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大新闻

  • 近日,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正式发布了《2019中国一流学科排名》。报告显示,河南师范大学化学学科位列全国高校并列第18位,河南省并列第1位;药学学科位列全国高校并列第35位,河南省并列第1位。化学化工学院是中国化学会理事单位,化学学科是河南省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学科和河南省优势学科A类资助学科,药学学科为河南省重点建设的一级学科。化学学科多年来持续进入ESI全球研究机构前1%,最新排名位列全球第584位,自然指数最新排名位列全国内地高校第43位、亚太地区高校第64位、全球高校第130位。学院目前拥有国家杰青、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国家优青、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国家级人才27人次,中原学者、河南省优秀专家、河南省特聘教授、中原百人、中原千人等省部级人才67人次。设有高等学校绿色化学与电源材料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国家“111”计划)、动力电源及关键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绿色化学介质与反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14个重点科研平台。近五年来,先后主持承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基金联合重点项目(6项)、河南省重大科技专
    2020-01-03
  • 12月31日下午,我校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总结表彰暨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申报动员大会在勤政楼第四会议室召开。党委书记赵国祥,校长常俊标,党委常委、副校长李学志、马治军出席会议。各文科学院院长、科研院长、科研秘书、学科带头人、社科平台负责人、社科处全体工作人员以及预申报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的教师代表等近200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党委常委、副校长李雪山主持。会上,社科处处长刘怀光就我校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的申报与资助情况、纵向横向对比情况、国家社科基金获取的经验与挑战,以及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任务分解与时间节点安排等进行专题阐述汇报。历史文化学院院长苏全有和教育学部部长宋晔分别代表先进单位介绍了学院在国家社科基金申报方面采取的具体做法和成功经验。商学院副教授杨玉珍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李东明分别代表先进个人作了国家社科基金成功申报的经验和体会。李学志宣读了《河南师范大学关于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工作受表彰的单位名单》,与会领导为先进单位颁发奖金牌并合影留念。常俊标代表学校高度评价了我校国家社科基金取得的成绩,对各先进单位表示衷心祝贺。常俊标指出,要以队伍建设、平台建设、社
    2020-01-02
  • 12月27至30日,由教育部主办,福建师范大学承办,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中国艺术教育促进会协办的全国首届普通高等学校美术教育专业教师基本功展示在福建师范大学举行,我校美术学院教师代表张备在该项活动中斩获理论组个人全能二等奖和教学展示、作品赏析两项单项奖。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教育专业教师基本功展示由教育部主办,每两年举办一次,旨在引导美术教育专业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引导美术教育专业教师进一步提升素质能力、改进教学方法,培养造就教育情怀深厚、专业基础扎实、勇于创新教学、善于综合育人的美术教育专业教师。本次活动共计有来自全国30个省(市、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68所高校的181位教师参加此次活动。自报名参赛以来,美术学院高度重视,组建参赛教师和教练团队,利用业余时间积极准备、充分实践、全面打磨,为展示活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比赛中,参赛教师张备凭借扎实的专业基础、灵活的课堂应变、沉稳的展示发挥获得了评委们的一致青睐。(美术学院 张鹏飞)
    2020-01-02
  • 近日,中共河南省委高校工委、河南省教育厅下发《关于公布2019年度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优秀论文评审结果的通知》。我校教师华锋的论文《行为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三全”维度》荣获一等奖,王子月的论文《以“互联网+”为核心的“双四”模式:探索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新模式》荣获二等奖。此次征集活动共收到280 篇,经过网络匿名评审、集中会评和复制比检测,共遴选优秀论文74 篇。其中,一等奖13 篇,二等奖29 篇,三等奖32 篇。评选活动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全省教育大会和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精神,进一步提升思政工作队伍理论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今后,我校将持续探索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有效途径和方法,提升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和水平,不断开创我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党委宣传部 何 欢 大学生记者 张雨馨)
