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大新闻

  • 近日,第十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科学探究类和创新创业类决赛分别在烟台大学和兰州理工大学举办。经过网络评审,现场答辩等环节,我校生命科学学院在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中共获得国家一等奖4项,国家二等奖6项,同时获得科学探究类赛道省级特等奖3项,省级一等奖3项,省级二等奖11项和省级优秀组织奖。本次竞赛我校入围决赛队伍获奖比例、数量和质量再创历史新高。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是教育部认定的国家级A类学科竞赛之一,覆盖生物、食品、医学、药学、农学、环境等生命科学领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团队协作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平台,也是对高校传统实验教学的有力补充。作为河南省赛区秘书处单位,学院始终秉持“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研、赛教学研融合”的理念,积极整合校内外资源,搭建高水平实践平台,赛前精心组织队伍,积极开展预赛,赛中严谨指导竞赛。学院连续5年荣获省级“优秀组织奖”,充分彰显了学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显著成效,形成了覆盖广泛、参与度高、受益面大的学科竞赛体系。学院将积极把竞赛成果转化为育人实效,不断探索生命科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与新路径,为服务国家生命科学发展战略需求输送更多优秀人才。(生
    2025-07-28
  • 7月26日上午,由国际持久性有毒物质联合研究中心主办、河南师范大学承办,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极地环境与生态专业委员会、哈尔滨工业大学、河南医药大学、城乡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大连海事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北京交通大学、俄罗斯东北联邦大学协办的,第七届持久性、生物蓄积性、有毒物质国际研讨会(IJRC-PTS 2025)在新乡开幕,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苗雨出席会议并致辞,学校相关部门负责人,国内外知名科研机构、高校专家学者,学校师生代表等参加会议。会议由大会执行主席、河南师范大学环境学院院长曹治国主持。苗雨代表学校向出席大会的国内外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对各位专家长期以来给予学校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他简要介绍了学校的历史沿革、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及学科发展等情况,希望通过本次大会,能够彼此借鉴、共同进步,推动该领域的研究创新与成果转化,进一步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会上,与会嘉宾代表一同为国际持久性有毒物质联合研究中心河南师范大学分中心揭牌。挪威极地科学院院士、挪威生命科学大学教授Roland Kallenborn致祝贺辞,他表示,希望通过本次大会,与会人员可以充分交流有关
    2025-07-27
  • 近日,我校绿色化学研究团队王键吉教授等联合韩国蔚山技术研究院Jong-Beom Baek教授在国际化学学术期刊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德国应用化学》)发表了题为Overcoming Photochemical Limitations in 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s: Low-Energy Light Driven Selective1O2Generation Achieved by Donor-Acceptor Strategy的研究论文。我校化学化工学院青年教师仇记宽为本文的第一作者,王键吉教授、赵玉灵教授和Jong-Beom Baek教授为通讯作者,河南师范大学为第一作者单位。活性氧物种在环境修复、有机合成、能源转化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尤其是具有独特电子构型与选择性反应活性的单线态氧(1O2)在氧化反应中占据重要地位。然而,目前主流的1O2光催化体系大多依赖蓝光或高强度光源激发,从而引起一系列问题,例如光穿透性差、能耗高、副反应多等,严重限制了其穿透反应能力和规模化应用。为此,该研究团队提出了一
    2025-07-25
  • 7月22日上午,校长郭海明,党委常委、副校长聂国兴到招生就业处调研指导2025年招生录取工作,党政办公室主要负责人陪同调研。郭海明一行来到高招录取现场,亲切慰问了招生录取全体工作人员,对招生工作人员不惧高温、坚守岗位、辛勤付出表示由衷感谢,并对招生工作提出具体要求:一是把握政策形势,做好分析研判。生源质量与学校高质量发展及社会声誉密切相关,要对招生数据进行全面分析,内部着重梳理学校各专业录取核心数据,认真排查招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定针对性改进措施;外部要深入剖析新高考政策对提升生源质量的影响,研究同类院校招生优势,为明年招生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二是善用各类数据,做好成果应用。要系统性梳理与整合招生数据,通过精准反馈为院系及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聚焦专业优化调整,加强专业内涵式建设,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对优质生源的吸引力;进一步研判招生态势,创新招生宣传形式,让学生能够“认识专业、了解专业、认可专业、选择专业”,不断提升生源质量。三是严格规范程序,提升服务质量。招生工作必须严格遵守工作纪律,规范工作流程,细致审查录取通知书等相关材料,确保招生录取工作安全、公正、有序地开展,将“阳光招生”理
    2025-07-23
