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1

  • 报告人:武汉大学田沺教授报告名称:核酸化学生物学报告时间:2022年4月21日8:30-11:30报告地点:化学北楼N102 腾讯会议462609361密码123456报告人简介: 田沺,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优青、湖北省杰青、武汉大学珞珈青年学者。主要科研工作围绕核酸化学生物学开展,主要针对特殊二级结构核酸(G-四链核酸、左手螺旋核酸Z-DNA)以及修饰核酸,进行结构与功能研究;发展小分子探针策略,对核酸的结构和功能进行调控;进一步拓展以特殊二级结构核酸为靶标的创新药物设计和调控工具系统;重点解决传统方向以外的新功能揭示以及创新应用拓展。
    2022-04-20
  • 报告人:北京大学陈知行教授报告名称:Gentle Probes for 4D Physiology报告时间:2022年4月21日11:30报告地点:化学北楼N102 腾讯会议462609361密码123456报告人简介: 陈知行,教授,2004-2008年本科就读于清华大学化学系,获学士学位;2009-2014年就读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化学系,获博士学位。拥有美国斯坦福大学化学系博士后研究经历(2016-2018),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化学系博士后研究经历(2015)和北京大学化学学院研究经历(2007-2009)。2018年任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分子探针技术研究室主任,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研究员。致力于从分子视角,融汇有机合成,光谱学,高分子化学和化学生物学等领域的先进技术,开发新一代基于小分子,高分子和生物大分子的成像探针。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发展光学性质更佳的高分辨成像探针;发展重要生物分子的特异性成像检测方法。
    2022-04-20
  • 报告人:华东理工大学贺小鹏教授报告名称:糖动态修饰和特异识别的化学探测报告时间:2022年4月21日15:00-18:00报告地点:化学北楼N102 腾讯会议462609361密码123456报告人简介: 贺小鹏,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17年获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长期从事疾病关联生物大分子靶向识别与功能调控的分子探针创制工作,开拓了以光活性标签修饰天然生物配体(如糖类与肽类)引导分子自组装,从而构建“控制激活型”生物(大)分子探针的独特化学生物学研究策略,坚持以临床需求为导向,在疾病相关生物分子本征动态属性的细胞原位探测(诊)与功能调控(疗)领域形成了鲜明的交叉学科研究特色。2015年来代表性论文包括1篇Sci.Bull.,3篇J.Am.Chem.Soc.,3篇Angew.Chem.Int.Ed.,1篇Nat.Commun.,1篇Chem,5篇Chem.Sci.和5篇Chem.Soc.Rev.,所有论文他引2343次(H因子33),ESI高被引论文11篇。获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中国化学会化学生物学突出贡献奖、Thieme Chemistry
    2022-04-20
  • 报告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徐后国研究员报告题目:鱼类脂肪酸流转—评价与启示报告时间:2022年4月23日9:00报告地点:腾讯会议166123572报告人简介: 徐后国,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2013年博士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博士论文获“山东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现任上海海洋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大连海洋大学、江苏海洋大学、浙江海洋大学等科研院所硕士生导师。黄海水产研究所“青年科技奖”获得者,入选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百名科技英才培育计划”、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中青年拔尖人才”及江苏省“双创人才”,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主要从事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专注于鱼类脂肪酸营养生理及脂质代谢调控方向研究。主持各类课题10余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国家博后基金2项。迄今共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35篇(1篇入选“ESI高被引/热点论文”,1篇杂志封面论文),以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8篇,获国家发明专利10项。
    2022-04-20
  • 报告人:三峡大学周欢教授报告题目:移动边缘计算中基于强化学习的计算卸载和边缘缓存研究报告时间:2022年4月23日16:30报告地点:腾讯会议252706054报告人简介: 周欢,三峡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省人才工程入选者,大数据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2020年12月入选三峡大学“青年拔尖人才培育计划”第一层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现担任SCI期刊IEEE Access和EURASIP Journal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and Networking编委,国际会议EAI GameNets 2022 TPC Chair;曾担任国际会议EAI BDTA 2020的TPC Chair,SCI期刊Pervasive and Mobile Computing的客座主编。发表在国际刊物和会议上的相关论文70余篇,其中包括IEEE Trans./Journal/Mag.论文33篇(第一/通讯作者23篇),ESI高被引论文7篇;科学出版社专著1部;曾获国际会议I-SPAN 2014和I-SPAN 2018最佳论文奖,2016年中国自动化学会优
    2022-04-20
  • 报告人:华北理工大学周锐教授报告名称:Nonleptonic two-body decays of lambda_b baryon in the perturbative QCD approach报告时间:2022年4月23日 8:00报告地点:物理南楼511教室腾讯会议ID:141649704密码:1234报告人简介: 周锐,华北理工大学教授。河北省优青、杰青、三三三人才。2012年毕业于中科院高能所,获博士学位。2012年8月至今于华北理工大学任教。从事重味物理研究工作,尤其是b味强子弱衰变的唯象学研究。在JHEP,PRD,EPJC等权威刊物发表SCI论文二十余篇。担任Euro.Phys.J.C,J.Phys.G,Int.J.Mod.Phys.A, Commun.Theor.Phys,Adv.High Energy Phys,Can.J.Phys.等物理类SCI期刊评审专家。2018年度Euro.Phys.J.C期刊杰出审稿人(Distinguished Referee)。
    2022-04-19
  • 报告人:中国科学院大学吕晓睿教授报告名称:Experimental overview on hadron spectroscopy报告时间:2022年4月21日 8:00报告地点:物理南楼511(会议室)腾讯会议573885942密码:1234报告人简介: 吕晓睿,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北京大学物理学学士,日本东京工业大学理学博士。2008年10月至今在中国科学院大学工作。2013年入选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2014年获得中科院粒子卓越中心青年拔尖人才和中科院卢嘉锡人才奖。2018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大科学装置重点专项项目负责人(2020-2024年)。多年来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SIII实验和欧洲核子中心的LHCb实验上开展物理研究,在强子物理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现任BESIII实验国际合作组联合发言人。
    2022-04-18
  • 报告人:东华大学 杨建平教授报告名称:硝酸盐还原与氮循环报告时间:2022年4月20日上午9:30报告地点:综合实训楼1511腾讯会议:759-441-154密码:673343报告人简介: 杨建平,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员,博导,副院长,荣获上海市东方学者特聘教授,上海千人,教育部霍英东青年基金,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主要从事材料界面调控及环境催化应用研究,发表Natl. Sci. Rev., Angew. Chem.Int. Ed., Adv. Mater., Chem. Soc. Rev.等SCI论文140多篇,总引用10000多次,H指数50。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优青、面上、青年)、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原创探索、面上、浦江、外专)等项目。担任Rare Metals,《物理化学学报》等青年编委;中国颗粒学会青年理事、上海稀土学会理事、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纤维微塑料防控科学与工程科研基地主任等。入选英国皇家化学会JMCA和ChemComm新锐科学家。
    2022-04-18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