    2020-01-01
  • 校党委书记 赵国祥 校长 常俊标老师们、同学们、朋友们:时光荏苒,岁月不居。在2020年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之际,我们谨代表学校党委行政,向全体师生员工、离退休老同志及所有关心支持学校事业发展的各级领导、海内外校友和社会各界朋友,致以新年的美好祝福!奋斗的脚步,奏响出美妙的华章;美好的瞬间,定格成永恒的记忆。刚刚过去的2019年,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和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用改革激发活力,用创新谋划发展,用奋斗提升内涵,在爱国主义旗帜下阔步前行,浓墨重彩地描绘出学校发展的新篇章。政治引领,党建先行。2019年,我们坚守“一个初心”,实现“八个转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高质量推进;深化“六个一”工程,提升党建工作质量,组织优势充分彰显;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强化忠诚干净和责任担当,全校上下干事创业“精气神”不断凝聚;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健全“十大”育人体系,优化“三全”育人格局,思想政治工作取得新成效。学校先后荣获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和样板党支部、团十八大以来共青团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先进单位、全省高校基层
    2019-12-31
  • 逝者如斯,不舍昼夜。2020年马上就要到了,我们也将跨入全新的20年代。时间是历史的坐标,特殊的时间节点,总能唤起人们深沉久远的记忆。过去的10年,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始终坚守精育良才的责任担当,始终坚定教育报国的为民情怀,始终贯彻“科教为先 德育为要”的办学理念,始终秉承“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培养目标,始终牢记“厚德博学,止于至善”的校训,始终弘扬“明德、正学、倡和、出新”的校风,一批批建设者不忘初心,矢志奋斗,攻坚克难,砥砺前行,以文明创建为抓手,扎实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工作,2011年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单位,2014年、2017年又连续蝉联这一荣誉称号,实现了文明创建的三连冠。近两年,我们创造性的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顺利通过全国文明单位年度复查。全国文明单位作为国家综合性考评的最高荣誉,已然成为过去10年学校的一张金字招牌,她记录着奋斗的脚步,她承载着学校的功绩,她彰显着师生的荣光。既往不恋,当下不负。成绩属于过去,创造赢得未来。作为立志建设“国际知名、国内著名、区域引领、特色鲜明”高水平大学的省属重点高校,新时代要有新目标,新思想指引新征程,新
    2019-12-31
  • 12月25日-26日,首届计算智能及应用青年论坛在我校举行。12月25日上午,在勤政楼第二会议室举行开幕式,来自国内外智能计算领域的青年学者(其中“杰青”层次人才1人,“优青”层次人才3人)、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岳杰勇出席开幕式。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软件学院领导班子成员、相关专业教师参加了开幕式,开幕式由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王晓东主持。岳杰勇对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参会代表表示欢迎,简要介绍了我校的办学历史、办学成就与办学现状。他希望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软件学院充分利用这个机会,虚心向各位专家学习请教,拓宽学术视野,激发创新思维,提高科研和社会服务能力。王晓东简要介绍了学院的发展概况,以及相关研究方向教师的基本情况,并展望了与各位专家展开长期合作交流的前景。在自由交流讨论阶段,相关专家与在座青年教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讨论。会议期间,专家学者作了多场学术报告。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王 伟)
    2019-12-31
  • 近日,河南省科协对2019年全省科普日活动进行了总结和表彰,我校生物资源博物馆获得2019年河南省全国科普日优秀组织单位,这是继获得2018年河南省科普工作突出的教育基地后的又一次通报表扬,也是对我校科协和生物资源博物馆科普宣传活动的肯定。河南师范大学生物资源博物馆于1984年筹建,2015-2016年升级改造,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共四个展厅:两栖爬行类鱼类展厅、鸟类标本展厅、昆虫标本展厅和哺乳类标本展厅,标本馆汇集了20世纪30年代以来原河南大学生物系和河南省自然博物馆的全部生物标本,以及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师生多年来野外实习、考察所采集的各类生物标本,现馆藏标本总计近6000种20多万号。目前,我校生物资源博物馆现已成为河南省规模最大、数量最多、种类较全的综合性生物标本馆。河南师范大学生物资源博物馆2015年获批成为2015-2019年度全国科普教育基地,2016年加入教育部思政司指导成立的全国高校博物馆科普联盟,2018年成为“全国高校博物馆专业委员会会员单位”,每年开放时间180天,参观人数1.5万左右,积极响应“全国科普日”“全国科技活动周”等活动,为提高公民科学素质
    2019-12-31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