  • 7月21日,校党委副书记张尚字到孟州市槐树乡钱沟村调研指导定点帮扶工作。孟州市委书记岳益民、市委组织部部长邵飞、槐树乡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一同参加了此次调研。调研座谈会上,驻村第一书记邓晓刚汇报了驻村以来工作开展情况和下一步工作打算。张尚字对驻村工作队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就如何做好定点帮扶工作,张尚字要求,一要提高政治站位,以高度责任心完成驻村帮扶任务。要把政策学深悟透,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当好政策的执行者,让政策从文件里走到田埂上,从纸上福利变成群众实惠。二要深化调研,精心谋划项目。项目谋划要坚持“精准、可行、可持续”的原则,不能好高骛远,不搞短期效应;要聚焦“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个努力方向,找准项目发力点;要管好用好项目资金,把资金用在刀刃上。三要端正态度,真正融入基层。要甘当基层“小学生”,主动请教“群众智慧”,提升处理基层复杂问题的能力;要甘当群众的“勤务员”,真心实意帮,用“主人翁”的担当赢得群众认可;要珍惜驻村工作经历,在乡村振兴一线锤炼党性、增长才干。四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基层高效治理。要围绕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群众需
    2025-07-22
  • 7月14日至20日,我校学生在河南省第六届学生军事训练营中获佳绩,共获得集体项目作风纪律先进集体和综合科目团体奖各1项,个人项目奖18项,1人入选河南省代表队出战全国第十届军事训练营,党委学工部单永志老师获评优秀领队。本届训练营由河南省教育厅、省军区战备建设局联合主办,以“空天砺剑铸青春,报国强军担使命”为主题。来自全省11所高校和4所高中的150名学生代表,围绕军事理论、队列训练、战场救护、模拟射击、核生化防护、战术训练、野外生存、主题演讲、红色文化研学等10余项科目展开了激烈角逐和严格训练,旨在激发青年学生爱国报国、强军兴军的热情。校党委学工部、人民武装部精心遴选队员,周密组织赛前备战,开展了轻武器射击,队列、游泳、体能等针对性训练,全方位提升队员的军事素养和竞技水平。集训竞赛期间,高镇豪、梁邦珂、赵语凡、李冰、许镜池、韩任翔、包洁斓、郭帅楠8名同学刻苦训练、顽强拼搏、奋勇争先,取得了优异成绩,充分展现了我校新时代大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和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长期以来,我校始终坚持将国防教育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纳入“三全育人”大格局,通过邀请现役官兵开展大学生军训,打造“专职教师、辅导
    2025-07-22
  • 7月19日,2025年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跆拳道男子-68公斤级决赛(奥运级别)在德国埃森莱茵-鲁尔举行,我校2024级研究生梁育帅在比赛中力战群雄,为中国代表团斩获一枚极具分量的银牌。本次比赛,中国代表团跆拳道队共派出2名领队、4名教练员、10名运动员(4名品势项目,6名竞技项目)共16人,梁育帅是竞技项目唯一一名男子运动员参加-68公斤级的角逐,该级别是跆拳道项目中公认竞争最为激烈的奥运会级别之一。比赛中,梁育帅先后战胜波兰、土耳其选手,进入半决赛。在半决赛中,梁育帅迎战哈萨克斯坦名将达米尔·舒列诺夫,以大比分2:0杀入决赛。决赛对手是身高近2米的世锦赛第二名、杭州亚运会冠军、泰国选手班隆·杜丁当,经过全力比拼,梁育帅以1分之差惜败获得银牌,拿到了24个奥运积分,在男子-68公斤级的国际排名上升至第三位。第32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是国际大学生体育联合会(FISU)主办的顶级综合性赛事,于7月16日至27日在德国柏林、杜伊斯堡、埃森、波鸿、哈根、鲁尔河畔米尔海姆举行,比赛共设羽毛球、篮球等18个大项,共吸引了来自全球超过150个国家和地区的约9200人参与角逐。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是全
    2025-07-21
  • 7月19日至20日,由中国社会史学会医疗社会史专业委员会、我校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联合主办的“中国社会史学会医疗社会史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学术年会”在我校举行。来自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全国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的200余名专家学者参会,围绕“医疗社会史的新探索与新发现”主题展开深入研讨。19日上午,年会开幕式在求是东楼模拟法庭举行。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杨玉珍,中国社会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医疗社会史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南开大学历史学院院长余新忠出席并致辞。开幕式由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赵红杰主持。杨玉珍对与会专家表示欢迎和感谢。她指出,医疗社会史研究作为中国社会史的重要分支,既回应学术热点,也紧密联系国家健康战略。她表示,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要借此契机提升人才培养和科研水平,推动研究迈上新台阶。余新忠教授回顾了专委会发展历程,并强调了学会成员年轻化、研究现实化、氛围协同化的特点,期待未来保持探索活力,深化跨学科交流,共同推动医疗社会史研究向更深层次发展。主旨报告环节,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余新忠、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博物馆教授郑洪、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李传斌、杭州师范大学人文
    2025-07-21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