与控制,模拟热等离子体,研究超出等离子体动力理论的新现象和新物理。他介绍了冷锶原子反应谱仪装置的设计方案,设备性能,以及团队最近采集的单电离和双电离的初步成果。最后,江玉海教授对未来冷锶原子反应谱仪的应用进行了展望,并提出了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报告结束后,江玉海教授与我院教师和学生就单光子电离实验中的具体问题展开深入讨论与交流。专家简介:江玉海,上海科技大学教授,博导,博士毕业于德国柏林自由大学物理系,在德国海德堡马普核物理研究所做博士后、项目主持人(PI)。先后应聘为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吉林大学的特聘教授。中国科学院 “引进国外杰出人才”(百人计划A类),上海市“浦江人才”。1992年/1995年本科/硕士毕业于
    2023-05-09
  • 5月8日,应我校物理学院邀请,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李玉同研究员在物理南楼二楼报告厅为我校师生作题目为“强激光和物质相互作用物理和应用”的学术报告,物理学院相关专业师生参加交流学习。报告介绍高功率激光的现状及其若干前沿问题,以及激光核聚变和新型太赫兹辐射源的进展和发展趋势。李玉同研究员简单介绍超快超强激光技术的发展以及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基本原理并提出激光惯性约束核聚变的新途径——双锥对撞方案,该点火方案通过四个动作的设计,分别实现高效压缩和加热。他介绍了一种利用强激光加等离子体介质产生太赫兹辐射源的新方案,利用该方案创造太赫兹脉冲能量和峰值功率的新世界纪录。最后,李玉同研究员讲解位于北京怀柔的超快X射线动力学和超快电子衍射用户装置的建设情况,并对其应用进行展望。报告结束后,李玉同研究员与学院教师和学生就产生强太赫兹辐射源中的具体问题展开深入讨论与交流。专家简介:李玉同,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科院光物理重点实验室主任。主要从事强激光和物质相互作用研究,在强激光驱动新型高功率太赫兹辐射及其应用、新型激光核聚变方案、实验室天体物理等前沿问题的研究中,取得了多项具有国际影响的进展。在国内外
    2023-05-09
  • 5月8日,应我校物理学院邀请,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魏红祥研究员在物理南楼二楼报告厅为我校师生作题目为“大科学装置助力科技创新”的学术报告,学院相关专业师生参加交流学习。报告主要介绍了国内外主要大科学装置规划、建设以及开放情况。魏红祥研究员简单介绍了世界上主要的综合性科学研究中心,使在场师生对于综合性科学研究中心有了一定了解。他介绍了位于怀柔科学城的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该装置提供了极低温、超高压、强磁场和超快激光等一个或多个极端物理条件,拓展了物质科学的研究空间,有利于我国在凝聚态物理和材料科学的多个研究领域达到世界一流水平。最后,魏红祥研究员讲解了目前该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试运行的筹备情况,并对未来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的应用进行展望。报告结束后,魏红祥研究员与学院教师和学生就建设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中的具体问题展开深入讨论与交流。专家简介:魏红祥,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所务委员,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项目经理助理、工程办主任。主要从事磁学、磁性材料方面的研究,在高频自旋纳米振荡器、高密度磁性非易失性存储器、超灵敏磁性传感器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主持、参加科技部、基金委、科学院科研
    2023-05-09
  • 5月8日,应我校物理学院邀请,北京大学刘运全教授在物理南楼二楼报告厅为我校师生作题为“光场调控:从量子隧穿到阿秒物理”的学术报告,物理学院相关专业师生参加交流学习。报告介绍了光场调控在强场物理中的应用方面所取得的突出工作。刘运全教授从量子力学入手,根据光与原子的相互作用引出光场调控的概念。他介绍了对超快激光光场的振幅、位相、偏振、轨道角动量,以及自旋角动量的调控手段,及其在强场物理中的相关应用。最后,刘运全教授介绍了团队关于光场调控在强场物理中应用方面的最近结果,其中包括通过构建新型阿秒钟对隧道电离过程中势垒下相位测量,以及对原子的自旋轨道耦合时间延迟(10阿秒)进行测量;基于相位奇点和偏振奇点的联合控制,对强场光电离过程进行控制,并采用光电子成像对光场轨道角动量和自旋角动量转换进行表征和测量等。报告结束后,刘运全教授与学院教师和学生就光场调控在强场物理中应用的具体问题展开深入讨论与交流。专家简介:刘运全,北京大学教授,2006年获中科院物理所博士学位,2006-2008年在马普核物理所做博士后研究;2009年获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B类)支持,同年被聘为北京大学百人计划特聘研究员,2
    2023-05-09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