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1

  • 报告人:武汉大学博士生导师黄世文教授报告题目:生物响应纳米药物输送系统报告时间:2018年5月18日10:30报告地点:化学北楼102报告人简介:黄世文,男,博士,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1989年于南京大学化学系获学士学位;1992年于武汉大学化学系获金属有机化学硕士学位后留校任教;2002年于武汉大学获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博士学位。其间于2000年-2002年公派赴新加坡JohnsHopkinsSingaporeBiomedicalCenter进行合作研究。2008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先后主持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课题1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和面上项目合计8项;作为研究骨干参加973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多项、教育部创新团队项目1项。在AdvancedMaterials,Biomaterials,Small,Nanoscale,JournalofMaterialsChemistry,PolymerChemistry等国际杂志发表SCI论文80余篇,先后获得获湖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二等奖
    2018-05-18
  • 报告人:武汉大学博士生导师周晓海教授报告题目:新型离子液体的合成及应用报告时间:2018年5月18日09:30报告地点:化学北楼102报告人简介:周晓海,男,中共党员,1962年10月出生于中国湖北省,汉族。1983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化学系有机化学专业;1983-1988在武汉材料保护研究所任助理工程师、工程师;1988-1994在武汉大学化学院攻读硕士、博士学位,1994年获理学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工作,教授和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离子液体化学化工;超分子化学;绿色催化化学化工。
    2018-05-18
  • 报告人:武汉大学博士生导师刘义教授报告题目:水溶性碳点的制备和性质及其生物效应报告时间:2018年5月18日08:30报告地点:化学北楼102报告人简介:刘义,1988年入武汉大学化学系本科,1992-1997年武汉大学硕博连读,获理学博士学位,并留校任讲师;1997-1999年武汉大学生物学博士后。2003年8月-2003年11月英国Queen’sUniversityBelfast高级访问学者;2003年12月-2004年2月英国UniversityofEastAnglia高级访问学者;2004年3-7月香港浸会大学裘搓学者(Croucher);2014年9月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访问学者;2015年5月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访问学者。1999年6月晋升为武汉大学副教授,2001年9月破格晋升为武汉大学教授,2002年7月遴选为博士生导师,2007年5月晋升为武汉大学三级教授,2012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和武汉大学珞珈特聘教授,2013年11月晋升为武汉大学二级教授,先后指导博士后16人、博士生50人、硕士生56人、访问学者28人。现为中国化学会化学热力学与热分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
    2018-05-18
  • 报告人:武汉大学博士生导师何治柯教授报告题目:新型生物医学分析探针制备及其应用研究报告时间:2018年5月18日10:00报告地点:环境学院二楼学术报告厅报告人简介:何治柯,博士,教授(二级),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珞珈杰出学者,(德国)洪堡学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武汉大学生物医学分析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湖北省仪器仪表学会常务理事,《分析科学学报》副主编,《化学传感器》编委。是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出国人员留学基金、博士后基金通讯评审专家,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武汉大学教学成果特等奖,“第六届药明康德生命化学研究奖”,湖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三次)、湖北省归国华侨联谊会梁亮胜侨界科技成果三等奖、湖北省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三次)。曾受聘华中科技大学、长江大学兼职教授。研究方向为生物医学光分析及纳米生物传感器。曾分别在德国Halle大学、Bielefeld大学、Dortmund大学、Brauschweig工业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从事访问研究。应邀担任国际杂志JACS,ACSNano,AC及
    2018-05-18
  • 报告人:武汉大学博士生导师胡斌教授报告题目:基于ICP-MS的生物医学分析策略报告时间:2018年5月18日08:30报告地点:环境学院二楼学术报告厅报告人简介:胡斌,博士,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原子光谱/质谱分析及联用技术、元素形态分析、基于ICP-MS的生物医学分析、样品前处理技术等领域的基础及应用研究。在国外SCI学术刊物(包括ACSNano,Angew.Chem.Intern.Ed.,Anal.Chem.,Environ.Sci.Technol.,Biomaterials等)发表论文300多篇,Hindex52,合作出版专著2部,撰写英文专著5章(三部)。1999年荣获湖北省第四届青年科技奖;1995年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三等奖,2003年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13年获湖北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14年、2015年、2016年和2017年连续四年入围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2004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目前担任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原子光谱分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稀土学会理化检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分析科学学报
    2018-05-18
  • 报告人:中国海洋大学李志清教授报告题目:法语的发展与变化报告时间:2018年5月23日9:50报告地点:外国语学院国培教室
    2018-05-17
  • 报告人:郑州大学胡庚申教授报告题目:践行“新生态主义”——新时代生态翻译学的新发展研究报告时间:2018年5月18日15:00报告地点:外国语学院学术报告厅
    2018-05-17
  • 报告人:南洋理工大学楼雄文教授报告题目:Functionalnanomaterialsforelectrochemicalenergystorageandconversion——Howtodofrombooktoresearchandfromexperimentresultstopapers?报告时间:2018年5月17日15:00报告地点:化学北楼五楼报告厅报告人简介:楼雄文,男,1978年生,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终身教授,于2002年、2004年先后在新加坡国立大学获得一级荣誉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2008年在美国康奈尔大学获得化学工程专业博士学位,因其出色的博士论文工作荣获奥斯丁胡益奖和刘氏纪念奖。博士毕业随即加盟南洋理工大学,于2013年9月晋升副教授,获得终身教职,2015年晋升为正教授。担任JMCA和《科学前沿》副主编等学术兼职。楼教授在纳米结构材料的设计、合成与应用,如中空纳米材料、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和电催化等领域做出杰出贡献,在国际著名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280余篇,其中91篇发表在《德国应用化学》、《美国化学会志》和《先进材料》三大国际顶级期刊上,研究
    2018-05-17
跳转